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們說到霍邑大捷。隨后,唐軍迅速向南進發,攻入臨汾郡,緊接著又攻克了絳郡。就在攻下絳郡的次日,關中義軍首領孫華便率領一萬人馬以及眾多兵器前來歸降。這個時候,唐軍的兵力已經擴充到十二萬之眾,士氣高漲,猶如長虹貫日,直下長安可謂是大好時機。
然而,李淵麾下的將領們卻在是否攻打河東郡這一問題上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分歧。
河東郡地勢險峻,城池堅固,由隋朝名將屈突通率兵把守。屈突通在之前并不愿出兵救援霍邑,一心堅守,只求保全自身。李淵召集眾將領商議此事,裴寂提出自己的主張:“屈突通手握三四萬兵力,如果我們不先攻下河東郡,那么在日后攻打長安之時,就會面臨來自河東和長安的雙重壓力。所以我們應當集中兵力先將河東郡攻克,然后再西進長安。”眾多將領聽后紛紛表示支持,他們覺得小小的河東城不足為懼,想要乘勝繼續進軍。
李世民聽后回應:“攻河東的想法雖可理解,但時機不對。兵法講究神速,我們的目標是長安。若為一座小城糾纏不休,勢必誤大事。關中有眾多義士期待我們招撫,若久等,他們必會離散。屈突通如今不過是自保之舉,若我軍進攻順利,他不可能繼續對抗。因此,我們應迅速渡河,直攻長安,不必擔心腹背受敵。”
李世民的見解得到劉文靜、王長諧等人的贊同,李淵也認為他的戰略眼光獨到,感到自豪。
為防萬一,李淵決定留部分兵力由姜寶誼、姜寶琮圍攻河東以牽制屈突通,主力則由他與李建成、李世民率領渡過黃河向西南進發。李世民的判斷得到驗證,唐軍過河后屈突通假裝追擊,卻在遭遇姜寶誼時立即退回城中。
李淵率大軍渡過黃河后,順利向西南挺進。九月中旬,大軍抵達朝邑。李淵在長春宮下令分兵兩路,李世民率西路軍從北、西、南三面包圍長安,李建成則率東路軍西進。
李世民的軍隊一路攻城,各地官府紛紛投降,周圍義軍也紛紛歸順,日增數千人,其中如李仲文、何潘仁等義軍規模不小,裝備精良,西路軍迅速擴大至十三萬。占領涇陽、云陽、武功后,李世民又調兵向南,準備奪取周至和戶縣,這兩地對圍攻長安至關重要。
途中,李世民突然發現前方塵土飛揚,敵軍攔路。他心中疑惑,未曾遇到敢于交戰的勁旅,突然聽到有人喊:“是唐公李淵的隊伍嗎?”
長孫順德回答:“正是。我們乃李世民所率義師,你們何方賊寇,還不趕快歸降?”
“二哥——是我,我來了!”隨著一聲銀鈴般的嬌呼,一位身著銀甲的年輕將領,騎著一匹如火般的棗紅駿馬疾馳而來。
李世民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心中疑惑:“怎么像是妹妹的聲音?她怎么會在這里?”當他看到近前的身影,果然是三妹平陽公主。他急忙下馬,將小妹緊緊擁入懷中,激動得眼圈微熱。兄妹三年未見,沒想竟在此時重逢。
李世民既驚又喜地問道:“妹子怎么穿成這樣?這是哪兒來的兵馬?你要去哪里?”
平陽公主打段話頭,語氣略帶擔憂地道:“二哥先別問,這事說來話長。父親和大哥、四弟都好吧?”
李世民笑道:“都好,小弟留守太原,父帥和大哥正在進軍。”
平陽公主追問:“今日二哥要領兵何往?”
李世民道:“奉父帥之命,去攻占戶縣和周至。”
平陽公主笑道:“殺雞焉用牛刀,兩座小城,何須勞煩二哥?小妹已經拿下了,現在由我們的兵馬駐守。”
李世民欣喜若狂,有些不敢置信地道:“真的?小妹如此了得!幾年來,竟是成了巾幗英雄!”
平陽公主何曾被二哥如此夸贊國,心中歡喜,道:“二哥過獎了。這兩座小城和幾萬兵馬,是小妹送給父親和哥哥的見面禮。”
李世民欣喜地望著妹妹和妹夫柴紹,三人不禁大笑。
既然周至和戶縣已無須前往,李世民立即下令隊伍返回武功,殺牛置酒,為妹妹慶功,為她帶來的將士接風洗塵。
當晚,李世民與平陽公主、柴紹住進了他們家在武功的別館。這座久違的別館承載著兄妹的童年回憶,二人漫步在略顯荒涼的院落中,互訴三年間的經歷。
平陽公主十五歲嫁給柴紹。不久,李淵被任命為河東、山西慰撫大使,帶著家眷赴任,而她與丈夫留在長安,過著平淡溫馨的生活。今年春季,夫妻倆接到父親的密令,急需離開長安,前往太原。平陽公主意識到滯留長安的危險,急忙打理行裝,準備夜間出逃。
不料,朝廷似乎察覺到異樣,早已在柴府周圍布下密探,監視他們的動向。平陽公主果斷決定,對丈夫柴紹道:“你趕緊離開,我作為婦人,遇險容易躲藏。”
柴紹立即從小道奔向太原,而平陽公主則留在后方安排。不久后,她得知李淵已在太原起兵,消息迅速傳到朝廷,東行的各路關口已發布緝捕令。無奈之下,平陽公主只好向南走,沿山間小路前往戶縣,那里有李家的莊院和良田,環境熟悉,易于藏身。
抵達戶縣后,平陽公主將莊院和田產變賣,把銀兩全部分發給民眾。隨后,她在深山中樹起大旗,招募兵勇響應李淵。她原本只想聚集五六百人自保,但大旗一樹,苦難的民眾紛紛前來,幾個月內便聚集了數萬人。得知李淵西進的消息后,平陽公主決定攻下縣城,作為獻給父親的見面禮。
戶縣城防薄弱,平陽公主率領二萬眾輕松攻下。隨后,李淵的堂弟李神通在藍田縣起義,聚集了近萬人,帶隊與平陽公主會合,形成三萬余人,共同攻下周至縣城,為李淵大軍圍攻長安鋪平道路。
李世民與妹妹會師的第二天,他命長孫順德、劉弘基、柴紹各率人馬駐守涇陽、周至和戶縣,令叔父李神通和平陽公主隨中軍共守武功。同時,派人向父親通報軍情,請示攻打長安的時機。此時,大將殷開山已攻下扶風縣,唐軍從北、西、南三面緊緊圍住長安。
李淵探知,駐守河東的隋軍屈突通部陷入困境,已不足為慮,便下令李建成、劉文靜留部分人馬把守潼關,選精兵西進,形成對長安的四面合圍之勢。
眼看拿下長安已經是時間問題,下面是否會生出波折呢?李家的大業能否成功呢?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