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朱八八的坎坷之路
本書會寫明朝近300年的歷史,當然他們的皇帝是主人公,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隆重登場的是老祖宗。
“得國正者,唯漢與明”是近代清史學家孟森先生的《明史講義》第一章開頭所言:中國自三代以后,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匹夫起事,無憑借威炳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因為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是平民、小吏出身;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更低微,其出身貧農,做過乞丐,為了糊口甚至出家當過和尚,沒有任何家庭基礎和資源憑借。
開始的時候或許就是為了活下去,說的高尚點是為民除暴政,起初并沒有篡奪最高權力的想法,而是靠形勢而一步步走上了人主的寶座,的確神奇而又不易。
反觀其他歷代大一統王朝所謂大一統王朝,一般指秦、晉、隋、唐、宋、元、清帝王,秦朝不用說了,秦始皇本身是王;晉武帝司馬炎憑借家族勢力,權臣篡權;隋文帝楊堅大貴族出身,權臣加外戚篡權;唐高祖李淵是貴族出身,隋的臣子奪權;宋太祖趙匡胤是后周臣子,算是奪權;元太祖不用多說;清名為江山得自李自成,實則也是趁機得之。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受壓迫者,與百姓屬于同一陣營,不是門閥之間的內戰,以這種方式得到的天下,才是最具正統性的得國方式。漢代和明代,都是“吊民伐罪”的方式取得了天下,所以正直無私,坦蕩憂民的孟森認為“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
開國君王,不仗著祖輩父兄蔭德的,也就這兩位了。是典型的草根逆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經典典范。華夏歷代國更崇敬平民英雄高于貴族英雄,起事越低,過程越困難,越是讓大家所敬佩。所謂白手起家歷經艱辛而得天下。而最得歷代史家所推崇。
不用過多介紹,開局一個碗從而一統天下,建立大明,設立錦衣衛。然而為了維護朱家人安穩的統治為了孫子殺了功臣,以為這局穩了。結果卻是坑慘了孫子,因為正牌太子朱標年紀正當壯年36歲就早薨了,死后謚號懿文太子。因為大兒子朱雄英早夭,老朱對太子的愛轉移到了略顯尷尬的太子二兒子皇太孫朱允炆身上,這位殺人狂魔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后葬在南京紫金山明孝陵。
接位就是他的寶貝孫子,失蹤少年慧宗朱允炆建文皇帝,生死不知所蹤。
這位建文皇帝,他的善良害死了他,是不是個好皇帝歷史有公論。登基后給父親朱標上謚號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但愿傳說中他是一個好和尚,佛法精通。不過他的生死至今是個謎,藏在南京紫禁城的那場大火里。
接下來這位競爭上崗的朱元璋的四兒子,朱允炆的好四叔。大哥朱標在,他心服口服,可是侄子朱允炆登基就急不可耐的殺叔叔削番。
靖難之役,直撲南京。番王造反成功唯一終生成就。給大哥把謚號改回了懿文太子。因為得位不正,怕歷史后人說他。愣是把別的皇帝三輩子的事兒,他一輩子全做了,活活把自己累死了。對了,東廠是他建立的。他就是工作狂人太祖朱棣永樂皇帝皇帝改為成祖朱棣永樂皇帝。
這位雄主,要么不做,要么做絕。為了以絕后患,徹底斷了大哥懿文太子朱標一脈的香火,為他的兒子,孫子鋪路。
永樂大帝是昏君還是明君不重要了,屬于他的時代結束了。帶著鄭和下西、洋永樂大典、五征漠北、遷都北京的光輝走了。
接下來是太宗皇帝,后來改成成祖朱棣的大兒子,曾經朱元璋欽定的世子。一位仁德的胖子,雖然只當了8個月皇帝,但是開創了一代仁宣盛世的仁宗皇帝。一登基就停了永樂朝的很多大項目與民休息,僅用了8個月就為兒子穩定了江山。
咱們心寬體胖的仁宗朱高熾洪熙皇帝,他的好太子,朱棣的好圣孫朱瞻基,斗贏了叔叔,一生充滿爭議的宣宗皇帝。文治武功,支持鄭和再下西洋。安定蒙古諸部,用兵安南。
這位一生極為復雜的一位皇帝。史稱蛐蛐天子宣宗朱瞻基宣德皇帝,只活了38歲。他的死帶走了中國的大航海時代,使中國徹底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的紅利?
宣宗年紀輕輕就死了,立了太子朱祁鎮,但是這個生在深宮長于婦人之手的新皇帝,想學他太爺爺朱棣,他爸爸朱瞻基,跑去打仗。這位大明戰神,神威還沒有大展,結果在土木堡被瓦剌也先的部隊包圍抓了自己成了俘虜,爾等卑鄙小人,不講武德。
也先的父親馬哈木是被他的好爸爸弄死的,你說他能放過你?但是這位天才的外交皇帝愣是憑借著非凡的人格魅力,沒有死,最后還被放了回來。
成就了“大明戰神”加社交天才英宗朱祁鎮正統皇帝兩度登基的歷史奇跡。
皇帝哥哥被抓了,于謙太后都著急,可怎么辦?直接立他弟弟為皇帝就好了。心機 boy 朱祁鈺代宗榮耀完成了大明皇帝開除十三陵終身成就。
因為他哥哥回來了,結果他想把他哥哥困死在南宮,不想把皇位還回去,命不好的是讓他哥哥發動奪門之邊還是復位了,最后他成為了中原正統明朝唯一一位正式登基過,但是沒有被葬入十三陵的皇帝。還有一位是朱允炆他失蹤了,沒法葬。
朱祁鎮被抓走當俘虜那年后來的憲宗朱見深才三歲,被強立為皇太子,他的叔叔登基以后就廢了他,他爸爸回來又復立了他為太子。總之這位皇帝有很深的不安全感,寵愛大他17歲的萬貴妃。大明鼎鼎的西廠是他設立的。這位戀母情節憲宗朱見深是為成化皇帝。葬在十三陵的茂陵。
專情萬貴妃的老爸走了迎來了模范丈夫孝朱佑樘弘治皇帝。因為自己的老媽只是一個宮女,一生受盡欺凌。所以他一輩子只愛自己的結發妻子也就是孝成敬皇后張氏,勤于政事,開創了一代帝業“弘治中興”。可惜的是他為了更好的為帝國工作,磕了紅丸最后,三十六歲崩逝,撒手人寰。
他唯一的寶貝太子。會玩達人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登上歷史舞臺。
記得很多年前筆者小時候大概是2000左右吧,有一部電視劇《絕色雙嬌》里面由張庭、焦恩俊、牛莉、宋丹丹等一眾今天的大咖飾演,里面男主是化名朱壽實際上是正德皇帝的他,到民間游玩的故事。依舊記得他假扮南七省水總瓢把子的樣子。“黑龍令到一吼天嘯”記憶由新。他的原型就是這個荒唐出名的正德皇帝。
朱厚照謚號武宗,一輩子“玩”刀槍,抗衡文官集團。蹊蹺的落水落下病根,離奇的死在了31歲,他到底是真昏君,還是被黑了這么多年?
“玩”死了自己的正德皇帝,沒有兒子。大臣們急了,趕快找個近支來當皇帝。
幸運兒未來的職業道士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粉末登場,天天當道士上癮,干脆封自己為道君皇帝。最后吃九轉大力丸把自己吃死了。
老爹吃死了自己,又比較長壽的神人老爹,接手的太子面臨的是一個爛攤子,咱們接下來登場的這位極度好色穆宗朱載垕隆慶皇帝。雖然有隆慶新政,開放海禁的功勞。但是由于縱欲過度,加上長期服食春藥,身體每況日下,難以支撐。本來皇帝好色,不是什么壞事。太祖皇帝生了20多個兒子,還不是長壽。可是他只當了六年皇帝,就死了。
懶癌晚期神宗朱翊鈞萬歷皇帝的老子自己把自己搞死了,三兒子沒辦法誰讓前面兩個太子哥哥都死得早,當了皇帝。可是雖然有萬歷三大征的輝煌勝利,可是皇帝與文官集團的斗爭還是沒有停下來,干脆他躲起來30年多好不上朝,世上最懶的皇帝名號坐實了。
我們的一吃就死-光宗朱常洛泰昌帝登基了,可是他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太多痕跡,猶如一顆璀璨的流星劃過大明皇朝的皇帝序列,因為是宮女生的,所以萬歷老子不喜歡,好不容易當了皇帝,鄭貴妃一顆紅丸,八位美人人從此就送了命。太子的時候會所嫩模什么的想都不敢想,當太子的時候簡直是不明白人世間還有如此快活的事情。放縱之后就是無盡的空虛,感覺自己被掏空了,當時可沒有某寶。于是這位可憐人兒,當了皇帝,享受了人間極樂,龍椅坐了一個月就一命嗚呼。他的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不能飄。
偌大的大明朝陡然死了皇帝,這事兒可不得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前朝滅亡爭奪皇位的故事還在警示,大臣們著急了,趕緊的立一個吧。皇長子又是皇太子朱由校趕緊登基當皇帝。
天才木匠皇帝熹宗朱由校天啟皇帝正式登基了,朱由校在位期間,魏忠賢與客氏專權,他專心在皇宮里做木匠,除了魯班他是木匠史上最出名的,可惜他生在帝王家。換做妥妥的工藝大師非遺繼承人,大師級別的人物。他做的木匠作品通通都可以賣出高價,當時太監拿出宮去賣,就可以賣高價。手藝妥妥的頂級棒。天啟帝可以說是歷史上“不務正業皇帝”里最務正業的了。
快快樂樂的當了七年宅男皇帝,他游湖一次不慎落水,死因至今成迷。大明進入了倒計時。
突然皇帝又死了,沒有皇帝可不行,趕緊找一個。
咱們的亡國之君里面的明君思宗朱由檢崇禎皇帝登基稱帝了,他是明光宗朱常洛吃紅丸吃死那個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做木匠那個的異母弟。一上臺就清理了閹黨,一副中興大明的氣派,最終他的性格害死了自己和大明北方政權。朱家爺們鐵骨錚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李自成把他一逼死,大順朝建立,沒多久滿清就打著為崇禎皇帝復仇的旗號打了進來。
大明朝的魔咒,大多數皇帝活不活40歲,活過40歲的晚年開始犯糊涂。
不管怎么樣,北京沒了。崇禎上吊了。自掛東南枝,鐵骨錚錚大明魂。
可是皇帝倒是君王死社稷了,太子不曉得跑到哪里去了,南方得到消息后,先是亂作一團。大明朝南京備份系統只好被迫緊急啟動:
最靠近南京的番王戲迷皇帝福王,安宗朱由崧弘光帝趕緊跑到南京登基當了皇帝,為崇禎發喪。
阿?什么?當皇帝還可以比誰跑得最快的?憑什么?于是接著文官集團,東林黨人開始扯皮,各種互撕,毫無底線的互相撕。
其他地方的番王各種不服了,憑什么你老小子可以當皇帝?老子我是老朱家根正苗紅的皇族,憑什么?就憑你跑得快?老子不服!
結果弘光帝很快就完蛋了,緊接著生不逢時唐王朱聿鍵隆武帝邵宗登基,當皇帝,文官集團當然還在扯皮,很快又把他嚯嚯死了。
他登基做的比較好的事情就是把朱標懿文太子的謚號改回了孝康皇帝,廟號興宗。等于承認了朱標一脈建文一朝的合法地位,維護鞏固自己的統治,然而江河日下他沒撐多久,在位時民族英雄鄭成功受隆武帝的信賴,賜姓為明朝的國姓朱,并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可是還是沒能續江河日下的南明一命,清兵倥傯南下,橫掃萬里河山。
其實清兵入關,真的是走了天大的狗屎運了。和元朝不同,他們是根就沒有系統計劃的,老子們就進來搶點糧食,勞動力,女人之類的。沒想到就得了天下了?這讓滿清統治者措手不及,以至于一開始真的沒有什么有效的統治。
趕緊的,下一位咱們廣東天子唐王,也就是文宗朱聿鐭紹武帝,走馬上任,毫無疑問,沒多久就嗝屁了。
一路逃跑皇帝桂王登基稱帝,繼續在西南舉起大旗繼續抗清,也就是昭宗朱由榔永歷帝,結果被吳三桂一路追了過來,用弓弦絞死。
之后雖然滿清立國了,但是各路抗清的斗爭此起彼伏。曇花一現的皇帝、監國各種出現,但是大明終究沒有回來,比如我們熟悉的天地會,白蓮教,天理教等等此起彼伏,一直到民國建立。天地會的組織演變為社團,例如洪門、美國的致公堂等。
開局一個碗,結束一根繩,終結一張弓。大明真的完了嗎?我們能得到那些啟示?今天我們又能從這些個皇帝身上,看到那些自己的影子,別人的影子,得到那些啟發?
大明簡史一口氣就這么多,四舍五入300年吧。雄才大略,還是殺人如麻,為了天下幸福,還是一己私欲,各位看官大佬,心中自有定論。
盡可能的還原歷史,即使是無利可圖,需要窮盡很多時光。筆者也認為是有意義的,筆者發下宏愿,一定把這一部明史加南明史寫完。也算是給這小半輩子一份時光的禮物,讀歷史品人生。
朱元璋的成功學,朱棣的造反,后輩帝王的致富學,以及王陽明的心學到底是個什么?包括自嘉靖起到崇禎朝的敗家學問,以及后來的南明為什么不抗揍。希望能給諸君有所啟發。
繼續朱八八的逆襲之路,且看他如何一路逆天開掛超神。
悠悠文明上下五千年,有數不完的風流人物,評不盡的千古王朝。今天咱們講的是中國歷史時代的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明朝。
大明朝的皇帝,個個都是奇葩,個個都是標桿!
公元1328年,大元泰定五年、致和元年、天順元年、天歷元年這一年的大元走馬燈一樣的換皇帝,這又和老百姓有什么關系呢。
正是這一年的一個深秋,今天安徽鳳陽,當時的大元濠州一個窮得揭不開鍋的普通農民茅草破落土房院子外。蕭瑟的秋風里,院外的枯枝抖落幾片枯黃的敗葉,一片肅殺。
老實巴交的破落農戶朱五四在門外來回踱步,焦急的等待,臉上分明又露出幾分苦澀,因為家里實在是太窮了,欣喜之余難免為了孩子能不能活而隱隱擔憂。冬天就要來了,這家里吃食可夠不夠呀……又多了一張嘴,這可怎么辦?
轉念一想家里這不是又多了一個種地的人了嘛,也就是養活的時候辛苦一點,如果老天爺開眼賞飯吃,往后家里日子或許能紅火起來吧?
可是這是男娃還是女娃?如果是女娃可怎么辦?早早的把她嫁了罷。
老朱正糾結的想著,分明聽見院子里一聲嬰兒的啼哭分外嘹亮,老朱當時心境寫照想這孩子是健壯的吧,千萬要是健康的呀!
聽到高亢的哭聲,當家的老朱心底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氣。
“是帶把的,帶把的。恭喜朱大當家的喜添新丁”
接生婆堆了一臉的笑容報喜。
破茅草土屋里,沒有任何帝王出生那種什么金光四射,龍飛九天的異相。
原來說什么帝王降生必有祥瑞,都是那些酸臭文人的粉飾。小朱就這么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常言道:帝王將相,寧有種乎。這一刻也似乎有那么一丟丟道理。
要知道朱元璋出生時的元朝還是蒙古族建立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大蒙古帝國一路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愣是把偌大的俄國打成了莫斯科公國,打得歐洲人哭爹喊娘,都沒有一戰的勇氣,東歐各國大公、國王們組成的多國聯軍都被蒙古西征大軍打得沒了脾氣。
這些該死的韃靼人們,東歐王公們稱呼蒙古人為韃靼人。這些可惡的韃靼人可比當年那些討厭的月亮教徒可恨得多,當年匈奴人就已經很猛了,如今再來一次?當初十字軍東征也沒有這么難打呀?和東方人交過手呀!
歐亞非通殺,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分分鐘要亡國滅種的節奏,當年勢均力敵的月亮教勢力已經被收拾干凈了。這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新的“上帝之鞭”?
倘若不是釣魚城蒙哥汗人如其名過于剛猛,說不定就把湊成了四大文明古國征服者的終生成就,當時的西征大軍已經到了紅海邊,驚聞一代猛人蒙哥大漢親征南宋卻被被釣魚城守軍一炮送上西天的消息,西征大軍趕緊帶兵回去搶汗位,還要什么沙漠里光禿禿的金子塔,那獅生人面的建筑是個什么東西,俺們草原漢子看不明白!
反正沒有草場不能放牧的地方都不是俺們蒙古人的土地,俺們不要也罷。隨便丟下幾千人馬留守,結果大軍撤走以后,自然是被反撲的敵人殺了個干凈。
噢,麥尬的,耶和華,上帝啊!
歐洲人給了這座大宋朝庭領導的位于中國四川的傳奇山城——釣魚城取了一個傳奇的名字“上帝折鞭處”。
金庸老爺子的提到的武林高手一起守衛的襄陽的原型就是釣魚城。
在這里不由的要為南宋叫一聲好,因為南宋雖然偏安,但是他們卻是缺少燕云十六州沒有大規模的養馬基地的情況下,死扛蒙古人鐵蹄最久的政權沒有之一。
相信玩過戰略游戲的同學都知道,少一個兵種,更何況還是當時科技含量最高的騎兵,這種可以快速機動,可以當今天坦克使用的騎兵。是怎么也打不贏,直接丟鍵盤GG的節奏。花刺子模作為當時的小強雄視西域,被一戰滅國,一個回合都沒撐住。
金、夏沒有撐多久,歐洲不經看一戰就拉跨,唯獨大宋抗住了壓力,在沒有長城的情況下,僅僅靠血肉之軀依托地形的優勢還干掉了蒙古大汗,改寫了世界歷史。
如果蒙哥大漢沒有突然死在了釣魚城下,蒙古人真的有可能一路打到埃及,然后統一歐羅巴,那時候的世界格局會有驚天變化,歐洲皇帝這一稱呼也不再是游戲里的戲謔而已,真的有可能被蒙古人變成現實。
如此一來就只剩下英倫三島在蒙古帝國的淫賊下瑟瑟發抖惶惶不可終日,當時外面可沒有一個叫美利堅的大表弟給他輸血,這時候的美洲瑪雅人的后裔可不認得你們這些大鼻子英國佬,自然也不會有亞瑟王梅林法師什么的神神鬼鬼的故事什么“亞瑟王”、“圓桌騎士”來拯救大不列顛。那就更不可能能有人族火槍手獅鷲什么超魔幻的東西,“獸人永不為奴”自然不是可能,然而沒有如果,蒙古人因為一座釣魚城,歷史在這里走了一個急轉彎。
隨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蒙哥死后,經過一番血腥的內斗。忽必烈當了大汗拿下了整個南宋,在元大都稱帝,把國號從大蒙古國改成了大元,同時帝國也分裂成了四大汗國,名義上承認元朝是中央汗國,實際上各自為政。
立國后的大元朝,依然東征西討。多嘴一句:大元朝還曾經兩次大兵征討伐日本,可惜被日本人所謂的神風吹敗了。其實就是臺風吹跑的,這個牛批夠日本人吹一千年的,的確他們也吹了一千年。
二戰末期的神風特工隊,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產物。日本國內和咱們對它的評價都不一樣,暫且不論到底如何評價。但是相信只要是一個有正確歷史觀的中國人,只能用草菅人命、臭名昭著等字眼來描述它。
回到大元朝,它享了近100年國祚,直到遇到了一個臭要飯的,生生被打成了北元,末代皇帝元順帝帶著金銀細軟戰略撤退后,就再也沒能回來。
以至于重回四分五裂,在歷史上蒙古很也就神氣了這么一百年,不過這個一百年是真的可以吹一千年的。
言歸正傳,老朱叫朱五四,那么孩子該叫什么名字呢?老朱一躲破爛的草鞋,裹了裹身上破爛不堪的土布單衣,一拍腦門,想出來了。孩子就叫朱八八吧。因為他是重字輩兒,家里叔伯家還有四個娃兒,他在本家排行老四,兩個四,可不就是八八嘛,往后可不就叫成了朱重八。
其實也不能怪老朱沒有文化,不信的話你看老朱油光泛濫的燦爛的笑容,笑得合不攏的嘴漏出的黃锃锃的牙,呼哧呼哧的傻樂的樣子。
孩子她媽掛著汗珠慘白的臉上也露出些許母愛的笑容。虛弱的裹了裹破舊不堪的棉被,無力的揮手。常年的營養不良,加缺醫少藥,生孩子真的就是走鬼門關。
接生婆接過一小袋糧食嘴里嘟囔著母子平安,大富大貴等極吉祥話,樂呵呵屁顛屁顛的走了,又折返回來拿走了帶來的小簸箕,里面有接生的簡單工具。對于接生婆來說,怎么也算這凄苦的世道里一門勉強能戶口的營生。
哥哥姐姐們,看著破布襁褓里的弟弟,也大呼小叫的有了樂趣。他們并不知道,在這個時候,家里多出一張吃飯的嘴,對于他們意味著什么,只是多出了一個新的玩伴而已嗎?歡天喜地的再一旁傻樂。小朱,朱八八,就這么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他也并不知道自己未來有皇帝命,誰會相信他有皇帝命?
至少現在元大都里作威作福的蒙古王公貴族們是不會相信的。因為他們是現在世界的主宰,連朱八八這個奇奇怪怪的名字,都是他們規定的,畢竟老百姓普遍沒有文化,在那個時代就更沒有文化了。只好用簡單容易記的數字來做名字,至少他現在還不是那個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從南打到北建立大一統王朝的朱元璋。
破爛襁褓中的朱八八饑一頓飽一頓頑強的一天天的長大了。如果說和普通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樣,可能就是飯量大吧。俗話說胖大小子,吃死老子。朱五四愁呀,沒辦法趕緊的去幫地主老爺干活去吧。家里負擔不起了。
此刻已經是一個可以簡單勞動的小毛孩子了。如果可以的話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小伙伴們一起去了瘋玩,如果能漫山遍野的去瘋鬧,或許就是他最快樂的事兒就是能吃飽飯,然后再美美的睡上一睡。
可是小小年紀的他,不能做這些玩樂,因為他的要承擔勞動。只有勞動才能吃飽飯,什么勞動呢,就是放牛,干農活,反正和讀書無關的雜活佃農的活,都歸他干。他也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只是大家都是這么做的,苦不苦的他也不知道。因為周圍都是窮人沒有比較,地主家的日子那簡直是“天上人間”小朱八八不能想也不敢想。
這一日陽光和煦,小朱八八正在正在山間放牛。青草老頭,他沒有李密牛角掛書的情操,正所謂“牛角掛書何足問,虎頭食肉亦非豪”。也沒有張良遇到黃石公得以傳授《太公兵法》的奇遇,得以“博浪揮椎處,惓惓報國仇”。
他最好的同村玩伴徐達,湯和來找他了。當然他們現在可能不叫這個名字,也許是徐四六,湯八九之類的,這是蒙古人給漢人取名字的一個規定。
小湯一身破衣爛鞋,掛著清鼻涕和小徐一起來的。兩個孩子蹦蹦跶跶跑在山野之間仿佛有無盡的精力。黑漆漆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雖然窮但是有簡單的快樂。這個時候這些孩子只想吃飽飯,玩得開心,僅此而已。
因為蒙古統治者為了方便統治和享樂,把人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但是是金統治下的人,四等南人,也就是原來南宋的漢人子民。原本元朝的統治者也沒有這么仇視南宋的子民,其實忽必烈在建國開始對待漢人和南人是有些優待的,準備重用漢人和南人來鞏固統治。
忽必烈認為重用漢人和南人能夠減少他們反抗,但是事與愿違,南宋遺民二十多年的反抗斗爭,讓忽必烈不斷收緊調整民族政策。
后來在南宋的景定三年,也是蒙古的中統二年即公元1262年,漢人世侯、江淮大都督李璮趁忽必烈與其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之時,趁腹地空虛,在濟南起兵反叛,給蒙古的統治者帶來了極大的震動。
李璮算計著原本想著繞過一塔二塔直接偷基地水晶的,不曾想沒有王者的技術,展示出了青銅的水平,最終只有被團滅的命運。誰讓對手段位差距太大呢?
被氣得要死的忽必烈,一波帶走不說,還順便狠上了這些可惡的南人。
“大元·世界·最強王者·忽必烈·都是朕的!”被這種不講武德的偷塔行為氣得七竅生煙,原本給與爾等優待用來鞏固本大汗統治,現在給俺背后搞這一套?干脆就壓制吧。小辣雞,改想開圖開掛陰“我世界·最強王者·忽必烈·都是朕的?”
從此以后本來就重視海上貿易,不重視農耕的元帝國底層農民老百姓尤其是南宋故民這些除了四川以外的南人,可就倒了大霉了。漢人說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世界級大佬統治者面前,任何反抗都是徒勞。
如此一來按這種劃分他們家包括他的小伙伴們都是安徽鳳陽人,當時的濠州。濠州位于淮河與長江之間,在南宋與蒙古對峙的時候是屬于南宋的地盤。那里的人在元朝的分等里,屬于南人也就是最低賤的賤民。如果你不能理解,看看印度的種姓制度就知道了。
朱八八與同村的小伙伴們正好在放牛的路上遇見了。小湯、小徐一見到小朱小老弟也是非常開心的。一路聊天玩鬧商量著晚些去哪里摸蛤蟆之類的,畢竟是男孩子嘛,又是半大小子難免會粗心大意。
“摸蛤蟆好呀!說不定晚些時候咱們可以弄個蛤蟆湯喝喝,給家里人也解解饞。”
“甚好!甚好!”
走著走著就發現聽不見牛叫了了,這可如何是好?小朱當時就亡魂升天,手腳冰涼,這可不是小事,搞不好要連累家人,禍害全家的。
要知道,牛在古代可是很貴重的生產資料,丟了牛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賠償不起不說,免不得要有一頓毒打,甚至于連累家里同樣飽受苦難的父母和兄弟。那個年代拿他姐姐去抵賬這種事兒可不是玩笑。
“你們誰注意了牛跑到哪里去了?怎么就不見了,這可怎么得了!”
小伙伴們,包括小朱八八知道牛丟了,都仿佛天塌了一般。
一路隨著來時的路發了瘋的找,終于小湯和、小徐,還有朱八八在一處山谷里找到了失足掉下山已經死透,但是依然睜眼的牛。
朱八八第一反應是很傷心,畢竟這頭牛兒是他一直在養著的,牛呀牛呀,你怎么就自己走路不小心就死了呢。緊接著是之前的擔憂,化作了害怕,這還了得。又不敢回去和家里人說。
“這可怎么得了!這可如何是好呀!”
小朱八八著急得不行,心里暗自懊悔,貪圖蛤蟆湯卻誤事了。
就在小伙伴們都不知所措的情況下,轉瞬間朱八八心里有了主意。
小朱八八表現出了超越同齡人的過人膽識。奶奶個腿的“要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有什么好怕的?
牛已經死了,怎么也不可能活過來了,咱們把直接它吃了吧。
此話一出,所有小伙伴們都嚇得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言他是瘋了,事情萬一敗露,豈不是要受罰很重,說不定會被打死,給牛頂命。當時那個地主鄉紳宗法制度管理基層的時代,打死個把子人算什么?官府可不會管的。
二話不說,朱八八,就勸說小伙伴們動手分牛,責任他一個人承擔。
此刻小朱八八已經展現出他的聰敏才智和過人的膽略還有領導魄力。
不知道多少年沒有吃過的葷腥的朱八八和他的小伙伴們大快朵頤把牛吃了個干干凈凈。留下牛尾巴,塞在石縫里。
哎呀,這個牛肉的味道還真是美味呀。管他什么責罰,先吃了再說。可能這就是小朱八八第一次感受到權利的味道吧。老子說了,把牛先吃了有什么事兒我來扛,再有人啰嗦聒噪,就別一起吃牛肉,以后也不和你玩了。那些熊孩子,一聽這話,哪里能頂住牛肉的味道?朱八八恩威并施之下,王八之氣四溢,仿諾天神一般,雖然是一身同樣的破衣爛衫,怎么看都覺得英武不凡,但是和當皇帝真他女良的扯不上邊,充其量也就是土地主的氣勢吧。
讀史至此的筆者,始終有一個問題,他們幾個小孩子是怎么吃完一頭牛的?當然這些都不重要,吃飽之后,然后叫一個小伙伴躲在石頭縫的后面裝牛叫。
“你,對。就是那個鼻涕鬼,沒錯就是你,去那個石頭后面裝牛叫,不叫你停,不要停,聽到沒有。”
一個屁大的小孩子,就這么被忽悠著去裝牛叫。吃人的嘴短,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只能乖乖聽小朱的話去做。
牛的主人是劉德聽聞牛卡在石頭縫里不能出來了,打死是不信的,本身他又是比較苛刻的地主。
可是劉德呼哧呼哧氣喘吁吁的跟著小屁孩們來到了案發現場,以及來時的路上聞到的隱約的血腥味兒,已經察覺到了事情不對。
一看到所謂的牛屁股和尾巴的時候,眼睛咕嘟咕嘟一轉圈兒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可是他卻是沒有責罰朱八八,也沒有怪罪任何人,只是自認倒霉的苦笑了一下,就回去了。
可能回去路上心里盤算,小鬼頭算你們走運。要不然老子真扒了你們的皮,可惜了。沒有辦法整治你們,不然那個李三九家里的小丫頭還真特娘的水靈,不能便宜了你們,得好好想個辦法才行。
可能有讀者要奇怪了,不是很嚴重的事情嗎?為什么這個原本很苛刻吝嗇的劉德地主老爺會這么輕易的放過朱八八他們呢?
其實并不是他心善,也不是朱八八的計謀有多高明,原因還是出在牛身上。要知道在古代,任何一個朝代,耕牛都是很重要的生產資料,地位不亞于我們現在的重要國家管控資源,因為只有了它才能高效的種地有糧食吃。
所以古代的官府對耕牛是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的,作為耕牛的實際擁有者劉德有責任的,即便牛是朱八八弄死的。
所以劉德老爺只好自認倒霉,免于對朱八八他們的處罰。
當然朱八八和他的小伙伴們不知道這個道理,這樣也給朱八八民間傳說中的兒時添加了一種領導的能力,此處小故事不是正史,側面反映出朱八八的膽略可見一斑。
吃了牛以后的朱八八人生就能一帆風順了嗎?他的人生還有很多奇特經歷在等著他。
話說梁山好漢,江湖大俠動不動就小二來幾斤牛肉,再來幾壇子好酒,如何如何。純屬瞎說,要知道在古代歷朝歷代私自宰殺牛,都是掉腦袋的事情,好漢造反的自然不怕,江湖大俠快意恩仇自然也不怕,可是店小二有幾條命讓官府殺頭?就算是亂世,又有幾頭牛可以給人殺呢?
話說起來漢朝的劉邦得天下之前雖然是個地痞無奈,但是人家好歹也是一個泗水亭長,劉備再草根好歹也有中山靖王之后的名頭在,逢人就說生怕別人不知道。其他的開國皇帝或多或少都有些許基礎。
劉裕,被吹上天的帝王,怎么說也是世族出身。雖然也是一代明君開創帝業,一路打怪升級坐上的龍椅。
中國自三代以后,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
這是民國著名史學家孟森先生在其《明史講義》里的判斷。
其一,匹夫起事,無憑借威炳之嫌。其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用白話文解釋就是,草根出生,沒有任何勢力依仗。為了老百姓出頭,不是篡位,欺負孤兒寡母之類的行徑。
這個話題放在這里,我們先看小朱八八以后的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