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與電影十講:在無限的世界里旅行
- 李思逸
- 519字
- 2025-03-19 16:53:28
第一講
視覺想象力止步的地方,文字依然能繼續 有關視覺性與敘事性的思考
本課程旨在揭示文學作品與電影藝術之間的關聯,通過理論思辨與文本分析來培養學生借助文學研究的方法分析、闡釋電影,進而獲得一定的專業影評能力。這門課開設的初衷是由于香港的中學、大學本科有一門叫“名著改編電影”的課程,其試圖通過影視改編(Adaptation)向學生推廣、普及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電影研究日益發展,影視文本越來越不被視作文字文本的附庸——其自身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所以僅僅用改編這一視角已不足以詮釋文學與電影之間的復雜關系。故而本課程在第一講里會先探討文學與電影的異同,主要是敘事性與視覺性的比較思考;繼而介紹電影藝術的四個形式特征——場面調度、攝影、剪輯和聲音,使大家能對電影的創作與闡釋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在此基礎上,本課程會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范疇內,論述電影對名著的改編,評鑒其得失——比如20世紀90年代的現代派小說與第五代導演、沈從文的作品改編、費穆的《小城之春》(1948)等;最后,我們將超越改編這一范疇,在更為寬廣的層面,借由比較閱讀、主題思考、理論批判以及跨學科的知識資源來反思文學與電影之間的關系。
那么現在就讓我們從比較文學與電影的異同來進入這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