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用的格言
- 大學(xué):教你參悟明德格物修身
- 張守春
- 821字
- 2025-01-02 16:47:23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學(xué)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詩云:“于戲(wū hū)!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譯:
這里針對明德的概念,引用了各種相關(guān)的古文,來加強明德的觀念。
另外,作者引用的古文,求全不求精,只要似乎跟“德”沾點邊的,就引用下來了。所以,這些引文的內(nèi)容,與主題的關(guān)聯(lián)性,有的強,有的不強。我們知道一下就可以了。實際上,“明德”的概念并不復(fù)雜,巫臣那個故事說得很清楚了,君子做事能彰顯德,這就是明德。實質(zhì)就是道德示范的意思,一舉一動都起到道德垂范和推廣作用。如果一個事缺德,那就不做,因為你作為高級別的人,做了它,就推廣了“不德”。
所以,這是個非常簡單的概念,沒有必要玄學(xué)化的。
《詩經(jīng)》說:“看見那淇水岸邊,綠綠的竹子,非常旖旎。有一個斐然的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這些和明德有點關(guān),但也比較遠(yuǎn)。它實際上說的是修德,但修德和明德不完全相同。但作者也放在這里了。)
如切如磋(工人制作象牙制品的時候,在那里冷加工),這是形容君子在學(xué)和發(fā)展自己的道。如琢如磨(工人加工玉器的工序,來回磨),是形容君子在自我修行,修善自己。瑟兮諠兮,是這君子的樣子,既溫和,讓人看了又怕。赫兮喧兮,這是君子的威嚴(yán)的儀容。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這是君子有盛大的德和至善,使得人們無法忘記他。
《詩經(jīng)》又說:“哎呀,前王不忘(忘不了先王啊)。”君子對賢人們好,對親人們好,小人在他的影響下也自得其樂,有自己的利益可以獲取,所以,不管賢人、親人、小人,就都一輩子忘不了這君子了。
解析:
這些引用的《詩經(jīng)》描述了明德的人,或者準(zhǔn)確地說修德的人,他的外在模樣,以及能得到的好處——永遠(yuǎn)被人們尊重和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