書名: 高地情韻與絕域之音:中國當代西部散文論作者名: 王貴祿本章字數(shù): 819字更新時間: 2025-04-24 17:44:30
第二章 歷史分野與時段特征
中國當代西部散文起于何時?它的發(fā)展演進與中國當代文學主潮構成了什么樣的關系?中國當代西部散文經(jīng)歷了哪些潮起潮落?它何時形成了自己的個性特征并呈現(xiàn)了流派氣象?隨著中國式消費社會的到來,當代西部散文又面臨著怎樣的抉擇?毋庸置疑,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關涉西部散文的歷史分野,也關涉對當代西部散文發(fā)展史的整體性認知。在我們看來,討論當代西部散文起于何時的問題,是要對當代西部散文的起點有一個大致準確的定位,倘若沒有這個起點的定位,而討論它的發(fā)展演進,難免要失去參照系,論述也勢必不著邊際。有了這個起點的定位,我們接下來就應該觀察其與當代文學主潮之間所構成的關系,無論怎么說,當代西部散文只是當代文學的一個支流和構成部分,由于深受地域性文化與環(huán)境的影響,它雖然有跟進潮流的一面,但也有獨立發(fā)展的一面,而探討其與文學主潮之間的復雜關系便成為研究課題中的應有之意。當代西部散文的發(fā)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它也有潮起潮落,這些潮起潮落自然與時代風氣息息相關,但同時與西部的人文變遷也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而對時代以及西部人文變遷的探討,則事關西部散文發(fā)展的內在機制,因此也應納入本章的討論范疇。當代西部散文成熟的標志,則是地域風格的形成,而地域風格的形成是西部作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本章理應在論述中揭示這種地域風格的內涵。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中國式消費社會的到來,當代文學受到空前的沖擊,影響及于西部散文,但西部散文并未完全被消費意識形態(tài)所同化,而是走上了獨立發(fā)展之路,本章將探析西部散文在消費語境下進行了怎樣的選擇。當代西部散文的發(fā)展史,既是對當代文學主潮的回應,又是對地域性文化與環(huán)境的映像。我們結合當代文學演進的主潮,以及西部作家創(chuàng)作的自覺程度,將當代西部散文的發(fā)展史劃分為五個階段,即1935年到1949年為發(fā)軔期,1949年到1976年為探索期,1976年到1992年為深化期,1992年到2000年為興盛期,21世紀以來為分流期。本章將以這五個階段來帶動上述問題而展開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