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人盡其才

原文

孔子行游,馬逸食稼。野人怒,縶其馬。子貢往說之,畢詞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聽說人,譬以太牢享野獸,以九韶樂飛鳥也。”乃使馬圉往謂野人曰:“子不耕于東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解馬而予之。

譯文

春秋時期,孔子出游,他的馬在途中跑了,還偷吃了農夫的莊稼。農夫非常生氣,便把馬關了起來。子貢前去找農夫說理,但說了很多話也沒能把馬要回來。孔子說:“用別人不理解的道理去說服他,就如同請野獸享用最豐盛的太牢(祭祀時所用的牛、羊、豬),請飛鳥聆聽優美動聽的《九韶》一樣。”于是,孔子派馬夫前去。馬夫對農夫說:“你從來沒有在東海耕作,我也不在西海出游,但兩地的莊稼長得一樣,馬怎么知道那是你的莊稼而不能偷吃呢?”農夫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把馬還給馬夫。

馮述評

人各以類相通。述《詩》《書》于野人之前,此腐儒之所以誤國也。馬圉之說誠善,假使出子貢之口,野人仍不從。何則?文質貌殊,其神固已離矣。然則孔子曷不即遣馬圉,而聽子貢之往耶?先遣馬圉,則子貢之心不服。既屈子貢,而馬圉之神始至。圣人達人之情,故能盡人之用;后世以文法束人,以資格限人,又以兼長望人,天下事豈有濟乎?

馮評譯文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鄉野之人面前談論詩書,這是迂腐的讀書人誤事的原因。馬夫的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這些話如果是子貢說的,恐怕農夫仍不會聽從。為什么呢?因為儒生和農夫兩人在學識、修養上相差得太遠了,彼此早已心存戒備。但孔子為什么不先派馬夫去,而子貢前去時不制止呢?因為一開始就讓馬夫前去,就算將馬取回來了,子貢心中一定會不服!如今子貢不但服氣了,也讓馬夫有了施展能力的機會。圣人通達人情事理,所以能人盡其才。后世常以法律條文約束他人,以資厲限制他人,以兼有所長期望他人,如此一來,天下的事情難有成功的希望。

智囊小結

孫中山提出“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思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他人的閃光之處,并能給予其展示的機會。只有清楚地認識每一個人,將合適的人放在適合的位置上,這樣才能產生最大價值,也不至于浪費人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琼中| 乌什县| 左贡县| 丹东市| 大余县| 长垣县| 沂源县| 远安县| 资中县| 勐海县| 甘肃省| 澄江县| 汉中市| 广元市| 湟源县| 乃东县| 汕尾市| 广汉市| 饶河县| 志丹县| 福建省| 浪卡子县| 上林县| 余姚市| 屏边| 田阳县| 金川县| 始兴县| 手机| 光山县| 庄河市| 古丈县| 特克斯县| 章丘市| 阿图什市| 利津县| 边坝县| 望都县| 含山县|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