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藥食同源有關問題述評
第一節 藥食同源的定義與范圍述評
“食品”和“藥品”的定義從學術角度尚存在爭議。食品法律法規將食品定義為“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強調食品通常是不具備治療作用的。藥品法律法規將藥品定義為“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診斷藥品等”,強調藥品是有功能主治的。從定義的角度區分食品和藥品具有一定的難度,例如一些疾病是由某類營養缺乏造成的,補充該種營養對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目前,隨著人類對營養與醫學研究的深入,食品與藥品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日益模糊。
對“既是食品又是藥品”進行科學定義存在一定的難度。通過比較食品和藥品的定義可發現,不管將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中藥材歸類于食品還是歸類于藥品都是不科學的:承認其為食品,但作為藥品,僅承認其具有預防或診斷作用,而拒絕承認其具有某些治療作用;承認其為藥品,但作為食品,則拒絕承認其他中藥同樣能夠提供營養素的事實。因此我們認為,“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又稱食物中藥、藥食兩用物品,是指在食用的過程中,人體既可以從中獲取營養素,又可以獲取生理活性物質的一類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