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如何讓檢查家庭作業成為有效的腦力勞動
-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 (蘇)蘇霍姆林斯基
- 1102字
- 2024-11-14 17:53:27
多年來,我一直為作業檢查不當的狀況而感到擔憂,因為時間往往白白地浪費了,結果造成了我們每個人都熟知的局面:被叫起來的同學剛一開始回答,所有其他的學生便開始忙活自己的事情,一般都是那些預料到自己會被叫起來的學生才會思考答案。我被這樣的想法困擾著:那么,怎樣做才能讓所有學生在檢查作業時都思考提出的問題,并讓教師有機會檢查全班的學習?
草稿本幫忙解決了這個問題。上幾何課時,全班準備檢查作業。教師給全班布置任務:推導圓面積公式,編一個圓面積習題并解答,簡要說出全等三角形的特征。所有學生都把習題寫在草稿本上。筆記本在這里代替了黑板,沒有人被叫到黑板前做題。教師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解題方式。如果教師需要確定學生對推導的公式理解有多深,便讓學生解釋他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解題方式等。
這時,不必叫學生起來回答,但每個人卻又像被叫到黑板前做題那樣去思考。教師在學生完成作業的任何階段隨時都可以讓整個班級或部分學生把作業停下來。這種工作方式的優點在于,首先,不需要學生大聲復述他所掌握的知識,就可以進行知識測試,教師又能夠大致了解學生的知識狀況。同時,每個學生都可以完全獨立地解題。這里還有兩點很重要:第一,知識的檢測就是積極地去運用它。第二,教師有機會細心監督困難學生的學習,并考慮到他們的個人能力和可能性。我們學校三至十年級檢查作業時,所有學生都使用草稿本。否則,我們現在將無法檢查作業。經驗證明,這種檢查讓學生養成了簡明扼要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防止死記硬背。想要死記硬背的學生,永遠不可能簡明扼要地回答問題,說出要點。我們的作業檢查可教會學生邊讀、邊記、邊思考。
如果用對新事實歸納出的新概念對現存的概念(規則、公式、規律、結論)知識進行檢測,將大大提高知識檢測時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學校低年級時,一般不在上課時專門抽出時間來進行知識檢查,知識檢測通常與知識的深化、發展和運用相結合。例如,要檢查學生對句子的主要和次要成分、主語和謂語之間的語法聯系及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的語法關系的定義掌握的情況,教師會讓學生們打開他們的學習筆記,并布置一道實踐性的習題:造6個句子,其中“道路”一詞在句中以主格和其他各格的形式出現,確定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之間的語法聯系。對于那些很快就做完習題的學生,就再布置一道題:造三個分別帶有一個、兩個、三個同等謂語的句子。在做這項實踐性作業的同時,學生運用知識并加深了理解。不要把給學生評分作為知識測驗的唯一目的,要讓評分盡可能多地與其他目標相結合。首先是與知識的進一步理解、發展和加深相結合。不要走極端,對每個答案、每一份書面作業都評分,這樣會起到反效果。至于為什么會那樣,需要特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