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團隊管理的32個方法:邊學邊做
- 徐軍軍 王睿主編
- 2081字
- 2025-04-22 12:54:00
方法2:年齡互補,發揮效能
【方法概述】
年齡結構指的是一個團隊中不同層次的成員的配比組合。由于年齡是一個與人的生命共存的、只增不減的、有極限的特征量,它不僅是人的心理功能的標志,也是人的知識、經驗多少的標志。因此,合理的年齡結構,是關系一個團隊是否具有旺盛的創造力和生命力,能否發揮最佳群體效能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金字塔型
合理比例綜合體
【方法詳解】
一、團隊年齡結構的分析
我們知道,年齡的大小和個人的能力或經驗有著直接的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說,并不是公司里的所有崗位都適合年輕員工,公司員工的年齡結構是影響團隊動力的關鍵因素。
分析團隊成員的年齡結構,在總的方面可按年齡段進行分析,統計團隊成員的年齡分配情況,進而求出全公司的平均年齡。這項分析旨在了解下列情況。
(1)團隊成員是年輕化還是日趨老化。
(2)團隊成員吸收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怎樣。
(3)團隊成員的工作體能負荷怎樣。
(4)工作職位的性質與年齡大小的匹配度如何。
一般而言,理想的年齡結構應為金字塔型,在金字塔的頂端,是代表50歲以上的高齡員工,36~50歲的中齡員工居中,而底部人數最多,代表20~35歲的低齡員工,如圖1-2所示。

圖1-2 年齡結構圖
二、團隊成員年齡配置的原則
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既有不同的智力和精力,也有不同的職能特點。所以,一個優秀的團隊,應該由“深謀遠慮”的高齡員工、“中流砥柱”的中齡員工和“奮發有為”的低齡員工共同組成一個具有合理比例的綜合體,并處于不斷發展的動態平衡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按照人的心理特征和智力水平,發揮其最佳團隊效能。具體如圖1-3所示。

圖1-3 團隊成員年齡配置的原則
1.深謀遠慮的高齡員工
幾十年工作經驗的積淀是這些高齡員工身上不可多得的財富和實力,而且他們忠誠度高,遇事不慌張,有主見,有著豐富的職場閱歷和社會閱歷。
他們工作多年,擁有專業的技能、豐富的經驗,多年積攢的人脈關系可以幫助企業發展客戶,開拓市場。
2.中流砥柱的中齡員工
職場上,中年一代獨立、自信,精力充沛,經過多年工作的磨合,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考慮問題全面透徹,組織協調能力比較強。在這方面,有著年輕人無法替代的優勢。
他們能吃苦、能干事,干一行愛一行。他們注重情感交流,如果能交心,他們愿意為了工作付出。
而且由于年齡的限制和家庭的責任感,他們一般不會輕易跳槽,做事踏實穩重,對企業也比較忠誠。
3.奮發有為的低齡員工
作為團隊中的年輕人,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他們年輕有活力,渾身上下充滿干勁,沒有太多家庭的束縛,可以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中。他們往往思想前衛,能很輕易地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觀點,有很強的個人主義和自覺性;強調自主和平等,容易對話;對物質也有更大的追求和依賴感,希望擁有體面的生活。
但是對自己內心的過分關注、自我表現的強烈欲望往往使他們顯得輕浮急躁,與職場規則容易產生沖突。
因此,一個高效的團隊,應該是由不同年齡段的成員組成,既要有高齡員工的成熟,又要有中齡員工的穩重和低齡員工的朝氣。
當然,現在社會團隊成員年輕化是一種大趨勢,但一定要根據各自組織的工作性質而定,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個企業或團隊的工作,有的需由具備豐富閱歷、穩重的中老年人去做相對有益;有的則需由充滿活力、干勁十足的年輕人去做更適宜。中老年人的閱歷和穩重可彌補年輕人思考問題不周到、容易沖動的缺點;而年輕人的熱情和干勁又可彌補中老年人因一些惰性所產生的不足。年齡之間的互補性,能夠使一個企業或團隊的工作既穩健又充滿活力。
相關鏈接 如何管理比自己年齡大的下屬
1.氣場不要太弱,要有自信心
年輕的管理人員在職場中工作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要正確認識自己,擺好心態,既然已經把你安排在這個崗位上,你就是一個被組織認可的領導。管理不只是靠年齡就可以的,應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要知道擁有更強的能力才能夠更讓人信服。
2.打鐵還需自身硬,適時展示自己的能力
這個時代很多公司選擇人才都已經不再單純地看資歷、年齡等條件,所以想要對下屬有影響力的話,就需要拿出你的成績,用能力說話,展露一下特長,這樣才能夠讓他們真正認可你,對你的工作能力表示肯定,也會愿意聽從你的安排。
3.尊重你的下屬,虛心溝通
你想要對方怎么對待你,你就得怎樣去對待對方;你尊重下屬,你的下屬就會尊重你。特別是對于比自己年齡大、資歷更深、學歷更高的人,尊重是禮數,若用權力強管會很累,不利于工作的開展。管理者可以讓老員工認識到他們的重要性,抱著謙虛的心態去溝通,認可他們的價值,不要吝嗇你的認可和感謝,讓他們對企業產生責任感,增強其歸屬感,使他們認同你和他們是同一戰線的,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推動工作的進展。
4.明確管理原則和底線
建立威信是管理者能力的體現,在團隊內公開表達自己的管理原則、管理底線,讓團隊成員都了解清楚,這樣會讓管理工作保持公開公正。讓他們清楚知道管理者的原則與底線在哪里,一旦觸犯了就公平地給予警告、批評或是處罰,從而讓他們知道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如何管理比自己年齡大的人是每一個年輕管理者都會面對的問題,管理工作需要不斷分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管理方法,從而提升自己的團隊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