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保羅
- 舒伯特繃帶
- (法)克萊爾·奧佩爾
- 1195字
- 2024-10-16 18:20:13
巴赫《G大調第一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前奏曲,略略歡快[8]
1997年3月。圣但尼,亞當·謝爾登自閉癥兒童與青少年醫學教育中心(IME Adam Shelton)。
每周五,霍華德都會站在走廊上,鼻子緊緊壓著落地玻璃,看著我在房間里,對著保羅,為他演奏大提琴。
保羅是個15歲的自閉癥少年,有著驚人的美貌和一雙蔚藍的眼睛。他從不說話,總是面向墻壁盤腿而坐,背脊僵硬,在斷斷續續的節奏中前后搖擺,眼神固定在遙遠空間中的某個點上。有時,他向后仰頭,哈哈大笑,接著一下停住,臉上閃過焦慮。他當著我往地上吐口水、小便,然后笑得更大聲。他的視線從未與我有過交集。有時,他的目光穿過我卻看不到我。一種奇特的感覺。
他一邊搖擺,一邊發出引擎般連綿的響聲,摻雜著幾個沙啞的音節,頗難描述,好似介于笑與泣之間。
在房間盡頭,我開始歌唱,開始呻吟,開始像他一般搖晃。這是我在那個時刻唯一想做的。我還未開始演奏,將樂器靠在胸口,感覺古老的木頭與我融為一體。這時,保羅開始靠近,他迅速地挪動屁股。現在非常近了,突然朝空中吐了口唾沫,精準得很。他雙手接住唾沫,仔細地抹在臉上。濕嗒嗒的手指輕輕碰了碰我的大提琴,僅僅一秒,緊接著用鼻子嗅了嗅琴頸。他希望我也嗅一嗅。現在,他不耐煩地哼哼,離我僅幾厘米,抓著我的頭發,搖晃得更加厲害。就好像那不是我,就好像我不在那里。我沒有掙扎,一言不發。最后他松開我,把腦袋埋在手中,用力抽打臉頰,先是一邊,再是另一邊,就好像那不是他,就好像他不在這里。現在他哭了。
我開始演奏巴赫“第一大無”前奏曲。琴聲響起,他停下動作,也停止哭泣。接著,他如彈簧般一躍而起,跑向房間的一個角落,拿起一根塑料長管,平舉在眼睛前指向我。可以說他終于看我了。這是我的第一印象。然而更確切地說,也許他注視的是向他流淌而去的音樂,流淌在他身上的音樂?我無法回答,我甚至不知道存在這些問題[9]。
可以確定的是,我并不害怕,和他在一起,我怡然自得。他亦是如此。
玻璃的另一側,一團水汽慢慢凝結。如同玩耍的孩子對著玻璃哈出的水汽。霍華德的臉緊緊地貼在玻璃上,鼻子壓扁了,變形了,眼里飽含淚水。
是不是他看到了我不曾看見的東西?霍華德·布滕(Howard Buten)是臨床心理學家,研究和治療被其他機構拒之門外的重度病例。
他們身上必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包括在讓我們感到驚愕的時候。
——霍華德·布滕
現在,保羅微微地笑了。一道微笑之光,一抹明亮的陰影,給保羅緊皺的額頭和蔚藍的目光帶來了些微光明。他放下管子,在我身邊坐下。他靜了下來。右臉和雙手貼在大提琴的面板上。我想,他在唱歌。
穿過墻壁
小時候,在巴黎的家中,入睡前,我會在自己房中隔著墻壁呼喚母親:“媽媽,我真幸福!”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
我感到十分輕盈,內心一片光明。
我親愛的母親就在隔壁的房間,快樂在流動,它穿過墻壁。
這一感覺于我始終未變。此時,我又有了同一種奇妙的感覺。
時日之泉中耀眼的浪花。
面對美好的事物,信任和感謝,如同生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