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成語
- 下午:陶文瑜短篇小說集
- 陶文瑜
- 3782字
- 2024-09-24 15:38:16
一
玄妙觀像個回來的“回”字,三清殿就是回中間的“口”字。
三清殿里面有許多老爺,正當(dāng)中的叫元始天尊。
這兩天面館的生意被人攪了,早上八點多鐘,正好是吃客多的辰光,住在面館對面的李兒就來了。李兒病在家里,心中有些別別扭扭的,就在早上到面館來讀語錄。
“現(xiàn)在開始學(xué)習(xí)紅寶書。”
他把小本本掏出來,翻開一頁就讀。吃面的朋友也趕緊放下碗,從口袋里掏出小本本。
李兒一讀就是兩個鐘頭,人家面才吃了一半,幾個有急事的就一縮一縮出門去了。
李兒天天來,面館的生意清淡了許多。
那個年頭正好興造反,徐根寶說:“我們也造反吧。”
面店里一共五個人,但五個人也能造反的,只是造反后沒什么事體可做。
其實得勁的事全讓大造反的占去了,太沒勁的小造反也不太愿干,何況也只有五個人,除了開面店,還能干什么呢?
“我們?nèi)ソ稚峡纯窗伞!?
大家就跟著徐根寶去街上看看。
事情巧就巧在他們到玄妙觀,進了三清殿。
“這里怎么沒人造反呢?”徐根寶驚喜地想。
“我們來把這東西砸了吧。”徐根寶說。
他就爬到高處,舉起斧頭(不知怎么會帶上了那斧頭)。
元始天尊的手臂連根斷了下來。
一股熱浪涌出,熱烘烘的,如一朵盛開的蓮花,三清殿里響起“嗡嗡”的聲音,由遠(yuǎn)而近,越來越響,最后震耳欲聾。所有的老爺,身體都動了起來。
掉下來手臂上的五指似蓮花花瓣一樣伸展開來。
其實這是不可能的。
但另外四個人的確是掉頭就跑,歲數(shù)最大的老張被石級絆了一下,腳扭傷后,至今還有后遺癥。
徐根寶仍待在半空中,他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本來還想再砍一下的,看見同事們都跑了,以為外面有什么新鮮熱鬧的事情,就摸索著下來。
下面什么也沒有,他實在也懶得再爬上去,就提著斧頭回家,只是斧頭沉了許多,且越來越沉,等他到了家里,身子如爛泥一般癱了下來。
三清殿外面左側(cè),有一高大的無字碑,碑長四丈,寬一丈余五,你要是在碑底伏下身子,就能聽到“嘩嘩”流水的響動。
洪水滾滾而來,進了小巷,進了大街,進了房屋,房屋長出鰓來,游動如魚蝦,人只好躲到樹上去,樹枝一搖一搖,嚇得要命。
當(dāng)然老古說法有許多是迷信,上年紀(jì)人的說,“不可不信,不可全信”,這比較客觀。這塊碑千年不動萬年不倒,要是碑倒掉,城市就將被洪水淹沒。
徐根寶迷迷糊糊躺到床上。待妻子秀芝回到家里,才知他是發(fā)高燒了,忙給他吃藥。
等到晚上,徐根寶清醒一些,就把白天三清殿的事講給秀芝聽。
秀芝魂都嚇掉了,連說:“作孽,作孽。”
這年頭誰的反不能造?唯獨菩薩老爺是得罪不得的呵。秀芝有一塊心病,他們結(jié)婚五年,一直沒有懷上孩子,現(xiàn)在卻連男人的性命都難保,平白無故發(fā)高燒,定是菩薩作法。
秀芝這么一說,徐根寶也慌了,他是做夢都想要個兒子且一直在努力著。
“唉,怪就怪該死的李兒呀。”
深夜,徐根寶翻來翻去睡不著,就弄醒秀芝:“這恐怕是最后一回,我徐家恐怕要斷子絕孫了。”想著這個,他的眼眶就濕濕的,并落下兩顆眼淚。
幾天來秀芝偷偷備了香燭,“阿彌陀佛菩薩保佑”,念叨了又念叨。
沒出一星期,徐根寶的燒退了,又過一個月多,這事說出來誰也不信,秀芝去醫(yī)院,醫(yī)生微笑著說:“恭喜你了,同志。”
他們懷上孩子了,要有后代了。
誰能經(jīng)得住這樣的歡喜,徐根寶立下誓言,一定要上三清殿燒香磕頭,要生生世世戴德感恩。
“其實根本沒有我的事,我沒有作法也不會作法,也不存在赦免不赦免的,我要是能保佑他,為什么不先保佑自己呢?我連自己的手臂都保不住。”
“話說回來,想想當(dāng)初大家敬重我,心里倒是個安慰,也踏實了。說到底老爺菩薩都是人造的,只要你們樂意,我倒無所謂,反正整天坐著,不干什么事,手臂也無關(guān)緊要。”
“只是千萬別到我這里來念阿彌陀佛了,我們是兩回事。”
元始天尊想到這里就停下來。
他看到徐根寶又來了,手上還牽個孩子。
斷掉的手臂已經(jīng)修復(fù)好。“莫非他又要來砍我?”元始天尊想,“本來裝上去也是多余的,人總是沒事找事。”
元始天尊將手臂伸展得更舒展些,他是希望一下子了事。
但徐根寶跪下來,磕著頭。元始天尊就將姿勢坐得端正些,臉上也笑瞇瞇的。徐根寶站起身,旁邊的兒子不見了,四周一望,卻見兒子在另一座老爺腳邊小便。
他想趕緊喝住兒子,又見那小東西一翹一翹的,像只蚱蜢,很是有趣,就站在一邊欣賞起來。
二
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說是蘇州也要地震。
王興有點精神不正常,實在也不是太鮮明,他不過逢人就說自己快要死了,一朵云掉下來壓住他,動也不能動,難受極了。原來不是云,是一塊石頭,所以他每天都睡在床底下,十年前就是這個樣子,他這樣睡了十年。
原來不是石頭,是地震,房子要塌下來了。
“對不對,我十年前就知道了,你們還說我是神經(jīng)病呢。”
大家都在搭防震棚,沈軍軍要出去旅游了,他過三十歲,還沒談成對象,倒是積了兩千元錢。那時的兩千元值錢,足夠結(jié)一次婚了,不像現(xiàn)在,只可買一套家具,還是沒有床的。沈軍軍獨自一人無牽無掛,說走就走了。
先乘夜輪船到杭州,再到桂林,再以后還沒定。
“我剛才看到一群鳥往北面飛去,渾身墨黑墨黑,這種鳥以前是從沒見過的。”
王興這樣對鄰居們說,說了好幾遍。
一群黑鳥飛過天空,也不鳴叫,或許是顧不得鳴叫,或許是不會鳴叫,它們的翅膀像鋒利的剪刀,黑剪刀將白天裁成一片一片的。
阿六最服帖評彈藝人張先生,說大書的吹起牛來誰都愛聽,又不收費又在家門口。
張先生只是說弄堂里的事,說報紙上的事,但說得起起伏伏,說得有趣,大家聽得有滋有味。阿六也想講講,但不知講什么好,再就是也沒人聽他講。
阿六在廠里負(fù)責(zé)防火安全,市里成立防震抗震辦公室,缺人員,就將他調(diào)去了。
地震的事情,巷里人就都去問他。
“昨天市里買了一部新的儀器,有一根針,就像我家鬧鐘上的秒針,這根針一直停在那,一動呢,就是地震了。”
大家就到他家里去看五斗櫥上的鬧鐘,但鬧鐘的秒針是動著的,秒針在轉(zhuǎn)圈圈,轉(zhuǎn)滿一圈,就是一分鐘。
“阿六你到我家里去看看。”
陳師母來喊阿六,阿六叫別人等一等,先隨陳師母去了。
“你看看我家的房子,還要不要搭防震棚。”
阿六就認(rèn)真地看了一遍。
“你家的房子是木結(jié)構(gòu),結(jié)實,能經(jīng)住五六級地震。”
“那么蘇州要震幾級呢?”
“這誰曉得,反正唐山是7.6級。”
“那么,還是搭一個吧。”
防震棚搭到人行道上,一棚接著一棚,里面鋪條席子,夜里好睡覺。陳師母還放進去許多餅干,但兩個兒子放暑假,白天里將餅干全吃光了。
“難怪連飯也不要吃。”
陳師母罵山門,咒他倆地震震死。
天氣越來越熱,晚上睡不著,大家就在弄堂口的路燈下乘涼。
一息息風(fēng)也沒有,張先生搖著扇子說:“今年龍年是條火龍,水火不留情,水龍要倒海翻江,火龍要翻天覆地。”
這天半夜,張先生鉆出地震棚小便,燈光混混的,他摸摸索索地一頭撞到了陳師母橫出的木杠上,血流不止,即被送進醫(yī)院包扎。
“震倒沒震,撞倒撞了個半死。”張先生撫著扎緊繃帶的腦袋回房間里去,“隨便吧。”
張先生的頭是一朵白色的月亮。
兩千元是蓄了十年才有的,但現(xiàn)在結(jié)婚已來不及,沈軍軍就去游山玩水。
這當(dāng)口各地都在防震抗震,地震就是臉上的那顆黑痣,緊跟著沈軍軍,使得他很不開心。
起初,還沒有回家的念頭。后來在桂林,沈軍軍做了一個很怪的夢,說是從前他談朋友的茵茵,在他家門口哭,手臂上還戴著黑袖章。沈軍軍問她怎么了,她不回答,沈軍軍伸手去拖她,一拖,夢就醒轉(zhuǎn)來了。
但夢里的事情清清楚楚,他還記得起她的肚子有些凸出。
沈軍軍很是喜歡茵茵的,茵茵對他也不錯,可后來不知怎么卻不愿意跟他,他就去找茵茵的男朋友,說他和茵茵已經(jīng)有過那種事情。茵茵的男朋友說:“知道,茵茵講起過的。”他只好怏怏地離開了。
“該回去看看。”沈軍軍想。
火車隆隆地朝蘇州開。
“要是真的如此,還要不要茵茵?”沈軍軍拿不定主意,一路上都在考慮著這個問題。
原來不是一片云,是塊石頭,其實也不是石頭,是地震。但那群黑色的鳥怎么不鳴叫呢?不會鳴叫的自然不是鳥,那么就是一片云了,一片黑鳥似的云。
這就通了。
王興從床底下探出頭來,像是從地里突然生出的一只荸薺。他站起身,走到門外看看天空,天空空空蕩蕩,他想找到鄰居們,把烏云的事告訴他們,但還是轉(zhuǎn)身進屋去了。
桌上橫著一枝大楷毛筆,他就走過去,拿起筆在白墻壁上畫了兩只似鳥非鳥的東西。
這兩只東西動了一下,他趕緊鉆進床底下去了。
皮市弄的一個居民,半夜里在防震棚里抽煙,沒擰滅的煙頭燃起了蚊帳,火勢不久便伸展開來。
沈軍軍看到突然而起的火光,一時間莫名其妙地顫抖著,就急急地往家里趕。他剛下火車,起初見到一切仍是老樣子,正有些后悔呢。
消防車“嗚嗚”地穿街而過,警報聲驚心動魄,驚慌的人們以為地震了,揉著睡眼鉆出地震棚,向開闊的地方跑去。
沈軍軍看見陳師傅穿了一條花短褲,就拖阿六看,但此時誰還有這個心思。
有人是急著從樓上窗口跳下來的,摔斷一條腿,家里人張羅著要去找消防隊算賬。
消防隊真該死。
大家又開始起勁地尋陳師傅、陳師母的開心,只有張先生房門都沒出,他點了一支煙,抽完后熄燈睡覺。
說是要地震的,卻又總是不震,巷里的人都說,快震吧,震了倒了結(jié)一樁心事。
這無形之中給阿六添了負(fù)擔(dān),“按理說也該震了。”他想。
近幾天圍著他問三問四的人似乎少了許多,他的心里有點別扭,就去防震抗震辦公室上班。到傍晚傳來動靜,說城東河里鴨子不肯上岸,而城南的渡僧橋下塘老蟲亂竄。這都是地震的預(yù)兆,阿六興奮地往家里趕。
巷里卻什么人也沒有。
阿六見自己家門口蹲著一個丑孩子。
“你是誰家的?”丑孩子不回答他。“走開。”丑孩子就走開了,還掉轉(zhuǎn)頭來看他一眼。“誰家的呢?”阿六想,“從沒見過這么難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