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短命新秀”
- 歷史的海洋—資治通鑒
- 小海GK
- 1706字
- 2025-07-08 21:33:00
王莽怎么都不可能想到,他的新朝政權只維系了17年就轟然崩塌。這其實還要算上東漢的建立,如果從起義造反之日算起的話,只有15年。事件的起因當然是他為了鞏固統治而進行的“改制”,但同時也加重了基層百姓的負擔。
公元23年,綠林軍各路將領擁立西漢王室劉玄為帝,是為更始帝,并且恢復了漢的國號。隨后,劉玄拜王鳳為上公,劉縯(縯讀如“演”)為司徒,劉秀為太常偏將軍,派王鳳、劉秀進攻昆陽(今河南葉縣),派劉縯圍攻宛城。王鳳、劉秀等人勢如破竹,很快占據了昆陽,接著攻下了臨近的定陵(今河南舞陽縣東北)、郾縣等地,為漢軍主力圍攻宛城提供了基礎。
得知情況的王莽徹底慌了,立即派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一起發兵前往平定山東地區。王莽從各地征召了一些精通兵法的人委任作戰參謀,任用身長體健的人為將軍。為了壯軍威,又驅趕了很多虎、豹、犀、象等猛獸,一時間軍威大振,從各地集結了42萬兵馬,號稱百萬,浩浩蕩蕩地殺向昆陽,勢要一舉殲滅義軍,消滅“更始”政權。
當時留守昆陽的漢軍只有八九千人,雙方的兵力當然非常懸殊,部分漢軍甚至主張放棄昆陽,化整為零,各自為戰。劉秀說:“分散兵力只能被逐個擊破,目前宛城還沒有被攻克,不能指望他們前來救援。如果這里再失守,其他地方很快就會被敵人占據,大敵當前,怎能只心系妻子財物,臨陣怯退?”是的,他們惦念著自己的妻兒老小。
所以他們對劉秀很是不滿。不滿歸不滿,作為隊伍中的“領導人物”和“頭腦擔當”,將領們自然是需要他的,所以當敵軍大部隊浩浩蕩蕩來到時,還是需要一致對外的。經過商議,他們一致認為,讓王鳳和王常守衛昆陽,派劉秀帶領五威將軍李鐵等13人,乘著夜色,沖出南門,到附近去征集援軍。
當時,王莽的軍隊已有十萬之眾抵達了昆陽城下,豆大的昆陽被圍的水泄不通。為了攻城,莽軍制造了一座高大的樓車【中國古代用于軍事瞭望或攻城的重要器械,據查閱資料可知,這里是為:云車,樓車的一種(高度大約33.3米以上,可俯瞰城內)。】,讓人利用樓車向城內射箭,霎時箭如雨下,城里百姓出門都要頭頂門板,抵擋飛箭。接著又用戰車撞擊城門,還挖掘地道通進城中。但由于昆陽留守的漢軍眾志成城嚴密防守,城池始終沒有被莽軍攻破。
這期間其實王鳳等人已經發出了投降的信號了,但王邑、王尋竟毫不理睬,自以為勝利在望,趾高氣揚,不可一世。這時,有一個叫嚴尤的人建議說:“我們應當讓城里被困的敵軍逃出來,這樣就會使圍攻宛城的那幫賊人恐懼。”此建議未被王邑采納。
當然,這不是嚴尤第一次為莽軍出謀劃策,他早就提醒了王邑說:“昆陽雖然是彈丸之城,但易守難攻,現在劉玄的大部隊正在圍攻宛城,我們應當派主力前去潰滅他的大部隊。到那時,昆陽不攻自破。”
哈哈,在王邑身上可以看見項羽的影子,但結局卻不像項羽那般瀟灑自刎,而是倉皇奔逃。
當劉秀殺出重圍的那一刻天枰就開始傾斜了,他到了郾(郾讀如“掩”)縣、定陵后,想將那里的漢軍全部調往昆陽,但部分將領們貪財好物,想分出一部分軍隊留守此地。劉秀見狀只得“軟硬兼施”說:“昆陽城里的財寶比這里還要多出許多。如果被敵人打敗,腦袋都保不住了,要再多財寶又有何用!”最后,劉秀和各路軍隊一同向昆陽進發。
劉秀親自帶領一千多步兵和騎兵作為前鋒,在距離敵軍五里處擺開陣勢。他一馬當先,連斬了數十個敵人,成功地在將領們當中樹立了威信,紛紛前來助力于他。漢軍越戰越勇,莽軍卻是連連退卻,王尋、王邑竟到此時還沒有重視起來,他們同樣親自帶領一萬多人擺開陣勢,卻下令眾軍不得擅動,他們要獨自帶領少量兵士和漢軍交戰。
其結果可想而知,漢軍成功地擊潰莽軍,并斬殺了王尋。昆陽城中的漢軍一見援軍已到,都喊聲震天的殺將出來。此時的莽軍眾人早已嚇得六神無主,四處奔逃,互相踐踏,最終導致群死群傷。這期間天氣突變,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隨即暴雨傾盆,導致落水溺水身亡的人更是無可計數。
更“壯觀”的是王邑、嚴尤等人落荒而逃,過河時,竟是踏著將士的尸體而走的。
漢軍繳獲了莽軍拋下的全部輜重,一連搬運了數月,對那些搬不走的東西,最后只得選擇燒掉。不久,取得勝利了的漢軍,又攻入長安殺了王莽。
兩年后(公元25年),劉秀掃除了其他起義力量,重建漢朝,自稱光武,建元建武,定都洛陽,東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