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一流制造企業這樣做管理:從計劃到生產
- 馬國鋒 楊勁松 謝柏秋
- 980字
- 2024-10-09 15:37:38
前言

有些企業像常青藤一樣,歷久彌新;有些企業卻像曇花一樣,轉瞬即逝。
為何?
很多人頭腦里會立即浮現出“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缺市場”這樣的原因,是這樣嗎?
在高度市場化的今天,技術和人才可以從市場上獲取,資金也可以從市場上獲取。在2015年之后,我國開始步入資本相對過剩的時期。在2000年到2020年的20年間,我國培養了6000萬名工程師,發明專利總量連續9年占據世界第一,僅2020年一年,發明專利就申請了149.7萬件,占世界總量的28.8%。在市場方面,從2022年起,我國將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內,成為世界矚目的消費市場。在供應鏈方面,截至目前,我國建設了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不僅如此,我國還形成了很多產業集群,如長三角、珠三角產業集群等。
處在這樣得天獨厚的經營環境中,企業卻經營不成功,豈有此理?
可豈有此理的事情經常發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企業感受到的不是溫暖,而是冰冷刺骨,為何?
打鐵還需自身硬。企業中的所有問題都是管理的問題。無論是技術、人才、資金方面的問題,還是市場方面的問題,都是管理的問題。如果企業管理不善,再好的人才也留不住,再多的資金也會被浪費掉;如果企業管理完善,就像擁有了“吸星大法”,人才、資金、技術就會被吸引,為其所用。
那么,什么樣的管理是好的管理?
好的管理一定是擁有嚴謹的邏輯、清晰的流程,不僅能杜絕各種浪費,還能自我完善、持續改善的一套系統。
如圖0-1所示,企業運營的結果是由管理技術和生產技術共同決定的。其中,生產技術是可以在市場上獲取的,是可以被模仿的;而管理技術則是每家企業所獨有的、區別于其他企業的制勝法寶。企業應著重思考并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管理技術體系。

圖0-1 企業運營管理模型
那么,企業該怎么建立獨有的管理技術體系?
有人會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各企業有各企業的特性問題。雖然如此,但事物的發展總有規律可循,有規則可依。
制造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生產、質量、成本、納期、安全、設備和人員,無論是哪個部門、哪個級別的管理者,都應掌握這些內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邏輯。只有如此,各部分的工作才能運行順暢,才能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改善企業的運營效果。
本書將根據世界一流制造企業的實際管理案例,詳細講解制造企業各模塊的管理方法、管理邏輯和具體做法,以期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