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袁學海的枯坐,從“傷”到“熵”

自從認命之后,袁學海對外沒有了追求,但內心卻被一股悲涼的情緒所籠罩。白天尚能挺住,一到晚上,就焦慮不安、恍恍惚惚,睡眠很淺,很多時候,還整宿失眠。

去年秋天,在趕往北京國子監的途中,一路往北,天氣越來越涼,秋風蕭瑟,樹葉一天天變黃,凋零。袁學海悲涼的情緒日益加重。此時,如果拿來一張“伯恩斯抑郁狀況自查表”,讓袁學海回答下列問題:

你是否感到悲傷或情緒失落?

你是否感到無助?

你是否覺得自己無用?

你是否感到孤獨?

你是否失去動力?

你是否對工作或其他活動沒有興趣?

你是否失眠?

你是否有想結束生命的念頭?

…………

那么,袁學海無疑會被確診患上了中到重度抑郁癥。

一天晚上,袁學海在一座不知名的山中留宿,入睡之后,他做了一個噩夢。在夢中,他遇見了一根又長又粗又黑的藤蔓,慢慢伸向他,纏繞他的腳;然后一點點向上,纏繞他的大腿、腰部、頸部。他動彈不得,呼吸越來越困難。就在藤蔓將要纏繞他的雙眼時,突然之間,袁學海看見藤蔓變成了一條巨蟒,面目猙獰,睜著可怕的眼睛,吐著蛇信,嚇得他大聲呼喊,卻沒有人回應……他從夢中驚醒,一身冷汗。

醒來之后,袁學海聽見山中下起了小雨,聽見雨中有果子從樹上掉落的聲音。他想起了唐朝詩人王維《秋夜獨坐》中的詩句:“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同樣是這樣的秋天,同樣是這樣的雨夜,王維獨自坐在空堂內,看見自己兩鬢斑白,一天天老去,死亡慢慢逼近,感到無比孤獨、無助和悲涼。為了解脫痛苦,王維皈依佛門,開始坐禪。

袁學海也想像王維那樣,用坐禪來抵御內心的抑郁。

最初靜坐時,袁學海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努力不去想噩夢的事情,但就像那個“粉紅色大象”的心理學實驗一樣,測試者被告知不要去想屋子里有一頭粉紅色的大象。結果發現,一旦腦子里輸入這個信號,每次控制不去想的時候,粉紅色的大象都會在心中被刻得更深。弗洛伊德將這種現象叫作潛意識中的“無否定”。即,人努力不去想某個形象,那個形象在大腦中就越活躍。同樣,人越想否定、甩掉一種想法和情緒,它們就纏繞得越緊。袁學海極力想擺脫噩夢所帶來的恐懼,但恐懼卻越來越強烈。

我們說,好的靜坐不控制任何進入心中的想法和情緒,但奇妙的是,當我們不試圖控制,只是靜靜觀察這些想法和情緒時,它們就能自由流動,自行離開。無論恐懼,還是悲傷,它們都像一匹烈馬,任何形式的控制,都是將其限制在一間憋屈的隔欄中,勢必變得狂野。相反,如果不去招惹、糾纏,只是靜靜觀察,就相當于將烈馬放在了遼闊的草原上,任其奔跑,過不了多久,它們就會慢慢安靜下來。

但遺憾的是,袁學海的靜坐并不是這樣,他的心是一張蜘蛛網,那些飛過來的想法、情緒和意念,就像蚊蟲和飛蛾,一粘上,就無法逃脫,還浮想聯翩,牽扯出一連串的思緒、回憶和幻想,東拉西扯,弄得心里一團糟。

…………

不知靜坐了多久,雨停了,一只蟈蟈從樹上發出“唧唧(急急)……唧唧(急急)……”的聲音,那聲音在袁學海聽來就像是哀鳴,似乎在告訴他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寒冬來臨前,它將死去。而草叢中的蟋蟀不時與蟈蟈共鳴,發出“吱吱(知知)……吱吱(知知)……”的叫聲,似乎全然知道自己的死期,卻又無可奈何。在密集的此起彼伏的哀號中,袁學海觸景生情,想到自己的死期,這些蟲子的命運不正像自己短命的一生嗎?這個想法一出現,巨大的悲涼頓時襲上心頭。當悲涼的情緒愈演愈烈,即將把袁學海吞噬之際,他便竭盡全力關閉自己的感官系統,逃避。

經過幾個晚上的掙扎,袁學海終于成功了,他通過靜坐進入了一種自閉狀態:一念不生,心猶如結冰的湖面,風吹不起一絲漣漪。

事實上,很多遭受沉重打擊、受到外界強烈刺激的人,都容易像袁學海這樣,封閉感官系統,對外面的一切充耳不聞,對內在的感受無知無覺,進入一種“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狀態。通俗的說法叫走火入魔,禪宗叫“枯禪”。枯木沒有生命,沒有“活水”,不能吐故納新,不能開花結果,坐的時間越長越死氣沉沉。

這種枯坐會帶來怎樣的危害呢?

心理學大師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談到“熵”這個概念。所謂“熵”,是指一種混亂、無序的死寂狀態。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在一個孤立的系統中,如果沒有外力做功,其總混亂度(熵)會不斷增加。例如,一盆熱水單獨放在那里,就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如果不再加入熱水,這盆熱水會慢慢變涼。一池清水,如果沒有活水注入,就是一個孤立的系統,慢慢地,就會變成一池渾濁的死水。

任何一個系統,無論是生命的,還是非生命的,只要它孤立,沒有外力加入,就會逐漸趨于混亂、無序、死寂。相反,任何一個孤立的系統,只要開放,就有活力、有希望、有未來。人的每一次成長,都是打破封閉,走向開放。

嬰兒在剛出生的6個月里,處于心理學上的母嬰共生階段。這個時期,嬰兒大多數時候都在睡覺,就像一個封閉的“鳥蛋”。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將6個月前的嬰兒比喻為一個混沌未開的“繭”。只有突破“繭”的狀態,嬰兒的意識才會成長,否則就是巨嬰。

6個月后,嬰兒逐漸破繭而出,有了自我意識,開始認生。之后伴隨著意識的成長,一天天長大,最后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獨立,意味著可以自食其力,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意味著自我的封閉。長期生活在封閉的“自我”中,只會感到孤獨和寂寞,而愛情的出現,則打破了封閉的系統,讓人走出去,與心愛的人融為一體,一心一意為對方著想,于是生命洋溢出激情和力量。

然而,無論經歷過多么熾烈的愛情,在結為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后,又形成了一個封閉的二人世界。在這個封閉的世界中,激情慢慢褪去,熵的力量與日俱增,不可避免會出現倦怠感,趨于惰性化。這樣的變化或劇烈或輕微,可以說是婚姻中無法避免的。如果沒有新的力量加入,愛情很容易進入墳墓,婚姻很容易陷入危機。倘若這個時候有了孩子,就能夠扭轉這種局面,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可以打破兩個人的封閉系統,給家庭注入新的活力。

…………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大千世界每一個活色生香的生命,都是攜帶著真實的自我,從一個又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突圍,釋放出了全部的熱情與活力——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熱力學第二定律”又叫“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和人生變化的終極規律:開放活,封閉死。

袁學海的枯坐從悲傷到封閉,從“傷”到“熵”,他的心死了,他的世界也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平塘县| 红桥区| 深泽县| 郴州市| 伊宁市| 贵溪市| 黔西县| 米泉市| 疏附县| 三河市| 买车| 清流县| 苏州市| 株洲市| 扶沟县| 龙川县| 庄河市| 东宁县| 开化县| 孙吴县| 溧阳市| 乳源| 洱源县| 巴南区| 揭阳市| 吉水县| 清水河县| 无极县| 理塘县| 南宁市| 孙吴县| 缙云县| 阿克陶县| 澎湖县| 玛纳斯县| 崇义县| 拉萨市| 衡南县| 青神县|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