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名單》的演變

從1987年至今,《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名單》共歷經6次修訂,收錄物質種類不斷增加,收錄物質的有關信息不斷完善和豐富。

一、1987年公布第一批中的第二款

1987年第一次在附表中公布了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品種名單》。第一款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1985年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研究所編著的《食物成分表》(1981年第3版,野菜類除外)中同時列入的品種;第二款內容有:烏梢蛇、蝮蛇、酸棗仁、牡蠣、梔子、甘草、代代花、羅漢果、肉桂、決明子、萊菔子、陳皮、砂仁、烏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青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白果、香櫞、火麻仁、橘紅、茯苓、香薷、紅花、紫蘇,共33種。

二、1988年公布名單

由于各地衛生行政執法部門在具體執法實踐中對“藥食同源”第一款中的品種名單理解上的問題和不便查閱等原因,在不斷來函來電查詢的情況下,為便于各地執法,衛生部于1988年4月16日責成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詳細公布了“藥食同源”第一款中的29種《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品種名單》。它們是:八角茴香、刀豆、姜(生姜、干姜)、棗(大棗、酸棗、黑棗)、山藥、山楂、小茴香、木瓜、龍眼肉(桂圓)、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實、赤小豆、佛手、青果、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蓮子、桑椹、菊苣、淡豆豉、黑芝麻、黑胡椒、蜂蜜、榧子、薏苡仁、枸杞子。“藥食同源”第一批名單歷時半年分2次公布,共計61種(注:第一批第一款中的第16號青果與第二款中的第50號青果是重復項)。

三、1991—1998年頒布第二批

1991年11月22日,衛生部第二次發布了“關于批準頒布第二批《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名單的通知(衛監發〔1991〕第45號)”。其中批準頒布的第二批名單有8種,它們分別是:麥芽、黃芥子、鮮白茅根、荷葉、桑葉、雞內金、馬齒莧、鮮蘆根。1998年衛監發〔1998〕第9號文又增加了8種物質:蒲公英、益智、淡竹葉、胖大海、金銀花、余甘子、葛根、魚腥草。至此第二批“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品種名單”包括八角茴香、烏梢蛇、蒲公英等共77種中藥。

四、2002年頒布了第三批

2002年衛生部公布了第三批《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衛法監發〔2002〕51號)。除了對保健食品原料的取用范圍進行規定外,更新了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包括丁香、藿香等中藥87種,涵蓋了1987版、1988版名單中的75種,剔除了紅花,改胡椒為黑胡椒,新增了阿膠、白扁豆花、覆盆子、槐花、槐米、桔梗、橘皮、小薊、玉竹、枳椇子、紫蘇子11種常用中藥。遺憾的是,“51號文”只提及“藥食同源”中藥的中文名,沒有注明來源、食用部位等相關信息。

五、2014年“目錄修訂”

2014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的《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目錄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新增14種“藥食同源”物質,包括人參、山銀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葉、夏枯草、當歸、山柰、西紅花、草果、姜黃和蓽茇。文件指出上述新增品種在限定使用范圍和劑量內作為藥食兩用。在這一版目錄里,補充了100個品種的科屬名稱、食用部位、使用備注等信息,豐富了藥食同源名單的科學內涵。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增的14個品種中,松花粉和人參(人工種植)曾先后被批準為新資源食品食用;夏枯草、布渣葉在2010年作為涼茶飲料的原料使用;當歸在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地作為香辛料;山柰、西紅花、草果、姜黃和蓽茇被列入《香辛料和調味品標準》。

六、2018年目錄增補物質(征求意見稿)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征求將黨參等9種物質作為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管理意見的函》(國衛辦食品函〔2018〕278號):“為進一步做好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以下簡稱食藥物質)管理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衛計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研究調整食藥物質目錄,擬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再增補一批物質。本輪增補主要結合我國傳統飲食習慣,綜合考慮地方需求,同時參考相關國際管理經驗,擬將黨參、肉蓯蓉、鐵皮石斛、西洋參、黃芪、靈芝、天麻、山茱萸、杜仲葉9種物質按照食藥物質管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州市| 滦南县| 永修县| 巴彦淖尔市| 阿拉善右旗| 广西| 沅陵县| 武宁县| 吉木乃县| 龙州县| 兰州市| 富锦市| 天峨县| 弥渡县| 虹口区| 长垣县| 喀什市| 含山县| 阳西县| 古丈县| 珠海市| 沁阳市| 登封市| 名山县| 岗巴县| 中西区| 盐源县| 罗定市| 顺平县| 手游| 威宁| 民勤县| 博湖县| 廉江市| 调兵山市| 榆树市| 三亚市| 通河县| 张家川| 建水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