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的方與圓(袖珍版)
- 曾仕強
- 670字
- 2025-01-20 14:43:54
凡事合理合法
很多事情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你認為當老板的要令出必行,但到最后你是孤家寡人一個。有的總經理在職的時候,很多人怕他,對他服服帖帖;但只要他一退休或者調動了,他馬上變成了“總不理”——沒有人理他。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陪著一些“老人”回原單位,有的人一回到原單位,很多人老遠就跑過來跟他打招呼,我就稱贊他:“你很成功。”有的人一回到原單位,所有人一看見他就躲,我就反問他說:“你是怎么干的?”很顯然,他是失敗的。
一個人待人好不好,不是在職的時候能觀察出來的,而是在他離開以后。所以,一個人要留下一點兒“去思”——離去以后人家會想念。這就從另一方面說明這個人在職的時候,大家是不是真的信服他。
中國歷史上的法家結局都很悲慘,幾乎沒有一位法家得以善終。為什么?因為法家不是中國文化的主流。法家是什么樣子?言出必行,不打折扣;以身作則,鐵面無私。這就是法家的形象。但最后呢?不少人都作法自斃,比如商鞅到最后就是死于自己積極推行的“商君之法”。
歷史的教訓是要看一看的。中國很重視法,但是法深入下去還要有理,你看我們講“合法”時,一定講“合理合法”,我們很少僅僅講“合法”。很多學法律的人要徹底去想:一個人如果只怕違法,這個人的人格有問題;一個人只要合法,什么事情都敢做,這個人就沒有道德。不違法是底線,講道理才是標準,所以我們的行為要合理合法。
中國人為什么講道德?就是因為在行為約束方面,法律差得很遠,要用道德來彌補法律的不足。現在很多人不是這樣,理解片面了:只要不違法,任何事情都可以做。那么,這樣的人是沒有良心的,這樣的人的道德標準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