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黃子澄 齊泰

通常來說,科舉考試中,會試總共考三場,每場三天。

洪武朝,是舉辦過科舉的。

按照歷朝歷代,亦或者洪武朝昔日舉辦的科舉來看,這第一場的題目通常是經義與四書五經。

會試共分三場,每場側重不同能力,第一場經義與四書五經中,考察重點為對儒家經典的掌握與闡發能力,尤其是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考生需根據題目撰寫多篇經義文章,內容需緊扣經典、闡發義理。

能來到京城貢院參加會試的考生,皆為舉人或者國子監學生,熟讀儒學經典,也了解以往的會試考題,正常來說他們看到的考題,應該是這樣的:

題目:《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他們這些考生,需圍繞“德治”展開,引用《孟子》《尚書》等經典論證德政的重要性,結合歷史案例說明德治如何使天下歸心。

但這解決土地兼并的方案,是什么鬼?

根本不合常理啊。

“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貢院考場中,考生黃子澄伏案盯著面前的試卷內容,眉頭緊緊皺起,隱隱見到溝壑縱橫,腦汁都要絞盡了,為何這次科舉的問題如此奇怪?

他是從鄉試中被錄取的舉人,他記得清楚鄉試中的問題也很合規矩,并非像眼前這道問題這般。

“我懂了,時隔九年再度開科,自然不可能如歷朝歷代那般,自然是有著大量改動,這就是當今陛下的圣明。”

“但...”

“但這問題也太難了吧?”

黃子澄欲哭無淚,他仔細看了這道問題一遍又一遍,土地兼并這個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是懂得的,同時大部分人也清楚這根本就是個無解的問題,因為土地兼并最大的利益者就是皇室,是當今圣上。

然后以皇室為原點,向著周圍擴散的官僚、豪強、大族、功勛、外戚,這是一個強大并且主宰整個帝國的利益集體,根本無法解決,所以有部分人清楚土地兼并的危害,可始終沒有想過解決這個問題,因為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誰有著想解決土地兼并、想變革的方法,必死無疑。

當今陛下,要解決這個問題么?

不愧是從老百姓中殺出來的鐵血帝王,當真回到百姓階層為大多數人考慮。

“攤丁入畝...”黃子澄繼續瀏覽著下去,看著例一的回答方案,仔細掃視著‘攤丁入畝’這道解決方案良久后,黃子澄雙眼微頓,忍不住贊嘆道:“地方官丈量土地,按土質和產量劃分等級,作為征稅依據。”

“好,好,好,妙計!這樣也就能解決旱地和水地的不同產量區分問題。”

“這道丁銀折算決策,更是神來之筆,將原有人丁稅按土地面積分攤。”黃子澄心中默默想象著,譬如某縣原丁銀一萬兩,田賦五萬兩,總耕地十萬畝,則每畝加征丁銀一兩,總稅變為‘地丁銀’六萬兩。

這樣就可以完成統一征收,取消單獨的人頭稅,所有賦稅合并為‘地丁銀’,按‘畝’征收,簡化稅目。

最后徹底廢除人頭稅,解放百姓,讓農民受益,也讓無地或少地農民不再繳納丁銀,負擔減輕一半以上。

黃子澄可是知曉,若是按照攤丁入畝的方式進行改革,那么勢必會有很多地主因稅負加重,被迫出售部分土地,那么自耕農民的數量就會大大提升。

再加上按地征稅,富戶田產多則納稅多,實現“財富越多,責任越大”的情況,合并稅種后,官員難以通過“加派丁銀”中飽私囊,國庫收入也將會得到提升。

這真的是黃子澄目前看到的,最好的抑制土地兼并的方法了。

“還有例二,一條鞭法?”黃子澄順著看下去。

“這一條鞭法,當真利國利民!”貢院考場的另外一處區域,齊泰眼睛瞪了起來,猶如銅鈴般,心中駭然不止,已經徹底被攤丁入畝和一條鞭法給震驚到了。

他剛剛看完利用攤丁入畝短暫抑制土地兼并的方法,感到此法不俗,接著順勢看例二解決方法,更越發驚為天人。

齊泰是洪武十四年應天鄉試解元,自認才華出眾,參加此次會試前夕更是認為少有人能與自己相提并論,若入得官場在政事能力上也不見得弱于那些官員,可此時看著攤丁入畝和一條鞭法這兩道解決土地兼并方法后,齊泰只感到自身渺小。

過往所學的諸多儒學知識、治國道理此時在這兩策面前,一無是處。

“不過,出題者言道,一條鞭法創造之初目的并非是用來解決土地兼并的,而是嘗試合并賦役、減輕百姓農耕戶負擔、增加國庫收入的方法,但卻也可以用來抑制土地兼并,延長王朝國祚...”

“洪武十四年,圣上下詔推行黃冊制度,每十年重新編造一次,以戶為單位,登記每戶的人口數量、性別、年齡、職業、財產及賦役種類。”

“冊籍封面用黃紙,故稱“黃冊”;一式四份,分別存于戶部、布政司、府、縣。”

“如此可嚴格管控人口流動,將農民束縛于土地,確保徭役征收。”

“但...”齊泰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這試卷上的考題一,第二個解決實例‘一條鞭法’中言道,若是根據現有收稅制度實行的話,到了明朝中期賦役和稅務制度會出現很大弊端,譬如稅目繁雜,田賦、丁稅、徭役、雜稅分立,地方官吏借機加派。

亦或者征收混亂,實物稅,譬如米麥絹布與力役,如修河、運糧等并存,百姓負擔沉重。

還有賦役不均之事發生,也就是豪強地主勾結官府逃稅,貧民被迫承擔更多雜役。

按照一條鞭法的解決方案,需要‘將田賦、丁稅、徭役、雜稅合并為[一條鞭],按土地面積和人丁數折算為銀兩征收,譬如某縣原需繳納米一千石、布五百匹、服役兩千人日,合并后統一折算為白銀五千兩。

然后就是取消實物稅和力役,統一以白銀結算,農民可出售糧食、手工品換取白銀繳稅,減少運輸損耗和官吏盤剝,由官府直接征收銀兩并解送國庫,取代過去“民收民解”模式。

讓齊泰心中顫動的是,黃冊是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去年修訂的,可出題者已經預見了明朝中后期因此制度出現的各種麻煩問題,并給出的極佳的優質解決方案。

此,莫不是天人乎!

齊泰心中越發感到不可思議,看著一條鞭法的具體實施方案,已經清楚了其所帶來的好處。

首先就是可以減輕農民負擔,促進生產,合并稅目后,雜派減少一半以上,農民免于無償力役,可專注耕種或經營副業

稅收透明,減少官吏貪污空間...

按土地征稅削弱地主特權...

好處太多太多了,一時之間齊泰甚至忘了答題,沉浸在一條鞭法的獨特魅力中,半晌后他才反應過來,自己是來考試的。

可他隨即便苦惱了起來,這...這讓他怎么答題啊,他這點本事比其他士子自然強上不少,可哪怕他想破了腦袋,也未必能思索出比攤丁入畝、一條鞭法更強的國策啊。

同一時刻,除了黃子澄、齊泰這兩位考生外,貢院考場中,其他考生也皺起眉頭,感到苦惱。

練子寧、卓敬、景清等考生皆苦苦思索著,有的靈光乍現揮筆開寫,但筆尖剛落入那紙張上,就顫顫的收了回去,“不行,這想法太過粗陋,根本不配和攤丁入畝、一條鞭法相比。”

“今日,當為功成名就中進之時。”

同樣是貢院考場,陳迪滿臉期待著看著考官發放試卷下來,心中激動不已,因為他清楚,他可是提前知曉了考題的內容。

這段時間早已經請大儒學士,總結出了優質的答案。

此次,必然能夠中進。

“會試結束,就可靜等殿試了,我還未曾見過皇帝是何等模樣。”陳迪心中自語,他出身望族,祖上乃是宋朝末期宣城太守陳明中,到了他這一代家族興旺,子弟族人多在朝為官,屬于朝廷上文官勢力中龐大的一支。

不過他并沒有見過當今圣上朱元璋的樣子。

但,很快就要見到了。

因為家族能量龐大的原因,此次科舉開啟前早就有朝中大臣給了叔父科考的試卷,也就是此次會試的試卷。

他是國子監的學生,因此并不用參加鄉試,可以直接參加會試,提前知曉了考題的他,對于這場會試自然不在話下,他將試卷平鋪在面前的桌案木板上,隨即便準備揮筆開寫。

“第一題就是孟子的...”陳迪手中的筆剛要‘刺’到那試卷上,卻猛然顫栗了一下縮了回去,他看著試卷上那一列[題一:土地兼并,始終是歷朝歷代難以解決的問題,請...]愣了愣。

怎么,怎么回事?怎么和想象中的考題不一樣?

不是該考問孔孟儒家之道,四書五經么,什么土地兼并?這么敏感的問題也敢書寫到試卷上?

不,不對,現在不該想這個問題敏感與否,而是該想,怎么考題的內容突然變了?

難道叔父帶回來的考題題目是假的?

朝廷中有大臣在哄騙叔父?

應該不可能。

當今大明王朝剛剛建國,勛貴武將仗著各種軍功,幾乎碾壓文臣集體,所以文臣中的各大家族經過斗爭過后,決定團結一致,而他陳家自宋朝末期就已經是小族了,歷經宋朝末期、元朝,到了當今明朝,已經成為大族,在文官集體中也有龐大的能量,朝廷中那些文臣怎么可能敢哄騙他叔父?

欺騙他陳家?

“可考題內容,怎會突然生變?”陳迪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悶悶的看著考題和兩個實例答案,想辦法解答出來,可隨著繼續閱讀下去,漸漸震撼了起來。

偌大貢院考場,大多數考生都悶悶不樂,有的抓耳撓腮、有的緊皺眉頭、有的雙眼赤紅、有的干脆不答了,總之半晌過去了,依舊沒有考生下筆。

遠處,貢院考場中心的角樓之上,正主考官禮部尚書滕毅、副主考官戶部尚書范敏、主謄錄官葉煊三人靜靜屹立,滕毅和范敏兩人看著葉煊正在翻閱著考生名單,心中有諸多疑惑想問。

比如今日所考的‘土地兼并解決方法’,方才由于時間的原因,他們沒有看的太仔細,但此番細細看來,越來越覺得葉煊的學識和能力不同凡響,他們很想問問,真的有比攤丁入畝和一條鞭法,更好的解決土地兼并的國策么?

可葉煊不知道為何,始終盯著考生名單,仿佛在查找著某些人。

他們也不敢直接問,雖然各自的官職遠遠高于葉煊,可目前他們能活下來,全要寄托于葉煊的身上了。

葉煊此時,盯著考生名單,一頁頁翻著,然后覆蓋上,心中思緒涌動。

由于目前,三場會試總共九天的考題,都已經林列好了,是生是死只能等到第九日會試結束后,朱元璋的想法了,因此他這位謄錄官暫且閑了下來,抄錄打印試卷的事情也交給其他考官了。

于是他生出了,查看考生名單的想法。

歷史上,洪武十八年的科考中可是誕生了不少知名人物,而現在不知因何原因,科考提前了,這些知名人物是否還會參加科舉?

畢竟,若是他們不參加科舉從而踏入仕途的話,很有可能根本不可能留名歷史。

經過他的查閱,還真的發現了這些原本洪武十八年參加科舉的人物名字,哪怕科舉提前了三年,這些人依舊參加科舉了。

其中有黃子澄、練子寧、齊泰、卓景、景清、陳迪等人!

“這些考生中譬如黃子澄、齊泰,都是因為科舉中進才踏入官場的,而現在由于我的原因,出了這些難題給考生們,他們還能中進么?是否他們的人生軌跡也會改變?”

“朱允炆該不會見不到建文三傻了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资兴市| 雷山县| 衡水市| 山阴县| 清水河县| 温州市| 汉川市| 龙江县| 富顺县| 辽阳县| 吉安县| 平山县| 富宁县| 密山市| 文昌市| 蚌埠市| 孝昌县| 孟津县| 额尔古纳市| 汉中市| 隆化县| 日土县| 忻州市| 桃园市| 富蕴县| 确山县| 凤山县| 贵港市| 安阳市| 滦南县| 吉安市| 崇左市| 繁峙县| 永济市| 蕲春县| 健康| 慈溪市| 宕昌县| 酉阳| 通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