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阿那克薩戈拉雖不能和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及巴門尼德相提并論,但也有相當的歷史重要性。他是愛奧尼亞人,傳承了愛奧尼亞科學與理性主義的傳統。他是將哲學帶入雅典的第一人,也是暗示心靈可能是物理變化首因的第一人。
約公元前500年,他生于愛奧尼亞的克拉佐美尼。約公元前462年至公元前432年,他在雅典度過了三十年。他可能是被正致力于教化國人的伯里克利招進雅典。可能是來自米利都的阿斯帕西亞將他介紹給伯里克利。柏拉圖在《斐德羅篇》中說:
(伯里克利)似乎和阿那克薩戈拉交情很好,阿那克薩戈拉是位科學家;伯里克利徹底研究了有關天上事物的理論,了解智與愚的本質后,從中汲取提高自己演講藝術的東西。這些正是阿那克薩戈拉討論的主要事物。
阿那克薩戈拉認為萬物可以無限分割,哪怕最小的物質也包含各種元素。事物顯示的就是其包含最多的東西。這樣,例如萬物都包含一些火,但唯有火的數量占優勢時,才能稱為火。他像恩培多克勒一樣反對虛無,說滴漏或充氣的皮囊說明看似什么都沒有的地方是有空氣的。
他和前人不同,認為心靈(努斯)也是生物組成的實質,把生物和死的物質區別開。他說:每一個事物里都含有各種事物的一部分,心靈除外,但有些事物也包含心靈。心靈有支配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力量,它是無限的,自己支配自己,不與任何事物混合。除了心靈,每一個事物不管多小,都包含一切對立物的一部分,諸如熱與冷、白與黑。他主張雪(有部分)是黑的。
心靈是一切運動的根源。它引起旋轉,這種旋轉逐漸傳至整個世界,使最輕的事物飄到表面上,而最重的則落向中心。心靈是一樣的,人和動物的心靈一樣善。人明顯的優越性在于有一雙手;一切看似智力的不同,實則是由于身體的不同。
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都抱怨阿那克薩戈拉介紹心靈后,卻幾乎沒有應用。亞里士多德指出他將心靈作為一個因,只是因為他不知道有別的因。他盡量在各處做出了機械的解釋。他反對以必然與偶然作為事物的起源,而他的宇宙論里沒有“天意”。他似乎對倫理或宗教考慮得不多;或許像審判他的檢察官所說,他是無神論者。除了畢達哥拉斯,所有他的前人都影響過他。巴門尼德對其影響跟對恩培多克勒的一樣。
他對科學貢獻很大。他第一個解釋了月亮是由于反射光而發光,雖說巴門尼德也很隱晦地暗示自己知道這點。阿那克薩戈拉提出了月食的正確理論,還知道月亮位于太陽之下。他說太陽、星辰都是火石,但我們感覺不到星辰的熱,因為它離我們非常遙遠。太陽比伯羅奔尼撒還大。月亮上有山,也(他認為)有居民。
據說阿那克薩戈拉是阿那克西美尼學派;無疑他保持了愛奧尼亞人理性與科學的傳統。他不執著倫理和宗教,這種執著從畢達哥拉斯學派傳到蘇格拉底,又從蘇格拉底傳到柏拉圖,將蒙昧主義的偏見帶進希臘哲學。他不算是第一流的,但作為將哲學帶給雅典的第一人,也是影響蘇格拉底的人之一,他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