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通:曾仕強說領導的境界
- 曾仕強
- 1204字
- 2025-02-11 16:59:53
日本式的大和文化
日本人的大和文化,使他們特別重視上下級的關系,以致縱式關系大于橫式關系。同樣的組織,日本人比較側重AB、AC的關系,亦即B、C的心,會共同朝向A,以A的意旨為焦點(如圖3-3)。

圖3-3 日本式的大和文化
這種沒有底邊的三角形,使得A的地位重要而穩定。A的職務,通常由比較年長的人來擔任,他不一定具有專長,卻能夠養尊處優。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人非常重視資歷,謹守年資序列制度,這對于鞏固領導者的地位十分有幫助。
日本人的倫理道德,把下對上的恭順看得很重要。上保護下,下依從上;上對下施恩,下對上忠誠,彼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根本用不著講求什么領導,自然產生集團的力量,這是大和文化的獨特作風,其他民族事實上很不容易做到。日本人的團隊精神令人羨慕。只要年資比較深,便可成為大家遵從的前輩,說起話來就能夠獲得大家的敬重。
這種領導方式,實在輕松、簡便。有沒有能力,反而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剛好和美國人的能力本位適得其反。
在日本社會,甲的年資較久,便可以擔任領導;乙的能力較強,照樣當下屬。只要甲把工作讓給乙,使乙有機會承擔更大的責任,大家就認為十分安全。
年長的居高位,年輕的掌實權,未嘗不是良好的組合。因為年輕的人,不致因自己的能力高強,就要取代年長的上級,反而樂于提供更多的協助,使上級安居于頂上的職位。大和文化的領導者,憑年資坐上高位,依然能夠高枕無憂。可惜現代日本的風氣已經逐漸西化,不再如此了。
日本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便認為日本人的領導很像抬轎子。轎子一句話也不講,安詳地架在上面,好比氣度恢宏的大老板。抬轎子的組織成員,將默默不講話的“頭兒”扛上肩頭,一面流汗一面“嘿喲!嘿喲”地向前走。大家心照不宣地朝向目標緩慢地移動著(如圖3-4)。

圖3-4 組織成員“抬轎子”
但如果決策錯誤,轎子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墜入海中。
另外,領導者猝然去世,往往發生組織的裂變,也是過分重視縱式關系的集團的一大隱憂。任何一個抬轎子的人,要想安安穩穩地坐上轎子,必須用心建立新的從屬關系。某些不服氣的人就會分裂而去,變成新的集團,另立門戶。所以說,日本式領導,動員力強,分裂性也大。
在日本社會,每當領導者有所變更時,組織的存在與否,能不能穩固如舊,便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新領導者的產生,主要取決于他和組織成員的既有關系如何,而不是他的能力能否勝任。
首先,大家會注意到他在本集團中的供職年限。其次,大家會考慮他的年齡。由于集團的職位等級是按照進入的年份依序提升的,所以新領導者通常都是最為貼近原領導者,也就是在原領導者之下地位最高的那一位。如果同時有兩位以上,那就按照年齡來決定,年長的優先。
但是,這位被推舉出來的新領導者,必須擁有相當數量的后輩直接忠于他。因為前任領導者的后輩不一定都愿意聽命于他,所以必須大量換血,這也是大和文化領導上的一大特色。
小結
日本人的長處,在于服從上級,上級只要年資深、職位高,便可以放心地行使權力,大家沒有話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