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言
-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3
- (美)海姆·G.吉諾特
- 618字
- 2024-11-15 10:04:19
人們都希望,即便是在沒有足夠工具的情況下,老師也能夠實現難以達到的目標。有的時候,奇跡真的會出現,老師們能夠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學校無法靠奇跡生存下去。每位老師都需要具備有效的工具和技巧。那么問題是:心理學能夠為他們提供這些方法和技巧嗎?兒童治療上的概念能夠轉化為具體的教育實踐嗎?
本書給出的答案是:能。本書以從兒童治療和課堂實踐中得到的技巧為基礎,針對所有老師可能面對的日常教學情況和兒童心理問題給出了具體的處理意見和實際的解決方案。
本書想要傳達的理念可以很好地用下面這段話來概括,這是當作者還是一位年輕教師時所寫下的:“我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那就是我在課堂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所采用的方法營造了課堂上的氣氛,我每天的情緒影響著教室里的氛圍。作為一名教師,我擁有極大的權力,可以讓孩子感到痛苦或幸福。我可以折磨他們,也可以鼓勵他們;我可以羞辱他們,也可以遷就他們;我可以傷害他們,也可以治愈他們。無論何時,我的一言一行決定了教育危機是加劇還是緩和,這些孩子的性格會變得仁慈還是殘忍。”
在未來幾十年里,許多教學問題都會逐步得到解決。屆時,將會有新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方式。不過,老師將始終肩負著這樣的任務:為教學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這是無論多精密先進的機器都無法替代的。
計算機教學目前尚未實現,學校可能要等到21世紀才能從中獲益。但是,老師想要成為有效的情感教育專家,無須等到那個時候。想要做出改變,人的認識可以先于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