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眼睛重要乎?肚子重要乎?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第三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

① 虛其心:指保持內(nèi)心的虛靜。

② 弱其志:指保持心志的柔韌。

③ 五色:指青、赤、黃、白、黑。目盲:此處指眼花繚亂。

④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耳聾:此處喻聽覺不靈。

⑤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爽:敗,引申為傷、亡,此處喻味覺差失。

⑥ 發(fā)狂:指放蕩失常,不知自制。

⑦ 妨:害,傷。

眾所周知,在西方,官能感覺作為動物感覺,是被排斥在美的領(lǐng)域之外的。從畢達哥拉斯起,希臘人就僅將聽覺與視覺視為審美感官,因為前者能看到對稱,后者能聽到和諧。亞里士多德也說,聽覺與視覺的快感是人的快感,不像吃喝帶來的快感僅滿足人的生理,屬動物的快感。夏夫茲伯里說:“眼睛一看到形狀,耳朵一聽到聲音,就立刻認(rèn)識到美、秀雅與和諧?!睂⑦@個意思說得更清楚了。

以后,康德在備言美是超越利害、不依賴概念的合目的性形式的同時,仍以味覺、嗅覺為近于“機體之官”,不如聽覺、視覺和觸覺之近于“智慧之官”。黑格爾則指出:“藝術(shù)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視、聽兩個認(rèn)識性的感覺,至于嗅覺、味覺和觸覺則完全與藝術(shù)欣賞無關(guān)?!薄八囆g(shù)品應(yīng)保持它的實際獨立存在,不能與主體只發(fā)生單純的感官關(guān)系?!备髞淼睦章凸热艘鄰?fù)如此。

中國人本著“類萬物之情”的致思習(xí)慣,不好對五官作這樣明晰的區(qū)分,相反,認(rèn)為此數(shù)者彼此感通,皆有助于人對外物的認(rèn)識和對美的反映。但老子始終是一個特別的人,在人們慣常的思維面前,他總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他的意思,與美味會使人口味敗壞一樣,紛雜的色彩只會讓人眼花繚亂,跳蕩的音樂只會使人耳朵失靈。他還將感官之知與人的日常行為聯(lián)系起來,指出人縱情狩獵容易流于放蕩,征逐財貨容易逸出正道。因此圣人應(yīng)該追求低度的滿足并甘之如飴,而能屏棄聲色誘惑與無節(jié)制的物欲享受。

所謂“圣人為腹不為目”,聽起來很有一點形而下的饕餮(tāo tiè)意味,與其作為思想者的形象大相矛盾。其實,他是用口腹的安飽,即低度的生活需要,來代指一種簡單的生活,人一旦滿足了這種需要,就應(yīng)該努力開始精神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簡樸是一切生活的常態(tài),簡樸的生活正是生命純度的最適切的標(biāo)志,而適度的缺少恰恰也最可以產(chǎn)生美麗。所以,他要人“實其腹”“強其骨”。林語堂的英譯將“腹”解讀為“內(nèi)在自我”(the inner self),以與“目”所代表的外在自我或感覺世界相對,其實有些深求了。這里,他所講的“腹”就指口腹之腹。老子以為不同于腹易饜足,人的目好常能無窮,并能敗亂人的心性和意志,所以他要人“虛其心”“弱其志”,所以主張“不為目”。

放眼中外,人類的早期那些披著粗棉粗麻的先哲,大多過著比一般人都要樸素的生活,他們發(fā)出的吁請也幾乎與老子相同。有的人聽到了這個吁請,進而體悟到“足食即美餐”的道理??蛇€有許多人沒有聽到,或聽到了也沒有給予應(yīng)有的重視。至于那些不知敬重者,更以為這是先哲謀生乏術(shù)的遮掩之辭,進而對他們產(chǎn)生一種眼淺量窄的優(yōu)越感來。想想老子的訓(xùn)教,真是沒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兴海县| 宜君县| 广水市| 弥渡县| 仪征市| 咸宁市| 乌鲁木齐县| 洱源县| 漠河县| 安仁县| 犍为县| 林周县| 抚宁县| 海城市| 綦江县| 清镇市| 松滋市| 伽师县| 沧州市| 台南县| 杭锦旗| 肃宁县| 乌苏市| 金平| 庆安县| 上栗县| 嘉祥县| 长海县| 旬邑县| 茌平县| 塔城市| 卓资县| 迭部县| 瓮安县| 北碚区| 福建省| 都兰县| 合川市| 财经|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