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華監理公會第四屆青年團契大會“基督徒的愛國運動組”報告

編者按

1936年6月30日至7月5日,中華監理公會第四屆青年團契大會在無錫梅園召開,會議的主要議題涉及當時社會的種種現實問題,大會分為六個小組,分別請權威研究者擔任組長,指導青年對宗教生活、國家觀念、社會服務、個人信仰、農村改造、家庭建設做系統的研究。其中“基督徒的愛國運動組”便集中討論了中日之間可能發生的戰爭問題,該組共設五個分題,分別為“如中日宣戰,基督徒應否參戰?”“我們用什么方式去愛國?”“國際主義與國家主義可否調和?”“和平主義?”“根據圣經之本意,基督之主張及歷史上教會之態度對戰爭究竟具有何種見解?”從討論形成的意見看,與會的青年基督徒支持為正義而進行的戰爭,主張國家主義與國際主義的統一,對此試圖找到《圣經》的依據。

各組研究報告

一九三六年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五日中華監理公會第四屆青年團契大會敘于無錫梅園,會務重心,注力于研究當今各種重要問題,特組委察研究團,下分六組,并請各專門研究者為領袖,指導青年對于宗教生活,國家觀念,社會服務,個人信仰,農村改進,家庭建設,作系統的研究。今將各該組報告,臚列于后:

基督徒的愛國運動組

分題:1.“如中日宣戰,基督徒應否參戰?”

討論結果:“在不得已時,作自衛的抵抗。”

理由:

A.因基督徒亦是國民之一,既是國民,應盡國民之本分。

B.參戰為保衛整個民族之行動,非為個人之利益;故在不得已時,同人認為參戰是必須的。

C.基督徒有維護真理之義務,自衛是維護真理之方法;故同人認為參戰是應當的。

D.根據基督愛兄弟之主張,我們應當制止此種野蠻行動,同時為保證民族的人格計,認定自衛是必要的。

2.“我們用什么方式去愛國?”

討論結果:“無論在平時與非常狀態時期,我們一本愛的原則盡力盡心的向國家服務。”

“我們不能機械的規定什么事工,我們只可根據原則,在實行上表現我們愛國的行動。”

3.“國際主義與國家主義可否調和?”

討論結果:“正當的國家主義是必需的,對國際主義,非但不沖突,更能促成國際主義。”

理由:

A.適當的國家主義,是達到國際主義必經之階級,故國際主義者可采用國家主義。

B.國際與國家對個人之關系,有親疏遠近之別,基督徒的行動,就事理言,當由近及遠,故欲實行國際主義必先實行愛國主義。

4.“和平主義?”

討論結果:“同人根據基督的主張,和平主義,不是一種消極的呼聲,重在有實際的行動,使人類真正得到和平。”

理由:

A.因國際和平主義,自歐戰后才竭力倡導及有所行動。

B.因和平主義,非自然的發動,一是鑒于戰斗之慘烈,一是由于宣傳之作用,促成和平主義的空氣。

C.因本基督的信仰及人道主義之觀點而言,應竭力提倡和平主義。

5.“根據圣經之本意,基督之主張及歷史上教會之態度對戰爭究竟具有何種見解?”

討論結果:“圣經本意及基督之主張,以愛人為原則,但對環境及對人之需要,而有分別的答復,至歷史上的教會對戰爭,一方面雖有反對之主張,但大部態度對戰爭,未有反對之表示。”

理由:

A.因在圣經中各有不同之見解。

B.根據歷史的事實。

結論:

愛國不是唱高調,也不是出于一時的熱情,乃在隨時隨地注意時局的真相,并隨時隨地不論在平時或非常時期,在自己的本性上,作實際的愛國行動,例如當教員的,盡心盡力的教導,在他的本性上,可說已盡了他愛國的責任,故基督徒愛國的行動,當自盡忠服務做起。

本組討論的概況

1.領袖 謝頌三先生

2.特約講員 趙紫宸博士

3.出席代表 三十三人

4.討論過程:

A.次數共計八次,B.方式,a.領袖介紹題意,b.各代表發表意見,c.口頭問答,d.書面問答,e.共同討論,f.表決議案,g.書記記錄,h.整理及通過報告。

書記王福祥,張克襄,報告

民國廿五年七月

(原載《福音光》,1936年,第12卷第7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玛沁县| 金平| 泽州县| 罗山县| 富民县| 海淀区| 申扎县| 连南| 锡林郭勒盟| 夏津县| 新密市| 团风县| 建瓯市| 林甸县| 安吉县| 三河市| 阳曲县| 边坝县| 临武县| 建昌县| 女性| 砀山县| 通榆县| 千阳县| 安仁县| 英吉沙县| 玛沁县| 蒙阴县| 英超| 昭平县| 大同县| 莱西市| 伊通| 濮阳县| 溧水县| 延津县| 渑池县| 武义县| 团风县|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