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聯(lián)合了六部尚書、九卿、翰林院、都察院、國子監(jiān)等,草擬了第三次的勸進表。”
說著就從袖子里掏出了一張“勸進表”。
朱翊鈞此時已經回神,起身正坐接過來一看,頓時滿頭大汗,后怕不已。
只見上面赫然寫著:
“伏惟陛下聰明天縱,三辭煌煌,謙光映日,然乾坤不可久曠,臣等泣血跪請,昧死以聞:
今議七月初九日即皇帝位,遵先帝遺訓尊兩宮太后,然仁圣宜專宗廟,慈圣當攝六宮,免多端掣肘。
內閣擬行《考成法》,六部諸司月呈政績于吏部,劣者黜陟自決,免冗議誤國。
江南織造局改歸戶部直轄,歲入三十萬兩悉輸太倉,內承運庫用度逾千兩者,需兩宮太后共批。
東廠偵緝限京師百里,敢入藩邸、窺邊鎮(zhèn)者,凌遲族誅!
今查司禮監(jiān)馮保,私截云南礦稅、擅調漕糧三千石入私邸,著革提督銜,暫留秉筆戴罪,凡批紅須內閣鈐章為憑。
神機營火器改歸兵部直掌,曾省吾遷薊州督糧,王國光熟稔火器,可代之。
英國公張溶年高,改授總督京營戎政虛銜,實職由兵部推選賢能。
翰林院即修《中官禍國錄》,自王振、劉瑾至馮保罪狀悉載,為后世鑒。
臣等私懇附陳:吏部廷推舊制當復,以正銓選;
另廢《兩宮訓典》,頒《圣母垂范錄》獨尊慈圣,以全天倫。
此表內閣六部聯(lián)署,六科廊抄傳天下。”
朱翊鈞不敢想,如果在第三次辭讓的時候,英國公張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這份“勸進表”宣之于眾之后,會發(fā)生什么?
到時候自己是準,還是不準?
如果準了,那么他和父皇辛苦推敲出來的遺詔直接作廢。
甚至是連剛剛投靠自己的馮保都保不住。
自己的諸般謀劃,直接煙消云散。
如果不準,那就真成了三次辭讓,他不僅將要面對那些文臣們如潮水般的攻擊,說不定那些言官御史們,就要去跪午門。
而且誰知道第四次的時候,他們又會如何?
這樣的政治代價太大了,不是現(xiàn)在的他能承擔得起的。
好啊,真是好陽謀!
這就是內閣和文官集團,對于隆慶帝遺詔的一次反撲和試探!
也是對他這個新帝的挑釁與威脅!
朱翊鈞清楚的明白,這將是他通往那至高無上權力的第一關。
也是他作為皇帝,和內閣以及文官集團的第一次交鋒!
“這是從哪里來的?”
“是東廠安插在內閣值房的小宦官送來的。”
東廠安插?應該是馮保他自己安插的吧!
朱翊鈞瞟了一眼馮保,嚇得馮保趕緊躬起了身,把頭給低了下去。
經過了剛才最初的慌亂,朱翊鈞已經穩(wěn)了心神。
這個“勸進表”不是他內閣草擬了,就能直接拿到文華殿上當眾宣讀的。
它得通過司禮監(jiān),然后得到兩宮太后,和他這個太子的首肯后,才能用印宣讀。
所以這份“勸進表”連司禮監(jiān)都過不了。
而且如此機要之物,怎么就這么容易的被安插的小宦官拿到?
這恐怕是人家故意的吧!
是故意拿給他這個太子和李太后看的。
然后朱翊鈞就又仔細的看了兩遍這份“勸進表”
朱翊鈞注意到,這份“勸進表”首先要求廢除遺詔里面的“兩宮共尊”。
并提出獨尊自己的母后慈圣太后,而且還給了后宮財權。
以此討好母后,分化兩宮。
借用母后的手來壓制自己,迫使自己同意。
以朱翊鈞對李太后的了解,她多半是會同意的。
然后就是要打壓,甚至是要鏟除馮保和司禮監(jiān)。
朱翊鈞抬頭看了一眼,此時正急得滿頭大汗的馮保。
看來當初草擬遺詔的時候,馮保和司禮監(jiān)繞過了內閣,讓這些文官們很是憤怒。
朱翊鈞繼續(xù)看,高拱想通過吏部擴大他和內閣的權利,張居正想借由此推行他的考成法。
戶部想把江南織造這塊兒肥肉吃下,兵部則是盯上了神機營。
甚至想把英國公張溶給搞下去。
就連翰林院也想來分一杯羹,咬馮保和司禮監(jiān)一口。
然后還有東廠礦稅,漕運漕糧。
好嘛!真是利益均攤,誰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
可是誰問了他這個太子,馬上的皇上!
朱翊鈞憤怒的將這份所謂的“勸進表”揉成一團扔了出去。
他就知道,內閣和那些文官們,是不可能就這么輕易同意遺詔里的內容的。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些文官們竟然能如此大膽!
公然拿著一份“勸進表”來逼著他做交易!
本來朱翊鈞認為內閣和這些文臣們會在遺詔公布之后,會紛紛上書勸諫。
或者去跪午門,跪太廟。
甚至是煽動那些國子監(jiān)和太學的學生去游行靜坐。
要不然就找?guī)讉€頭鐵的御史,言官們撞幾個柱子。
要是能鬧出個人命就更好了!
實際上,根據(jù)東廠掌握的消息,當遺詔一公布之后,這些人就動起來了。
只不過還沒有等到他們串聯(lián)結束,采取統(tǒng)一的行動,隆慶帝就駕崩了。
這也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朱翊鈞知道這些人不會就這么輕易放棄的,只不過他沒有想到,他們會在此時用這種手段來逼他這個皇帝就犯!
這可比跪午門,撞柱子更高明更厲害的多了!
朱翊鈞此時的憤怒溢于言表。
他堂堂的一國儲君,東宮太子,竟然要通過和臣子做交易,才能順利登基!
這天下是他朱翊鈞的,還是內閣六部的!
他此時此刻真正的感受到了,自己的皇祖父和父皇當年面對這些文臣時的感受了!
站在一旁的馮保能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眼前的小主子此時的憤怒,他知趣的又往后退了兩步。
雖然他知道太子和兩宮一定會把他保下來。
但是他是真的沒想到,現(xiàn)在的內閣和文官們已經恨他如此!
恨不得將他碎尸萬段,恨不得將他的名字定在恥辱柱上,寫進史書讓他遺臭萬年!
馮保在心里嘆了一口氣,到了現(xiàn)在,就算是自己的身邊沒有隆慶帝安插的暗探,自己也沒有把柄被小主子拿捏,自己也無路可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