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失眠
- 李艷 薛長利主編
- 580字
- 2025-03-15 06:45:03
二、流行病學
1.患病率
具有失眠癥狀的人群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在歐洲國家、亞洲國家和美國有高達50%的人群遭受失眠的困擾[5-8]。其中,約10%具有失眠癥狀的人被最終診斷為睡眠障礙,其余的人則被診斷為短暫或偶發性失眠。而在被確診為失眠的患者中,約1/10可發展為慢性失眠[8]。失眠在老年人和婦女中更為常見[9,10]。
2.疾病負擔
每年因失眠發生的衛生保健費用非常驚人。據估計,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該費用超過 50 億美元[11,12],在美國則高達 1 070 億美元[13]。此外,因失眠帶來的功能性障礙、延緩其他疾病的恢復、曠工和工作效率下降亦不容小覷[14,15];其中,因日間功能障礙和工作效率下降間接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約為 632 億美元[16]。
3.高危因素
失眠通常由壓力或應激事件誘發,例如人際關系改變、工作壓力、個人損失、喪失親人、新發疾病、出游、遷徙,或睡眠環境和日常作息的改變。
即使病因得到控制或消除后,因精神或行為方面的影響,失眠仍可能持續存在較長的時間[17]。若失眠患者具有老年、女性、獨居、失眠家族史、過度覺醒和吸煙等易感因素,在情緒應激事件消除后仍較難恢復正常的睡眠[17,18]。此外,如合并焦慮和抑郁等情緒障礙,將增加患有失眠的風險;同時失眠也可以誘發焦慮和抑郁的相關癥狀[19]。慢性失眠亦有可能是由于睡眠習慣不良(例如日間過度睡眠)、使用藥物、過度擔憂睡眠本身和其對日間活動的影響造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