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番外篇:漢代公務員的假期與朔望朝

漢代中央公務員和地方公務員的休沐制度采用雙軌制。休沐的頻率都是“五日一休”,其中中央公務員每五日休一天。

據從江蘇連云港出土的《尹灣漢墓簡牘》中《元延二年日記》(漢代,中央政府每年會發給基層吏員用來記錄本年干支歷日的歷譜,出土的竹簡上恰好有元延二年,即前11年東海郡功曹師饒所記錄的歷譜)推斷地方公務員每五日休兩天,且有調休、補休等制度。這種區別應該是實際操作層面公務員離家距離遠近不同導致的。

西漢成帝元延二年一共有354天。在《元延二年日記》中,記載當時東海郡功曹師饒活動的一共有173天。通過對簡文的分析,師饒在元延二年的一半時間里,在家住了35天,在某宅舍住了32天,在舍(即郡府中因公務留宿住的宿舍)住了22天,在傳舍住了37天,在某亭、郵、置住了31天,在某鄉住了2天。

除了家和某宅舍,其他幾處指的都是外出公務旅途中的住宿地點。如果經過縣治附近,則能夠住在傳舍中。如果沒能及時趕到縣治,則可以投宿鄉、亭、郵和置。為什么師饒在有記錄的173天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差旅中呢?這是因為按照漢代法令,郡太守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轄區,因此郡與郡之間的溝通,除了行政文書外,大部分溝通工作由郡太守的屬吏來承擔。

漢代除了休沐假外,還有節日假。漢武帝時,中國開始有春節假期。另外,冬至和夏至日也可以放假一天。這樣,漢朝官員一年的假期總共有60天左右。

更奇葩的是西漢時官員還可以花錢買假休。宮中的郎官只要出錢給宮中添置財物,就可以出宮購物的理由獲得休假。

漢代還有一些特殊的假期。比如官員生病需要向皇帝請假;家里長輩去世,需要回去丁憂請假;官員在外作戰立功,皇帝需要批準一定的假期,讓他進行充分的休息等等。漢代公務員的休假制度,也是比較完善的。

尹灣漢墓出土竹簡,較為詳細地記載了漢代地方公務員的活動

官員生病需要請假,一般假期只有三個月。如果病情實在嚴重,三個月內不能痊愈,需要上奏,告訴皇帝需要繼續請假的需求,在得到皇帝的批準后,才能繼續在家休息。官員在沒得到皇帝批準的情況下,擅自休息,將會被視為違反規定,直接革除官職。

重視孝道的漢朝在丁憂制度的放假規定上格外嚴格。

據《漢書·翟方進傳》記載,方進為丞相時,“及后母終,既葬三十六日,除服起視事,以為身備漢相,不敢逾國家之制”。一開始漢文帝規定的丁憂時間是36天,主要是顧及國家機器需要持續穩定運轉,不可能放很長時間的假期。但是,后來隨著孝道思想對于社會的逐漸滲透,到了漢末時期,丁憂居然長達3年。《漢書·哀帝紀》記載,哀帝即位,始令“博士弟子父母喪,告寧三年”。

除去這兩種主要放假模式,還有武將在外作戰凱旋后,皇帝批準放假休息。這樣的放假一般不是個人原因,一般都會被視為皇帝給予你的恩賜。

按照漢代禮法,春日謁見為朝,秋日為請。朔望,一般指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古時無月為朔,滿月為望,初一稱朔,十五稱望。朔望朝請,即指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前往太后、皇后宮中謁見,這在漢代是為定制。漢代前朝的朝會禮儀中也有朔望朝,但綜合現有文獻記載和學者考證,朝會中能夠參加朔望朝的只是少數獲得極大恩榮禮遇的人,性質與朝賀類似。如宣帝犒賞蘇武之功:“數進見,復為右曹典屬國。以武著節老臣,命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寵之。”元帝為犒賞自己的老師蕭望之,特意下詔:“……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朝朔望。”王莽上疏乞骸骨時,哀帝考慮到自己初登大位,韜光養晦,而對王莽進行優待:“以莽為特進,朝朔望。”

可見在朝堂之上只有皇帝特別下詔優待的那些重臣,才能參加朔望朝謁。普通臣子議事的常朝應為五日一朝,而后宮之中皇后謁太后、妃嬪謁皇后的“朔望朝”卻屬最基本的常制。

除朔望朝謁外,漢代后妃中也有五曰一朝太后的,類似大臣朝會皇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九台市| 罗江县| 汾阳市| 招远市| 南郑县| 青岛市| 牟定县| 齐河县| 麦盖提县| 杭锦旗| 定远县| 潜江市| 万载县| 湖南省| 海原县| 都兰县| 金秀| 化隆| 内江市| 富源县| 麦盖提县| 唐山市| 泰宁县| 丹东市| 四平市| 山西省| 建宁县| 西盟| 东海县| 儋州市| 巍山| 西乌珠穆沁旗| 雷山县| 二手房| 社会| 隆化县| 靖江市| 奉贤区| 锡林浩特市|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