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總裁(曾仕強作品)
- 曾仕強
- 1056字
- 2025-02-11 16:44:52
西方社會重視英雄性
西方自古希臘時代開始,以雅典的奧林匹克精神為代表,形成了競爭的生活模式,崇拜英雄人物便成為西方的傳統(tǒng)。仁人志士,在西方歷史中,反而成為可遇不可求的人。西方文化充滿了霸道精神,促使大家崇拜英雄豪杰,常常冷落了仁人志士。
鄔昆如教授認為,早在古希臘時代,便出現了許多城邦。它們的共同難題是人口不斷增多,糧食愈來愈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以下三種不同的解決難題的方式:
移民
鼓勵城邦中精壯的男子到其他地方去工作,賺錢回來養(yǎng)家。當然,選擇的地方,必定比自己所住的城邦土地面積大,而且人口少,比較容易賺錢。但是,這些精壯男子,外出謀生,往往在結婚生子之后,干脆長住不返,變成移民。結果導致有能力的人都離開原來的城邦,留在本地的人反而是一些謀生能力相對較差的。移民的方式造成了人才外流,因而并不是一種好辦法。
殖民
為了避免移民帶來衰亡的惡果,有些城邦便主張出兵攻打那些比自己土地大而人口少的城邦,占領之后將該地的產品運回來,供大家食用。這種殖民政策引起各城邦之間互相攻打、彼此侵占的戰(zhàn)爭,結果導致民窮財盡,根本不能解決生存問題。
增產
雅典人既不愿意移民,也沒有采用殖民的方式,而是主張大家留在原來的地方,努力改善生產方式,增加產品數量,從而養(yǎng)活更多的人。于是他們設法把其他地方的人俘虜來當做奴隸,以降低生產成本,并提高產品數量。不料增產的結果導致生產過剩,因而必須設法促進消費,于是雅典人把二月的最后一天(四年一次,比其他年份多出來的那一天)作為向神明謝恩的特殊日子,而地點則選定在雅典附近的奧林匹克山上。公元前776年,舉辦了第一次祭神大典,借以吸引各地民眾,前來消費。并且附加一些趣味競賽,譬如賽跑、擲標槍等。從此每四年舉辦一次,并逐漸成為世界性的競賽活動。發(fā)展到今天,便成為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雅典的奴隸制度,使主人獲得生殺大權。這種不正義、不人道的行為,卻不可避免地造就了很多英雄豪杰。
羅馬帝國取代雅典之后,凱撒大帝東征西討。六百年間,奴隸制度“變本加厲”,英雄豪杰更是縱情地表現,毫無禁忌。
西方的仁人志士,大多成為只有理想而缺乏實際作為的哲學家,他們的影響力并沒有減弱大家對英雄豪杰的崇拜。
耶穌基督的人人平等信念,固然停止了奴隸制度和殖民政策,但是奧林匹克的競爭精神卻不斷地被發(fā)揚光大。達爾文的優(yōu)勝劣汰、自然科學的人定勝天,都在增強西方人對英雄豪杰的崇拜,迄今沒有改變。
英雄豪杰的主要特質在于利用時勢,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自己的英雄性格,借以獲取功名利祿。西方的總裁,嚴格說起來,都具有英雄豪杰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