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如何了解他人
- 智囊:跟著古人學處世(白話精華本)
- (明)馮夢龍著 木沐編著
- 543字
- 2024-10-14 16:42:21
原文
少保胡世寧,為左都御史,掌院事。時當考察,執政請禁私謁。公言:“臣官以察為名。人非接其貌,聽其言,無以察其心之邪正,才之短長。若屏絕士夫,徒按考語,則毀譽失真,而求激揚之,難當矣。”上是其言,不禁。
譯文
明孝宗時,浙江仁和縣的少保胡世寧曾擔任左都御史,他掌管都察院的事務,負責考核官吏。當時正好需要考核執政官員,于是有人建議孝宗下令,禁止百官私自拜訪都御史。胡世寧稟告孝宗說:“臣肩負考察官員的職責,以‘察’為名。了解他人,如果不認真觀察他的外貌、仔細傾聽他的言談,就沒辦法知道他的心術是正還是邪,才能是平庸還是出眾。如果對士大夫避而不見,只根據別人的評論做判斷,假如評論不屬實,毀譽失真,那就很難做到用人得當,不能適當地激勵人才。”孝宗同意他的這番話,于是沒有施行不得拜訪都御史的禁令。
馮述評
公孫弘曲學阿世,然猶能開東閣以招賢人。今世密于防奸,而疏于求賢,故臨事遂有乏才之嘆。
馮評譯文
漢代的公孫弘歪曲學術以迎合時代,但他開設東閣,聘請學者,招納賢人。如今,防范奸人做得十分精密,但疏忽對賢人招攬。所以事到臨頭,才會發出缺乏人才的感慨!
智囊小結
我們從別人的言語中了解一個人,看似得到了一個清晰、客觀的評價,實則帶有他人的主觀性。想了解一個人,需要我們自己和他相處,進而做出合理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