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身之道:唐浩明評點曾國藩日記
- 唐浩明
- 1131字
- 2024-11-04 16:12:27
017.自正其心以維風俗
曾氏與幕僚陳鼐(字作梅)聊天,聊起了人生事業。他對陳說,生在當今時代,富貴固然是不可以圖謀得到,功名也絕對難以成就,唯有一點,那就是以自我正心來維持社會風俗,或可輔助拯救于萬分之一。所謂自我正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為厚道,一為平實。所謂厚道,就是仁恕。孔子說:自己想成立,也便幫助別人成立;自己想暢達,也便幫助別人暢達。孔子還說:自己所不想要的,不可施行在別人身上。這些話,說的都是仁恕。能夠存如此厚道之心,則可以稍微糾正天下澆薄的風氣。所謂平實,即不說大話,不好虛名,不做沒有著落的事,不談論過于高蹈的理論。做到這些,則可以稍微糾正天下浮華虛偽的風氣。曾氏還引用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來勉勵陳鼐。
筆者曾經說過,曾氏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綱紀傾圮、江河倒流的時代,一切都已顛倒混亂。曾氏想以個人之正心誠意來挽救世風的頹廢,其難如同負山馳河,其效難比杯水車薪。而這也正見曾氏的難能可貴,是真正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同時,也可見曾氏對自己的期許。他從來就沒有把自己混同于一個普通老百姓,而一貫認為自己是擔負著為人榜樣為世表率的精英人物。早在京師做翰林時,他就說過:“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晚年身為大學士直隸總督時,他又說:“若夫風氣無常,隨人事而變遷。有一二人好學,則數輩皆思力追先哲;有一二人好仁,則數輩皆思康濟斯民。倡者啟其緒,和者衍其波;倡者可傳諸同志,和者又可襢諸無窮;倡者如有本之泉放乎川瀆,和者如支河溝澮交匯旁流。先覺后覺,互相勸誘,譬之大水小水,互相灌注。”
對于濁世惡俗,始終不失望,始終抱著積點滴而成江河之心去改造,始終相信一二人之努力最后總會有效果的,久而久之,此人必定是人群中的數一數二者。這是曾氏以自身的行為給我們的啟迪。
【原文】早飯后清理文件。旋與作梅鬯談當今之世,富貴固無可圖,功名亦斷難就,惟有自正其心以維風俗,或可輔救于萬一。
所謂正心者,曰厚,曰實。厚者,仁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存心之厚,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澆薄之風。實者,不說大話,不好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偽之習。因引顧亭林所稱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者以勉之。作梅是日將由吳城以至宿松,巳刻別去。
旋寫家信,夫人一件、澄侯一件,又寫張凱章一件、胡宮保一件。見客四次,鮑春霆來久談,因留之中飯。飯后寫沅、季信一件,小字,甚長,戒“驕”字、“惰”字。夫人信內亦戒此二字。與尚齋圍棋一局。
申刻,接胡宮保信,知京城業被逆夷闌入,淀園亦被焚,傷痛之至,無可與語。旋清理文件甚多,至夜二更始畢。
占二卦:一問前疏請帶兵入衛,是否奉旨派出北上;一問鮑、張進攻休寧,能否得手。咸豐十年九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