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條:成就非凡事業的20條原則
- (美)拉斐爾·巴齊亞格
- 6275字
- 2025-01-03 16:28:57
CHAPTER 1
第1章 內因是先決條件
真理最危險的敵人不是謊言,而是深信。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人們對億萬富豪的看法受刻板印象的影響之深,令人震驚。億萬富豪在社會中僅占0.00002%,普通人對他們的真實情況知之甚少。
媒體也只挑一些浮華世俗的形象和戲劇性的事件大肆報道,以此引發和傳播羨慕情緒,使人們對他們的誤解進一步加深。媒體的刻畫被大眾當作事實,但實際上存在嚴重曲解,與現實相去甚遠,至少就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而言是如此。
讓我們先來反駁幾個最常見的誤解。接下來的內容將會幫助你初步認識本書采訪的杰出人物,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
對億萬富豪的誤解之一:他們都出生于富裕的發達國家
如果你認為只有出生在富裕的發達國家才能成為億萬富豪,那你就錯了。納拉亞納·穆爾蒂的成功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1946年,納拉亞納·穆爾蒂出生于印度,那是當時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他小時候家徒四壁,他們全家都只能坐在地板上,晚上也只能躺在地板上睡覺。父親建議他慎重選擇愛好,以免耗盡微薄的預算。于是,他選擇了閱讀、聽音樂和與朋友聊天。但家里買不起報紙,他只能去公共圖書館看報紙。
20世紀80年代初,印度不僅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還是最敵視自由企業的國家之一。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和荒唐的規章制度,在印度做生意簡直難于登天。其結果是印度政府極度腐敗,政府官員甚至有權決定企業的生死,印度的經濟也因此遭到扼殺。
1981年,納拉亞納·穆爾蒂與幾位伙伴共同創辦了一家軟件公司——印孚瑟斯(Infosys),遇到了各種幾乎無法解決的難題。頻繁發生的電力短缺問題反而是其中一個較小的障礙。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電腦,你能經營軟件公司嗎?
印孚瑟斯公司當時就沒有電腦。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在印度,進口電腦需要先拿到政府頒發的許可證。
納拉亞納·穆爾蒂告訴我,為了拿到許可證,他花了三年時間,總共往返德里50次。然而,與創業遇到的其他困難相比,能用時間解決的問題根本不值一提。印孚瑟斯公司總部位于班加羅爾,與德里相距約2414公里(比從紐約市到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距離還多320公里)。他沒有錢坐飛機,只能坐火車,單程就需要兩天時間。前面已經提到,因為官僚制度的要求,他不得不往返德里50次;算一算他三年下來的旅程,光是乘坐火車的時間就達到200天!
現在,你可能會問:整整有三年時間沒有電腦,他們怎么可能把軟件公司經營下去?他們是怎么編寫程序的呢?
他們找到了一位比較好說話的美國客戶,客戶允許他們用他的電腦編寫程序。于是,其余六位聯合創始人一起前往美國執行這位客戶的項目,納拉亞納·穆爾蒂則留在印度,繼續辦理許可證的各種手續,以便公司能夠盡快進口電腦。
溝通是另一個難題。納拉亞納·穆爾蒂告訴我,印度公司平均要耗時5~7年才能安裝一條電話線。等待時間如此之長,除了因為技術落后,還因為退休的政府官員擁有特權,可以優先安裝電話線。
這里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在電子郵件問世前的時代,沒有電話,納拉亞納·穆爾蒂如何與遠在美國的同事和客戶溝通呢?
他只能定期去郵局,用公共電話聯系他們。
我問他,如果在美國的同事需要與他聯系,那怎么辦。他微笑著回答說:“唉,那就沒辦法了,他們聯系不到我。”
經過一年的努力,他們終于安裝了電話線。但是,這并不一定意味著可以對外聯絡了,尤其是打電話到美國。大多數時候,他們的電話線沒有信號;即使有信號,電話通了也經常是忙音。
如前所述,他們花了三年時間才獲得進口電腦的許可證。但是,有了許可證,他們也沒有錢買電腦。更麻煩的是,他們正在開發的軟件需要使用一臺微型電腦,價格高達數十萬美元,公司根本付不起。印孚瑟斯公司是七位創始人各自拿存款創建的,總資金只有250美元。納拉亞納·穆爾蒂還面臨另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也讓他創造了另一個奇跡,這一點我們稍后再討論。
購買了電腦并順利安裝之后,原先在美國的六位聯合創始人返回印度繼續工作。但是,他們必須克服的官僚障礙并沒有消失。現在,他們要想辦法把編寫的代碼交給遠在美國的客戶。那時互聯網尚未問世,無法直接用電子郵件將代碼發送給客戶。唯一的辦法是將程序保存到磁帶上,通過傳統的郵寄服務寄送到美國,然后客戶再將磁帶里的程序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不幸的是,這個方法在印度和美國之間行不通。
為什么行不通呢?因為從印度寄往美國的所有包裹都需要通過印度海關。而海關官員大約需要兩周的時間才能處理完海關手續。也就是說,印孚瑟斯公司從印度寄送的代碼,需要經過三周時間才能到達美國的客戶手中。之后公司每次修改程序,都需要再等三周才能收到客戶的反饋。結果,項目時間無限延長,結項之日遙遙無期。這是無法接受的。對企業來說,這樣做無異于“切腹自殺”。他們必須大幅縮短交貨時間,以縮短生產周期。
他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代碼打印出來,然后傳真給美國負責該項目的印孚瑟斯員工,然后由這名員工將代碼輸入客戶的電腦。當然,這會增加額外的操作,而且代碼還可能輸錯,但是,這個辦法使他們的軟件交貨速度有了顯著提升。
他們遇到的挑戰還不止這些。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印度這樣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創建公司,到底要面對多惡劣的條件,要克服多少障礙。
在采訪納拉亞納·穆爾蒂時,我自己也親身體驗了一些狀況。當時德里的溫度高達45攝氏度。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這樣的高溫都不適合工作,但這就是印度人日常的工作環境。
如今,印孚瑟斯公司已經是印度最富裕、最先進的公司之一,能為員工提供最好的工作條件。我采訪納拉亞納·穆爾蒂的地點是德里印孚瑟斯公司專門接待貴賓的客房,當然,客房里有空調。
但是在采訪期間,我們面臨了突發情況:突然停電,空調系統停止運行了。我們嘗試重啟空調系統,但徒勞無功,溫度迅速上升,房間里很快就熱得令人難以忍受。納拉亞納·穆爾蒂叫來了一組維修人員。摸索了10分鐘后,空調系統終于重新啟動。然而,五分鐘后又停電了,空調系統再度癱瘓。這次我們決定不管空調了,因為不想再耽誤時間。
那一次的經歷讓我稍微體驗了一回在現代印度工作的滋味。從未到過印度的讀者,你能想象30年前印度和印孚瑟斯公司還很落后時的工作環境嗎?你能想象在那種環境下工作有多艱難嗎?
如今,納拉亞納·穆爾蒂已經是億萬富豪,印孚瑟斯公司也成為世界上人員規模最大的軟件公司,旗下員工光是程序員就超過了20萬,超過微軟、蘋果、谷歌的總和。2003年,納拉亞納·穆爾蒂獲得安永全球企業家獎,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家。
可見,并非只有出生在富裕的發達國家才能成為億萬富豪。事實上,納拉亞納·穆爾蒂不僅自己是億萬富豪,他還幫助六位聯合創始人成為億萬富豪,他的公司有至少4000名員工躋身百萬富翁。
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財富增長速度遠超工業化國家,亞洲的億萬富豪人數在2016年就已經超過了整個北美。
在調研過程中,我偶然發現了移民億萬富豪這一現象。沒錯,在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中,有相當高比例是離開原籍國之后才發跡的。他們來自貧窮或飽受戰亂的國家,雖然一無所有,最終卻能夠找到成功之路,創造出巨額財富。我們在本書稍后章節再詳細討論這個問題。
對億萬富豪的誤解之二:他們都有富裕家庭作為后盾
如果你認為,只有生在富裕家庭才有可能成為億萬富豪,那么你很可能不知道穆赫德·阿利塔德的故事。
穆赫德·阿利塔德出生在敘利亞沙漠的一個游牧家庭,是貝都因人,習慣住在帳篷里。他們在可以找到水源的地方搭建帳篷居住、放牧,一直生活到牲口吃光了植被,再也無法放牧為止。然后,他們把帳篷拆卸、折疊,到更遠的地方尋找更好的牧場。
穆赫德·阿利塔德一出生就被父親拋棄。他和母親都被父親趕出了家門。穆赫德·阿利塔德被迫和母親在部落邊緣地帶流浪。他的生命絲毫不重要,甚至沒有人記得他的出生日期。直到現在,他也不知道自己生于何年何月。他告訴我,他的子女想為他慶祝生日,于是他自己編了一個日子作為自己的出生日期。
這個如同狄更斯筆下描述般悲慘的故事還遠未結束。穆赫德·阿利塔德四歲那年,母親去世了,他的祖母承擔起撫養他的責任。祖母認為他是做牧羊人的命。她不想送他上學,因為她認為“無所事事”的人才去上學。每天,穆赫德·阿利塔德都會偷偷離開家,赤腳穿過沙漠,步行數英里[1]到附近的村莊求學。
他沒有紙筆,老師給了他筆記本和鉛筆。他沒有穿鞋子,沒有帶任何東西,身上只穿著一件破舊的早已不合身的吉拉巴(一種連帽長袍)。
穆赫德·阿利塔德曾多次試圖向父親索要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但總是遭到父親的拒絕和羞辱,有時甚至被毆打。
然而,在穆赫德·阿利塔德上三年級時,奇跡出現了:他收到了父親送給他的禮物——一輛舊自行車。這是父親送給他的第一份禮物,也是唯一的禮物。
有了這輛自行車,穆赫德·阿利塔德第一次展現出企業家天賦。他把自行車租給同學,賺了一點錢。雖然金額不多,但足夠讓他購買一些學習用品。
穆赫德·阿利塔德意識到,讀書是他擺脫困境的唯一機會,于是他勤奮學習。很快,他就成了當地最優秀的學生之一,還獲得了出國留學的獎學金。
多年后,穆赫德·阿利塔德完成學業,接手了法國一家破產的腳手架公司,將其發展成為全球腳手架行業的領導者。在接下來的30年間,阿利塔德集團增加了200多家公司。
如今,穆赫德·阿利塔德已成為億萬富豪。2015年,他獲得安永全球企業家獎,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家。
因此,如果你認為,億萬富豪必定有富裕家庭作為后盾,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穆赫德·阿利塔德生為貝都因牧民,生活在一個貧窮國家,從小在部落邊緣流浪。他的家庭拋棄了他,認定他只能成為牧羊人。但這一切并沒有阻止他走向成功。這就證明,無論什么出身的人都可以成功。
從我與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打交道的經驗來看,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童年并非無憂無慮、備受愛護。由于環境所迫,他們從很小就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在后面的章節再詳細討論這個問題。
據統計,全球超過70%的億萬富豪都是白手起家的,也就是說,他們并非出生于富裕家庭。他們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不需要窮盡一生就能創造出至少10億美元的驚人價值,這件事情本身就很不可思議。
反過來說,通過繼承財產成為億萬富豪的人還不到三成。在這之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并非生來富有,而是繼承了配偶的遺產。
總之,億萬富豪都生于富裕家庭并終生享受富裕生活是一種刻板印象,實際上可能只有四分之一的億萬富豪符合這個印象。
對億萬富豪的誤解之三:他們都在頂級名校接受高等教育
如果你說,納拉亞納·穆爾蒂和穆赫德·阿利塔德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在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接受了良好的正規教育,我認為這樣說有一定道理。但是,有很多億萬富豪并沒有接受良好教育,又該怎么解釋呢?難道所有億萬富豪都畢業于頂級名校嗎?
曹德旺在中國福建省的一個貧困村莊長大。在他出生后,他的父親由于一直忙于生意上的事務,連名字都沒有為他取。根據中國的文化傳統,取名字是大事,父親應該給孩子起名。
結果,這個男孩在九歲之前都沒有真正的名字,只有一個小名。母親含辛茹苦撫養他和五個兄弟姐妹長大。
根據法律,適齡兒童必須到學校接受教育。但由于家境貧寒,他家里一直供不起小孩上學。直到九歲時,他終于去上學了,可是他仍然沒有名字。登記入學是一定要有名字的。于是,經過深思熟慮,他的叔叔給他取名為“德旺”。
一開始,曹德旺對上學興致勃勃,但后來他發現讀書對他來說是一個挑戰。在課堂上,他“如坐針氈”,既焦躁又難受。他生性頑皮,老師們都不喜歡他。他的問題不是成績不好,而是行為乖張。他很小就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簽。每當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字,他就站起來模仿老師的動作,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在曹德旺10歲那年,父親終于從上海回來了。每天晚上,他都讓曹德旺去酒鋪給他買酒。在回家的路上,他會偷喝父親的酒,一開始只是抿一小口,后來就越喝越多。沒過多久,他就養成了喝酒的習慣。
每天早上,曹德旺都要早早起床去撿燒爐子的柴火。因為起得早,到了下午他就昏昏欲睡。有一次,他在課堂上睡著了。當著同學們的面,校長辱罵了他一頓。曹德旺感覺這是奇恥大辱。
他也因此輟學了。事實上,他的家人還為此松了一口氣,因為家里無論如何也負擔不起他的學費了。
由于沒有什么文化,14歲的曹德旺成了村里的受氣包。他被安排照顧生產隊的一頭母牛,每天放牛掙的工錢幾乎不夠養活自己。但沒人愿意把更重要的工作交給一個目不識丁、流里流氣的少年。曹德旺的人生跌入谷底,但同時迎來了轉折。
在那段時間里,他沒有自暴自棄,他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擺脫貧困。于是,他打定主意要自學文化知識。一開始,他拿哥哥的課本自學,一邊放牛,一邊看書學習。可是,課本上好多漢字他都不認識。他向哥哥請教,但他不認識的漢字太多,哥哥也漸漸地感到不耐煩。
不認字的難題可以通過查字典來解決。但是,買一本如《新華字典》這樣的好字典在當時要花0.8元。對他這個放牛娃來說,那可是一大筆錢。此時,曹德旺首次展現出不同尋常的生意天賦和不屈不撓的意志。
他每天早早起床,在去干活之前,他先到河邊割草,把草賣給村里的馬倌,幫他們免去割草料的麻煩。馬倌付給他的錢不多,但他把每一分錢都存起來。攢了整整一年之后,他終于買了一本《新華字典》,至少可以看懂漢字了。他一個字一個字地查字典,直到能看懂課本上所有漢字為止。
曹德旺不滿足于從課本中學習知識,他還想閱讀其他圖書。為了理解書里的概念,他需要一本《辭海》。毋庸贅言,《辭海》的售價比字典更高,買一本就要花3元。他又開始存錢,花了三年時間才存夠錢買了一本《辭海》。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了,曹德旺堅持自學,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他的努力也最終得到了回報。多年來,他從事過許多工作,擔任過許多職務。他販過果蔬,賣過煙草,種過木耳,做過建筑工人、發動機修理工、廚師、推銷員、采購員和廠長。最終,他成為企業家,創立了福耀玻璃——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玻璃制造商。
2009年,在人生跌入谷底近50年后,曹德旺獲得安永全球企業家獎,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家。如今,他已經是億萬富豪。
曹德旺沒有從任何學校畢業,也沒有讀過任何一所大學。他出生在一個落后的地區,生長于一個貧寒的家庭。盡管如此,他仍然成為目前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因此,如果你認為,要成為世界富豪,必須出生于富裕的發達國家,必須有富裕家庭作為后盾,必須在頂級名校接受高等教育,那你不僅對他們持有誤解,也低估了你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認為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才能成功,那你就會壓制自己的潛能,限制自己的成功上限。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都不完全具備這些條件,很多和曹德旺一樣的億萬富豪連一個條件都不具備。那些條件只是迷思,沒有事實依據。
我從億萬富豪身上學到的經驗就是,外部因素并不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那么,為什么一些人站在看似毫無希望的起跑線上,最終卻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而另一些人生來就擁有最好的條件,結果卻一事無成,一生庸庸碌碌呢?
事實證明,能否成就非凡事業,取決于你是否充分發揮一系列內在因素的作用。這些內在因素是億萬富豪的共同特征,我把它們稱為“成就非凡事業的原則”。其中第一條原則是,盡管有重重阻礙,要相信自己能克服一切不利條件,甚至正是因為身處逆境,你才取得了非凡成就。要在生意場上出類拔萃,依靠的不是外部因素,而是你的內在因素。
在接下來的章節里,我將會逐一介紹成就非凡事業的其他19條原則。
——心志不專者認為只有條件成熟、萬事俱備才能成功,但無論條件多么完美,總會有一些因素阻礙他們采取行動。
——百萬富翁將自己的人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仍然相信成功要依靠有利條件。
——億萬富豪知道自己擁有成功的內在因素,無論遇到任何外部因素的阻礙,他們都仍然能在生意場上大展宏圖。
[1]1英里=1609.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