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張宏,忠不可言
- 萬歷:我,大明第一圣君
- 江上云間君
- 2040字
- 2025-08-12 22:01:44
“張宏,我也不與你客氣,這人你審都不審,便要帶去慈慶宮?”馮保話中有話,似乎有提醒的意思。
張宏理所當然說道:“咱家是太子爺的人,自然是要優先把人送到太子爺手下聽審。”
“況且,此人身上的秘密,你我二人都不一定有資格知道。”
馮保:“太子年幼,貴妃娘娘才是后宮之主。”
張宏也不頂嘴,反而扣了一頂帽子:“貴妃娘娘與太子母子同體,你話里話外的意思,莫非是說太子與貴妃娘娘有間隙不成?”
馮保哪里敢承認:“咱家可沒這么說過。”
“那先送去慈慶宮,又有何問題?”張宏瞇起眼睛說道。
馮保算是明白了,為什么自己的位置能這么絲滑的被張宏給替代了。
這張宏居然是真心實意要給太子當狗了,眼里不顧一點局面。
現在的局面是什么?
太子就算登基,也會因為年幼而無主權,權力最大的人是貴妃娘娘。
不巴結貴妃娘娘,就是和自己的前程過不去。
馮保只覺得張宏愚蠢,分不清主次。
“大行皇帝有言,事可交于兩宮商榷,太子畢竟年幼,你交予太子也不過是多顯著一份忠心,能起什么作用,拿主意的還是貴妃娘娘。”
張宏冷臉:“人是我抓的,事情也是我辦的,馮公公說過。一言不發,如今這嘴皮子倒碎的很,您現在是要管事兒了嗎?”
馮保拂袖而去:“油鹽不進,你且去說罷,咱家可不會隱瞞貴妃娘娘。”
張鯨臉上有些擔心:“馮保肯定是去向貴妃娘娘匯報了,屆時娘娘厭我們,太子再埋怨,我們可就兩頭不是人了,早知就不將此事告訴他好了。”
張宏搖頭:“說了正好。我們先一步回慈慶宮,你放心,太子爺不會埋怨我們的。”
張宏可太知道現在太子需要的是什么了。
困于深宮,沒有什么表現機會。
朱翊鈞著急在母親面前樹立早熟聰慧的形象,這件事正好可以給太子在貴妃娘娘面前表現。
張宏覺得這都不是一步險棋,反而在馮保的助攻下,效果更好了。
幾人回到慈慶宮,張宏立即將情況稟告給了朱翊鈞。
朱翊鈞騰的一下從椅子上站起:“此人在何處?”
至于孟沖生死,已經無人理會。
“關在了偏殿,太子爺可要立即審問?”
朱翊鈞幾下踱步,搖頭道:“杖斃了吧,他敢說,本宮也不敢聽。”
張宏環顧左右,用只有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萬萬沒想到,孟沖居然勾結當朝元輔,這等禍事幸虧及早發現,如若不然……”
如若不然,到了皇權權力過渡時,兩個人一內一外配合,架空皇權都不是問題。
朱翊鈞早有預料,哪有什么萬萬沒想到?要說內外勾結,宮里頭還有一個人呢。
而且還同樣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
“此事不宜被多人知曉,這段時間你加大監管,所有知曉傳播這件事的人不要留手,通通杖斃。”
張宏點頭應下:“奴婢當時并未隱瞞此事,馮保定然已將事情告訴了貴妃娘娘,太子爺您看這……”
朱翊鈞咧嘴笑道:“那正好,與我立馬到母妃那去。”
知道的好啊,不知道母妃怎么能看到我的表現呢。
隨著皇帝寶座越來越近,朱翊鈞對權力的掌控欲望更強烈了。
————————
高拱府中,久久沒有得到回訊的高拱有些擔憂。
照著往常速度,早該有回信了才是。
宮中此時定然是發生了一些他不知道的變化。
等宵禁已至,外臣不得進入內閣中,他也無可奈何。
一直等到天明,高拱精神有些萎靡地去了內閣處理政事。
今日他起來的有些晚。
不過高閣老為大明辛苦這么多年,偶爾遲到也沒人能說什么。
只是一進內閣,高拱便看到兩個同僚在議事。
“元輔來的正好,孟沖憂思過度,到下面陪大行皇帝盡忠去了,宮里頭傳旨更換了司禮監掌印,換上了馮保,張宏掌了東廠提督。”
高拱頓時臉色變了。
難怪昨夜沒意義回訊,人都死了。
但問題是,他的聯系有沒有被發現,自己今后該如何做。
高拱心里頭慢慢失去了底氣,他在隆慶一朝所仰仗的兩股勢力,隆慶和孟沖幾乎在一夜之間都離他而去。
巨大的失落感席卷著他,還有一股無法抑制的恐慌,事態逐漸超出了他的掌控。
“元輔怎么了?”張居正有些心喜,但沒表露出來。
高拱強壓下這些情緒,一旁有一小黃門突然稟告道:“娘娘傳旨高拱高閣老入宮。”
高拱心中強裝鎮定,他不過是派了一個小黃門聯系而已,沒有多透露什么,應當沒事。
果不其然,到了宮里頭,李貴妃只是簡單問了他一些政事,其他的什么都沒談,就讓他回文淵閣了。
而就在高拱走后,朱翊鈞從屏風后面走了出來。
“高拱不愧為首席顧命,臉上坦然,好似無事發生一樣”
李貴妃覺得朱翊鈞躲躲藏藏的樣子有失帝王風范:“哪有躲在屏風后偷聽大臣奏對的天子。”
“大位早晚由你繼承,行事應當光明磊落才是。”
朱翊鈞嬉笑道:“對付老謀深算之人,就得用見不得光的手段。”
李貴妃皺眉:“那孟沖本來就是高拱推薦,二者有關系也是意料之中,現在朝中局勢未穩,你還是不能夠懷疑大行皇帝留給你的顧命大臣。”
剛對付完孟沖,又立馬對付高拱,天下人該怎么看待他這個新天子。
“高閣老德高望重,但與之前的馮保一樣,權勢有些過于重了,要么分權,要么絀落。”
朱翊鈞拉起李貴妃的手:“還是得提防些,孩兒年幼受些委屈不打緊,只是不能讓外人欺負了我們孤兒寡母。”
這話極大滿足了李貴妃的情緒價值。
“孩兒與母親是天底下最親近的人。今后也該像今天這般,母親在臺前指示,孩兒在后面出主意,只望母親不要嫌我愚笨。”
李貴妃眼睛瞇成兩條縫:“咱家皇兒最聰明了,皇爺爺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