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分鐘超級記憶術
- (意)馬戴奧·薩勒沃
- 2329字
- 2025-04-17 19:28:04
第一章 提高專注力
在學習中最常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在解決困難之前,要先了解困難。
讓我們先從了解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開始。
我進行過一次網絡提問調查,問題是:“您或您的孩子在學習中最常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這是一道開放題,我沒有提供答案選項,因此每個人都可以無限制地、真誠自由地回答。
以下是最常見的10個答案。
1.枯燥、乏味
2.注意力不集中
3.缺乏興趣
4.缺乏動力
5.缺乏專注力
6.缺乏方法
7.無法識別重點
8.無法記憶
9.缺少正確的學習途徑
10.焦慮
如果我們希望提高汽車的行駛速度,就會試圖調整發動機,但往往忽略了汽車的輪胎可能已經被卡住了。同樣的,在探索最佳的學習方法之前,我們應當先解開禁錮學習的枷鎖。
禁錮學習的枷鎖
現在,我們就來學學如何解開禁錮學習的枷鎖。通過觀察下面的圖1-1,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這些枷鎖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學習帶來的挑戰遠遠低于你的能力,你會覺得學習很無聊。如果學習帶來的挑戰遠遠超出你的能力,你會感到焦慮。無論是無聊還是焦慮,都是禁錮學習的枷鎖。
為了加深理解,我要先問一個問題:“你是否曾經討厭過某個學科,而當這個學科更換老師以后,你突然發現其實它很有趣?”
學科還是那個學科,但我們的感受變了,為什么會這樣呢?
記得我上大學時,真的特別討厭高數1!高中薄弱的數學基礎,加上缺少學習方法,導致我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準備這門學科的考試。更主要的是,我無法忍受教這門課的教授。每次向他請教問題,他都會用居高臨下的姿態回答,就像我問了一個連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的問題似的,后來我再也不問他任何問題了。但這對我沒有任何好處,因為我得花更長的時間來進行自我消化。
通過高數1的考試之后,我真想把這門課的所有內容都拋之腦后。但我還得繼續通過高數2的考試,于是,我決定一鼓作氣,繼續學下去。按常理,我的高數2一定會學得更糟糕,但相反,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這門課真的很美妙……說美妙可能有點兒夸張了,但的確是趣味橫生、通俗易懂。
因為這門課的教授換了,換成了一位充滿激情的、教學水平高超的教授。他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而且非常樂意答疑解惑。因此,我們也想盡可能地學好這門課,正如他不想讓我們失望一樣,我們也不想讓他失望。
他對每一位學生都高標準、嚴要求。他是我在人生旅途中遇到過的最為印象深刻的老師之一。
這是我個人的經歷,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為何學習時缺乏專注力
我經常聽到家長抱怨他們的孩子缺乏專注力。面對這種情況,我總是淡然處之,告訴他們,這在年輕一代當中非常普遍。
我問家長:“可以問您幾個關于孩子的問題嗎?”家長回答說:“當然可以。”接著我一般會問:“孩子平時喜歡做什么?”如果是男孩家長,答案往往是玩游戲機或踢足球;如果是女孩家長,則答案是和朋友聊天或跳舞。
我又問他們:“孩子能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投入多少時間?”大多數父母都認為,如果不施以限制,孩子可以不受干擾地花幾小時做這些事情。我立刻提醒他們:“您口中這個人,和那個在書桌前坐20分鐘都無法堅持的人,是同一個嗎?”家長們都愣住了。
許多學生并非無法做到集中注意力,而是缺乏學習的參與感。在課上,老師多一些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就能讓學生有學習參與感的體驗,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為什么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我們可以保持長時間的專注,甚至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呢?如果我們完全沉浸于某件事情,對它興趣盎然,的確會發生這種情況。如果我們有挑戰精神,或是想證明自己有能力做這件事,希望取得我們覺得唾手可得,但其實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能實現的結果時,也會發生這種情況。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大腦處于心流狀態,全身心地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中,就會失去時間意識,沒有什么可以打斷我們。
是什么讓我們得以進入這種狀態呢?只要我們具備的能力與所面臨的挑戰難度相當,這種狀態就會出現。
以體育運動為例。我不知道你是否是一名運動員,但請你想象自己是一個成日久坐、完全不愛運動的人。如果你被要求替代一名受傷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顯然,你會處于高度緊張、恐慌的狀態,認為自己絕對無法勝任。由此就會產生焦慮,抗拒面對眼前的狀況。
想象一個不懂英語的銷售經理被要求用英語與客戶對話。很明顯,這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他害怕給人留下糟糕的印象,因此產生了巨大的壓力。
孩子們在面對提問時也是如此,他們知道自己準備得不充分,背誦不出知識點,無法消化前一天所學習的知識。他們希望避免這種情況,卻無法做到,因此就會把這種經歷與一種消極的情緒聯系起來,產生強烈的不適感。
再從反面來想象一下,如果一個非常優秀的運動員被要求參加一個比自身水平低得多的比賽,比如一個英超聯賽的足球運動員在當地的少年隊踢球,他一定會感到厭倦,不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
這一情形同樣適用于一個公司董事卻被安排負責復印工作,也可能發生在一個覺得學校課程無聊透頂的孩子身上。他明明有出色的創造力和極高的水平,卻在教室安靜地待上幾小時,聽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這無疑是一種煎熬。
記得小時候,對我來說參加周日的彌撒比學習更加無聊。媽媽總是以一種威脅的方式勸我“自愿”參加彌撒:“要么就去做彌撒,否則一個星期不許騎自行車。”最后,我受到的懲罰是雙重的。因為在做彌撒時,我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總會做些調皮搗蛋的事情,所以還是會被罰一個星期不能騎自行車。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非要讓一個愛玩的孩子以乏味的方式做一些明明可能有趣的事情。這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這些事情。我想,最適合的回答應該是:“沒關系,如果你不喜歡,那就不要喜歡了。如果這件事讓我感到無聊透頂,我也不會喜歡它。”
我們可以想想辦法,比如換個老師,讓原本枯燥的科目變得更有吸引力一些。當然,我們可能很難隨意換老師,但可以改變我們對待這門科目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