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總是敏感脆弱?是時候修復父母種下的“內傷”了|童年創傷|

  • 創傷30講
  • 施琪嘉
  • 2664字
  • 2024-11-20 17:01:26

內在小孩是每個人對自己最核心的信念

我們可能經常聽到一句話:“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孩。”其實這句話比較完整的表述應該是“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兩個小孩——一個健康的內在小孩和一個創傷的內在小孩。”

那么,什么是內在小孩,或者說內在小孩是怎么長成的?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需要完全依賴母親或其他主要養育者的照顧。如果母親或主要養育者照顧得好,那么孩子心中就會逐漸形成這樣的印象:“我是上帝”“我是唯一”“我是宇宙”“全世界,我是中心”“周圍的人都是我的仆人”“世界是為我而存在的”“其他的人是為我而存在的”等。這其實是孩子內心形成的一個信念或者說是一個神話:他和宇宙是一體的,一切東西都是為他而存在人的。

聽到這種信念,可能你會覺得,這不是精神病嗎?其實也沒錯,每個孩子早期都處于一種精神病的狀態,充滿著融合的、瘋狂的、無所不能的感覺。這種狀態對于剛出生時的嬰兒是正常的。

內在小孩是每個人對自己最核心的信念,比如:我是有價值的人,周圍的人是可以信任的。如果這個信念在一個人的內心扎根,不斷影響著他的一生,內在小孩就是這個信念的意象化表達。

健康的內在小孩

生命的早期是母親照顧孩子并且為孩子所用,正如溫尼科特所說:“你要讓孩子無情地使用。”而中國的父母往往希望孩子早一點兒懂禮貌、守規則、孝順父母,但是早期孩子要懂這些規則還為時過早,因為早期孩子都在忙他自己的事,他怕活不了,他很焦慮,這是人類普遍共有的心理特點。所以,如果在孩子早期,父母盡量滿足孩子,為孩子所用,那么這個孩子就能形成一個健康的內在小孩。

一個健康的內在小孩對于一個人的意義在于形成對世界及人際關系的安全感、信任感和高自尊的自我價值感。當孩子長到2~4歲時,他逐漸認識世界,會發現世界不如所想,父母也不是那么完美,但如果他有一個健康的內在小孩,就可以耐受一些挫折,內在小孩能放下全能感,發展出成人心理狀態。

創傷的內在小孩

有些父母是這樣養育孩子的:孩子想怎么樣,我偏不,你要是哭鬧,我就讓你哭鬧。

“二戰”以后,德國由于缺少勞動力,很多女性要出去工作,沒辦法照顧孩子。于是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每4個小時給嬰兒喂一次奶,4個小時內,嬰兒無論怎么哭鬧都沒有人去看顧。實驗的目的是想測試僅對嬰兒定時喂奶是否可行。

成人的想法是:嬰兒哭一段時間以后,就知道4個小時后才會有奶喝,那么4個小時之間就不會哭鬧了,因為哭鬧也沒用,反正沒人管。最后他們發現實驗做不下去,原因是很多孩子一直哭鬧,就是不相信沒有人來,還有的孩子因嚴重感染而死亡,因為他內心相信沒人來。

實驗以失敗告終,并從失敗中得出一個觀點:創傷的內在小孩是致命的,對孩子來說形成了致命的信念——世界上沒有人會關心他,沒有人會趕過來喂他。這個信念對于一個不能自理的嬰兒來說就像是“天塌下來了”。

所以,創傷的內在小孩導致的情況與健康的內在小孩相反。創傷的內在小孩可能會在內心營造一個獨特的想象世界:“唉,既然地球不可信,那是不是外星人可信呢?是不是有一個上帝呢?”“你等著,我是外星人派來的,早晚有一天外星人會來接我回去的。”他逐漸發展出特別多的幻想,導致他離現實越來越遠。如果這種幻想持續久了,會產生如下影響。

走向孤僻和孤獨

幻想長時間地持續,會導致一個人的意識越來越脫離現實,他待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不與他人接觸,導致思維變得奇異。比如他相信自己與一種神秘的力量有關系,與俗世凡人沒什么關系,所以他不與他人接觸,變得孤僻、孤獨,脫離現實,當然也無法耐受挫折,內心往往非常敏感,人際關系一談就崩。當一個人表現出這些特點,通常是他創傷的內在小孩所致。

易于形成反社會型人格

幻想長時間地持續,也可能導致一個人的內心充滿委屈和憤怒,當這種憤怒指向社會,他就容易形成反社會型人格。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經常出現破壞公物等行為,甚至發展到盜竊搶劫、殺人放火等犯罪行為。

傷害自己

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一句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而對于創傷的內在小孩來說:你生下我又不管我,那我就破壞給你看,所以他反復地自殘自傷。有的自殘自傷是為了獲取存在感,當他看到自己流血時,當他感到疼痛時,他就會產生存在感;有的自殘自傷是給別人看的,比如有些戀愛中的女孩,傷了自己后給男朋友看,讓男朋友心疼,告訴男朋友“你現在知道我有多疼了吧”。

強烈的內疚感

我督導過的一個學員,她的父親在醫院去世。她認為父親好好的,在醫院卻越治越糟糕,直到死亡。她非常憤怒地說:“我投訴,走程序去告醫生,結果相關部門踢皮球,相互推諉,現在我能理解為什么有那么多醫鬧了。”她講得情緒激憤。我聽她足足講了十幾分鐘,發現她的確很憤怒,產生了很重的心理陰影。之后我問她:“你爸爸多大了?”她說:“86歲。”我說:“如果你覺得86歲的父親不應該死,那你希望他活到多少歲去世呢?他最終還是會去世的,對嗎?”她愣了一下說:“可我外婆活了90多歲。”我說:“那你爸爸如果活到90歲還是會死,對不對?”然后她就不說話了。后來我了解到,她的母親出去旅行時突發疾病死亡,幾個孩子都很內疚,所以她特別希望父親能活得長一些。父親死亡時雖然年齡較大,并且也是因病去世,但她就是不愿意接受父親的死亡,導致她內心非常憤怒。

這個學員當時已經四五十歲了,但她內心中創傷的內在小孩還是有某種理想化的成分——我的父親是不會死的。經過進一步了解,我發現她家里4個孩子全部是女兒,她是最小的。這意味著她的父母可能一直盼望著有一個兒子。她不是父母期待的那個孩子,因而心中有了內疚感。這是內在小孩早期創傷的一個來源。

創傷的內在小孩除了會出現反社會、自殘自傷的特點,還有一個特點是有特別強烈的內疚感,總覺得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所有的價值都是為了迎合父母。這是父母帶給孩子的。

針對創傷的內在小孩的工作技巧

總的來看,創傷的內在小孩幾乎沒有辦法在心里成長。因為他內心特別敏感,無法社會化,無法融入人群,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往往這樣的人開不得玩笑,你一開玩笑,他不僅會當真,還會把事情想得很嚴重。而健康的內在小孩,會逐漸接近現實,區分現實和想象。

針對創傷的內在小孩的工作技巧,最重要的是讓他感覺到:他是唯一的,也是最有價值的,周圍的人,特別是父母,是愛他的,他們不會拋棄他或離開他。

我的一個來訪者對我說:“你能不能理解我早期所受的創傷?我對你說的創傷,我覺得你無法理解它有多深、有多重。”我認為他說的這句話是非常嚴肅的,因為他這樣說時,是在現實中控訴,是那個創傷的內在小孩的呼喚。所以對有內在創傷小孩的人,我們應該引起注意,他們說的話可能是真話,并非玩笑,他們不是精神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乌鲁木齐市| 榆林市| 定西市| 上虞市| 民权县| 綦江县| 鄂温| 环江| 巴楚县| 邯郸县| 天气| 秀山| 华蓥市| 灵武市| 蓝田县| 华坪县| 蒙山县| 将乐县| 家居| 临武县| 额尔古纳市| 凤庆县| 南通市| 阿克| 昌乐县| 马公市| 绥棱县| 石渠县| 麦盖提县| 黎川县| 革吉县| 霍山县| 昭通市| 巴彦县| 黔江区| 航空| 扶绥县| 崇文区| 尤溪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