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
- (美)杰茜卡·奧特納
- 1096字
- 2024-11-06 10:29:37
第1章
打破“恐慌模式”,深層觸及真實自我
我們所處的社會告訴我們,只有奮力拼搏,才能創造持久改變。但我們如此努力,生活卻總是毫無起色。現在,你需要與自己做一次誠實的對話,明白恐慌、憂慮和試圖用蠻力解決問題都無法帶來改變。

堅持不懈地朝目標前進,直至變成現實。不用害怕,因為你不可能失敗,你只會獲取更豐富的經驗,成長飛快,變得更好。
《早起的奇跡》(The Miracle Morning)
大約過了 5 040 天后,我才意識到這種讓我停滯不前的模式。現在我稱其為“恐慌模式”。這種模式起源于我 14 歲第一次節食的時候。我輪番嘗試了流行的飲食方案和鍛煉計劃,拼命地想改變我的身體。
每一次我都嚴格按照計劃減掉了一些體重。然而,最終我總是筋疲力盡,回歸到暴飲暴食的老習慣。我站在櫥柜前,吃掉了整盒“健康”巧克力棒和堅果,隨后我感到十分輕松,甚至充滿了力量。由于穿不下中碼衣服,整個社會似乎都在嘲笑我。于是我用這種方式反抗著,我要從大吃大喝中找回我的力量。
然而,我的這種情緒很快就轉化成了后悔和失望。我深感挫敗,接著我會找到一種新的、更好的流行節食方案,并開始執行一項能夠更有效地燃燒脂肪的運動計劃。
每次我都會重復這種模式。我告訴自己,如果我真的想減肥,那么我的渴望應該強烈到足以讓自己發生改變。我還告訴自己不能放松,必須嚴厲對待自己,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成為一個聰明的、有自我意識的人。我所需要的,其實只是一個正確的計劃。
很快,我變成了一個自助學習狂人。我閱讀書籍、參加研討班,狂熱地希望找到一個能告訴我如何終結自我掙扎的人。我發現,當我越是聚焦于“修理”自己,越是毫無成效。書讀得越多,我越是感覺到了要把事情做完美的壓力。
我的內在掙扎與我的身體和自我形象有關。也許你會聯想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許你在財務、感情狀態或是職業道路上有著同樣的掙扎,讓你覺得自己被困住了。
當我們面對某種掙扎,極度渴望改變某些事情卻無能為力時,我們傾向于做一件事:對自己施加壓力!
我被壓力和恐慌壓倒了,日漸疏離自己的身體和直覺。當然,我還在不停告訴自己,一定有人能給我一套完美的計劃。如果我持續觀察,一直嚴格要求自己,我最終會成功改變我的身體,隨之改變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陷入恐慌模式時經常做的事。我們深陷恐慌情緒中,認為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批判夠深刻,某些事情就會改變。我們不想讓自己快樂。
我們試圖通過對自己施壓來解決問題,我們沒有意識到,正是壓力本身困住了我們。我們在自身之外尋求解決方案。在我們尋找“修理”方案時,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向內看。這個模式是一種自我持續的循環。它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我們更深入地探究為什么過去試圖擺脫困境的嘗試會失靈:要么沒有奏效,要么難以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