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使得鐵犁鑄金戈

  • 我在大明搞工業
  • 溪之客
  • 3621字
  • 2025-02-05 21:11:22

日頭曬得青磚地發燙,林遠靴底碾過庫房前結霜的石階。西廂廊下飄來刺鼻的硫磺味——趙黑塔正帶人清點地窖里的火硝,三指粗的麻布袋摞成小山,在寒風里泛起慘白霜花。

徐大攥著黃麻賬冊的手指發僵,紙頁被晨霧打濕的邊角黏在掌心:“大哥,統計完了強弓統共八十三張,半數弓弦朽得能搓出麻絮來。“他翻頁時帶起縷鐵銹味,“雁翎刀二百二十柄,刀刃帶豁口的足有一百七十......“

話沒說完,西院突然爆出趙黑塔炸雷似的喝罵:“直娘賊!這箱怎塞著恁多腌臜物!“眾人轉頭望去,但見五個灰衣漢子正從樟木箱里往外掏物事——成捆的扎甲下,竟壓著十二柄烏茲鋼刀,刀鞘上女真文的火漆印還泛著猩紅。

林遠心中一驚。

“遼東鐵胄三十七副......“陸九的聲線突然發顫,手中的火折子映出甲片內側陰刻的“廣寧左衛“字樣,“天啟二年邊軍的制式......“

林遠喉頭一緊,前世讀過的《大明律》倏地在腦海炸開——“私藏全副鎧甲者,凌遲;藏三副者,族誅。“

若是讓當官的發現了還不得用鐵刷子活刮了整個耀華莊。如今這滿屋鐵甲,怕是要把灤州城的野狗都喂飽三年。

“得虧是趁夜突襲。“林遠用槍管挑開副山文甲,內襯的犀牛皮竟帶著鑲藍旗的火烙狼頭,“若讓這老狗多喘半天氣,怕是要把韃子的的夜不收都引進莊子。“

林遠愣怔了半天之后說到:”弓箭刀具且收好,盔甲一系一定要藏好,不到萬不得已萬萬不能暴露,依大明律,私藏全副鎧甲者,凌遲;藏三副者,族誅“

話說完,徐大和陸九以及趙黑塔等在場的幾人無不驚出一身冷汗。

林遠抱臂立在碾盤上,扯著嗓子道:“徐大哥、趙黑塔恁兩個,先將那些鐵甲收在祠堂地窖,拿陳年谷殼蓋嚴實了。使喚幾個后生把趁手的刀槍弓箭拾掇到村口老槐樹下,再挨門挨戶敲銅盆喊人“

他忽地蹲下身,撿了根樹枝在地上劃拉:“陸九兄弟,你且作篇告示,就說咱莊子要立個'保鄉團'。但凡十六往上的后生,每日操練三個時辰,一天管三頓飯!“樹枝梢頭戳得黃土簌簌直落,“大錘你帶人把西頭廢窯收拾出來,今兒起要備起屋造房的物料——趙家糧屯里新起的谷子,摞起來怕不比城墻垛口還高!“

見徐大正往銅鑼上纏紅布條,林遠又補了句:“跟鄉親們說清楚,自今日起莊里男女老幼須得齊齊動手。方才清點趙家庫房時,那糧少說夠咱們嚼用七百日!“

眾人皆抱手稱好

徐大已經扯開腰間纏著的牛皮繩。這個黑漢子反手取下銅鑼,黃銅鑼面上還沾著前日巷戰留下的血痂。“黑塔兄弟,把咱們那幾副鎖子甲裹上茅草,就藏祠堂地窖第三根梁柱后頭——記得墊兩層油紙防潮!“

趙黑塔聞言咧嘴一笑,缺了門牙的豁口漏著風,鐵塔般的身軀震得青磚地嗡嗡響。他肩上扛著的兩副山文甲嘩啦作響,甲片間還卡著半支折斷的箭。廊下忽地卷起陣穿堂風,將西廂房檐角掛的占風鐸吹得叮咚亂響。

“村口老槐樹下支三張八仙桌,把新繳的柘木弓一字排開。“林遠指尖叩著腰間雁翎刀的云頭護手,刀柄纏的牛皮條還帶著襄陽城的黃土,“把那些子沒得銹的雁翎刀也碼在八仙桌上。“

陸九早蹲在滴水檐下鋪開宣紙,筆尖懸在澄泥硯上遲遲不落。忽聽得哐當一聲,卻是大錘把鐵匠砧砸在青石板上。這個平日打鐵為生的漢子此刻正在查著趙家的糧食庫存

“東頭趙家糧倉的麻袋都摞到梁上了,少說兩千石往上。“大錘拿鐵鉗挑開火盆,濺起的火星子正落在林遠褪色長袍下擺,“明日就帶人拆了西墻的廢窯,燒出來的青磚管夠!“

....

暮色漸濃時,村口的銅鑼驚飛了滿樹昏鴉。七八個總角小兒抱著比自己還高的鐵犁木門閂,在曬谷場上來回奔跑。老柳樹下,二十幾把雁翎刀映著夕陽泛出暗紅,像極了去年除夕掛在祠堂檐下的臘肉。不知誰家媳婦從灶房探出頭喊:“當家的!回來記得捎捆柴禾!“墻根下頓時騰起片哄笑。

村口被燒爛的老槐樹八仙桌上,徐大剛試過的新刀橫在硯臺邊,刀脊映出陸九青布直裰上未干的墨痕。林遠接過告示時,羊皮紙被風扯得獵獵作響,紙角“保鄉安民“四個楷書還泛著松煙墨的潮氣。

“老少爺們且看!“林遠忽地躍上磨盤,褪色的長袍下擺掃過桌沿排列的環首刀。他左手高舉告示,右手直指莊西高聳的糧倉土墻:”趙家的糧倉有兩千石左右,夠咱們嚼兩年“

人群里幾個老漢慢悠悠地看著林遠,穿補丁襖子的半大小子們踮腳去看桌上雪亮的兵刃。徐大突然揮刀斬斷桌角,木屑紛飛間扯著嗓子喊:“林大哥帶著咱們起出趙閻王藏的兩千石陳谷!糧垛如今比祠堂飛檐還高!“

林遠將告示重重拍在刀痕累累的桌面上,驚起硯臺邊覓食的麻雀:“自今日起,十六歲以上男丁每日辰時在曬谷場操練!陸先生管筆墨冊籍,徐大哥和趙黑塔教刀槍棍棒——大錘兄弟帶著婆姨們砌箭樓,半大崽子們也得跟著運土坯!不便行動的就在家織布給咱們男丁給咱們保衛團做戰襖,縫新鞋!“

西風忽卷來新麥的焦香,原是趙黑塔和二虎拎著勺從粥棚鉆出來,鐵塔似的身軀震得地皮微顫:“晌午熬了二十鍋黍米粥!管夠!“人群轟然炸開叫好聲,幾個總角小兒趁亂去摸桌上的柘木弓,卻被自家娘親揪著耳朵拎回人堆。

林遠反手抽出徐大的佩刀,刀光如水潑在告示朱紅大印上:“今夜就在祠堂開祖宗牌位前立誓!咱們耀華莊要武備齊整過完這個冬!

......

晨霧未散時,徐大已踩著露水在田埂上插旗。三十八個后生赤著膀子扛來碾場的石磙,官道旁半人高的野蒿從里,歪歪斜斜立起二十根拴馬樁。徐大把缺了口的鬼頭刀往土里一插:“列隊!“

“說你呢王小六!裋褐帶子要打十字結!“徐大甩著浸透汗水的皮鞭,鞭稍掃過個后生的腳脖子。那后生慌忙把麻繩腰帶拆開重系,露出腰間新別的雁翎刀。

日頭剛爬過祠堂飛檐,曬谷場方向忽然傳來陣梆子響。趙黑塔領著七八個穿靛藍粗布的婦人挑著扁擔過來,陶甕里黍米粥的熱氣混著新腌芥菜的酸味。“歇晌!歇晌!“趙黑塔吼聲驚起飛蝗一片,后生們卻仍擺著弓步不敢動——徐教官的鞭子正在曬得爆皮的脊梁上游走。

林遠立在廢棄的水車架上觀望,見大錘領著幫半大小子往新房地基里填碎石。有個總角孩童抱著比自己還高的鐵鍬,鍬頭分明是拿廟里銅磬改的。“稟林大哥!“陸九喘著氣從莊西跑來,腋下夾著本簇新的花名冊,“王鐵匠家三個閨女非要入隊,正跟徐教頭那鬧呢!“

話沒說完,西北角突然炸開片喝彩。原是趙黑塔示范破甲槍,棗木槍桿戳進土墻時帶出半截白蟻巢。三十幾個后生圍著看那窩白蟻在日頭下亂爬,徐大卻揪住個偷懶的耳朵:“今日不把馬步扎滿兩炷香,明日就派你去掏茅廁!“

申時三刻,三十八個后生終于學會列雁翎陣。殘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老長,投在插滿竹槍的籬笆墻上,恍若突然生出片鐵甲森森的林子。

...

村東頭荒廢的麥場上,大錘正用鐵尺丈量著半截殘存的石碾。十幾個總角小兒抱著陶罐往地基坑里灑石灰,白霧騰起時驚飛了草窠里的紡織娘。

“這塊條石要豎著打進東南角!“大錘抹了把胡須上的汗珠子,鐵尺敲在丈余長的青石上鐺鐺作響。三個赤膊漢子當即甩開麻繩,繩頭勒進肩胛的舊疤里——這石頭原是趙家祠堂的門檻石,上邊還留著破門時的斧鑿痕。

陸九捧著算盤從草棚鉆出來,冷不防被個飛奔的垂髫小兒撞個趔趄。那孩子懷里抱著的瓦當嘩啦啦掉了一地,分明是拆了廢窯的滴水檐。“慢些個!“林遠笑著扶住自己的老賬房,自己玄色勁裝的衣擺卻沾滿黃泥——他剛從二十里外的石灰窯押車回來。

日頭偏西時,夯土墻已壘起半人高。大錘突然奪過個后生手里的木杵,古銅色脊背弓成張滿弦的硬弓:“夯土要唱著號子來!“他粗獷的嗓門驚起麥垛里的麻雀,“嘿喲!一杵能抵十擔糧喲!嘿喲!砌得高墻擋豺狼喲!“

三十幾個夯土聲漸漸合上拍子。有個穿開襠褲的稚童抱著比自己還沉的木槌,學大人模樣往土里砸,倒把草鞋夯出個坑。忽然西頭傳來陣驚呼,原是運石料的牛車陷進溝渠。五六個半大小子泥鰍似的鉆到車底,脊梁頂著車板青筋暴起。

“起!“大錘的吼聲里,車軸吱呀碾過碎石。最后一縷夕陽照在嵌進墻基的瓦當上,那上面模糊的“趙宅“字樣正被新糊的黃泥蓋住。林遠忽見陸九蹲在草棚陰影里,就著暮色往冊子上記:“石八千斤,木三百根,耗粟米二十石……“

“記上這個。“林遠將個東西拋過去。陸九接住一看,是把生銹的銅鎖——正是從趙家糧倉拆下的。老賬房會心一笑,筆鋒在“雜項“欄重重添了句:破鎖一把,值民心萬丈。

林遠踩著夯土的夯歌走近二虎時,夕陽正把新砌的墻基染成血色。他屈指叩了叩二虎

“夯完這方土,明日五更天隨我去趟城里。“林遠說著將本藍皮賬簿塞進二虎腰帶,冊頁間夾著張蓋有趙家私印的禮單,“記得叫徐大哥帶上他那把烏木弩。“

二虎手中木杵咚地砸進黃土,驚起只草蜢:“可是要去尋那王千戶?“他抹了把脖梗上的泥漿,露出鎖骨處蜈蚣似的刀疤。

林遠忽然折了根柳枝在地上勾畫,枝梢在“王“字最后一捺狠狠頓住:“趙家賬簿上記著,每年大寒前要往千戶所送八百兩銀,不要現銀,要官票。“他抬腳碾碎泥地上的字跡,腰間雁翎刀吞口的鎏金云紋在暮色里泛著幽光。

遠處夯土的號子聲忽然拔高,原是陸九捧著算盤鉆進人堆。大錘把鐵尺別在后腰,湊過來:“林大哥莫不是要...“話沒說完就被林遠按住肩膀。“跟鄉親們說,這幾日該砌房的砌房,該練弓馬的練弓馬。“林遠解下佩刀扔給二虎,刀柄纏著的褪色紅綢像道凝固的血痕,“明日,咱們要給王大人備份厚禮——趙家的賬,總得有人接著記。“

“得令!“二虎抱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内乡县| 闵行区| 合山市| 曲松县| 阿克苏市| 宁都县| 额尔古纳市| 延吉市| 龙门县| 沾益县| 大名县| 曲松县| 慈利县| 双桥区| 长葛市| 彰武县| 咸阳市| 秦皇岛市| 博野县| 永清县| 班玛县| 溧阳市| 临泽县| 乐清市| 琼中| 自贡市| 明水县| 龙山县| 四子王旗| 广南县| 天长市| 平塘县| 从化市| 河池市| 贺州市| 巴青县| 吉木萨尔县| 海城市| 罗平县|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