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分歧,利用沉默跨過溝通難題
身在職場,很容易遇到部門和個人之間的利益發生沖突的情況,這時應該怎么去溝通解決問題呢?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各執一詞,哪一方都有道理,決策者很難直接指出誰對誰錯,如果輕易下結論,則極有可能帶來損失。
這個時候,就需要用不說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即用沉默溝通術。
沉默溝通兼具親和力和殺傷力的特點,在面對分歧時,沉默溝通的親和力能巧妙繞開尖銳矛盾,讓事情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當矛盾出現時,管理者不管立場鮮明地支持哪一方,都會打擊另一方的積極性。如果不當場表明態度,則可以給自己留一個轉圜的余地,避免妄下結論,以保持自己公正、權威的形象,這是親和力的一種體現。
同時,此時的沉默,也可以促使矛盾雙方更多地思考自己的問題,主動調整自己,從而讓事情正向發展,這體現了沉默溝通的殺傷力。沉默溝通的殺傷力體現了一個人的控場能力,在人人都害怕沉默的情況下,控場能力強的人可以利用沉默來控制與人溝通的局面和節奏,解決溝通難題,得到自己期待的結果。
關于溝通策略的用法,我從朋友那里聽說了一個職場故事,也許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案例
許晨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銷售部經理,不僅業務能力出眾,溝通能力也是業界聞名的。許晨手下有四個業務主管,其中能力和業績最好的是主管王明。最近幾個月里,王明已經簽了好幾筆大訂單,發展了好幾個重要客戶,是許晨最得力的助手。
業績醒目的王明成為大家關注的對象,另一名業務主管宋新對王明有些敵意。宋新的業務能力僅次于王明,他總想和王明爭個高下。作為領導,許晨將一切都看在眼里。
這天,宋新提前和許晨約好了時間匯報工作。敏感的許晨察覺到,宋新表面上是來匯報工作,實際上是沖著王明來的。
果不其然,宋新按常規向許晨匯報了工作進度后,開始面露謹慎之色,神神秘秘地四處看了看,似乎是有話要說。當許晨示意他盡管開口時,宋新壓低聲音說:“我聽說王明那邊好像出了一些小事故。”宋新裝作輕描淡寫的樣子,但是故意把“小”字加重了語氣。
宋新邊說邊偷看許晨的表情:“聽說上個星期,王明手下的一個業務員冒犯了客戶,惹得對方公司的負責人勃然大怒。您知道,對方公司可是我們的大客戶,這筆訂單能不能成功,直接關系到公司本年度的利潤增幅,也牽扯到公司的聲譽。不知道王明能不能挽回局面。”
宋新侃侃而談,自認為含蓄地揭露了王明的窘境。他以為許晨會立刻憂心忡忡,找王明了解情況,甚至一氣之下把王明的客戶轉交給自己負責。
可許晨不僅沒有接宋新的話茬兒,更沒有像宋新想象的那樣表現出憂慮滿懷的樣子,而是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拿出香煙點上,還遞給了宋新一支。宋新剛想開口說話,許晨卻站起來,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欣賞起廣場上的噴泉來。
許晨越沉默,宋新越心虛,尷尬地站在辦公室里,緊張得滿頭大汗。就在許晨第二支煙抽到一半時,宋新終于沉不住氣,告別后急匆匆地逃出了辦公室。
案例解析
面對宋新的問題,許晨選擇了沉默,他為什么這么做呢?
一方面,如果許晨立刻質問王明,并將王明的業務交由宋新來負責,就會導致兩人的關系更加緊張。面對下屬的告密行為,不帶任何傾向的沉默是很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如果許晨回應了宋新所說的,就等于公開肯定了告密的人。而宋新受到鼓勵后,會變本加厲,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算計同事上。這樣只會增加團隊的內耗,是得不償失的。
許晨為什么不批評宋新?因為一名管理者需要從下屬那里掌握更全面的信息,所以不能打擊下屬的忠心。雖然宋新告密是出于私心,但客觀上他也給許晨帶來了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如果許晨當面批評宋新,只會把他的好意拒之門外,切斷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
因此,當分歧關乎個人和團隊整體利益、權力的平衡時,說什么都不妥,沉默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那面對分歧時,應該如何運用沉默溝通的方法呢?
1.不影響整體團結,讓沉默成為分歧的黏合劑
在職場中,當你陷入部門或個人之間的種種分歧時,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保持沉默。因為當分歧出現時,無論你做出什么表態,都會挑撥矛盾雙方的關系,使分歧加深,破壞團隊的整體團結。而適當的沉默則可以隱藏自己,使矛盾雙方無法得知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意圖,只能暫時放下成見,冷卻對立情緒。沉默在此時便起到了黏合劑的作用,可以消減分歧,使團隊更加和諧。
2.不鼓勵制造分歧,讓沉默成為矛盾的潤滑劑
面對職場中的尖銳矛盾,可以讓沉默成為矛盾的潤滑劑。心理學教授古德曼說:“沉默可以調節說話和聽講的節奏。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沉默也是一種重要的交流方式,這種交流可以調節矛盾雙方的對話節奏,舒緩雙方的情緒,從而達到調和矛盾的作用。
沉默沒有傾向性,不會加劇雙方的矛盾,沉默中的殺傷力還會帶給對方壓力,使矛盾雙方主動反省自己的問題,讓矛盾得以控制。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或者一個想要解決分歧的人,那么你就應該避免制造分歧,讓沉默成為矛盾的潤滑劑,避免矛盾雙方直接對峙,在無形中化解矛盾。
3.善用肢體語言展現友好,讓沉默成為中立的信號
沉默常常代表中立,但沉默并不表示什么都不做。善用肢體語言,可以更好地發揮沉默溝通術的效果。
心理學上認為,肢體語言可以代替語言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沉默中,友好的肢體語言,比如開放性的姿勢、微笑等,都表達了溝通中的喜好和善意,即親和力。
管理者既不能批評下屬,也不方便鼓勵下屬時,用肢體語言表達親切是一種好的方法。下屬自己會去思考其中的含義,接受沉默中的善意,去做該做的事情。這對管理者掌握全局、避免事情的惡意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當出現分歧時,有時候不說或許比說更能夠解決問題,很多事都是事緩則圓。掌握好沉默溝通術,充分利用沉默的親和力和殺傷力,在溝通上才會事半功倍。
溝通小貼士
面對分歧時,應該如何運用沉默溝通的方法?
1.不影響整體團結,讓沉默成為分歧的黏合劑。
2.不鼓勵制造分歧,讓沉默成為矛盾的潤滑劑。
3.善用肢體語言展現友好,讓沉默成為中立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