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秩序:什么力量在統治我們?(2)
- 信仰
- 高德
- 3414字
- 2015-01-05 14:08:38
因此,我們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問題,人性中存在著不遵從、不馴服、背叛和妄為的一面。當然還有相當多的原因,比如有一部分群體沒有切身地體會到現有秩序帶來的好處。當這一類人越來越多且具有強大的力量時,就會促進秩序的改革,使之進化到更好的狀態。
打開組織成員的靈魂之門
你相信什么,你所相信的就是你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你信賴什么,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戰友。
你為了追求什么可以拋棄生命,你所追求的就是你奮斗的理想。
你堅決做什么不做什么,這個規范就是你所堅守的原則。
這些都屬于靈魂范疇,我們可以稱之為“人的靈魂符號”--保證了你與他人的異質性。就像你在早晨醒來時,對今天就會有一個模糊的屬于你自己的判斷:這一天我將是什么樣的?帶著什么樣的狀態開始新的一天?
每天,你都和另一個人有所區別。你不是任何一個人,哪怕他(她)是你的父親、母親、老師、上司或者伴侶。每個人都有完全不同的靈魂符號、信仰體系,以及思考的方法,只有最高明的領導者才能找到一把鑰匙,把他們的密碼之門打開,然后輸入程序。
他們不需要對身體大做文章,控制一個人的身體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如同當年頭兒對我說的:“殺死或驅使他們的肉體,讓他們聽從你的支配?不,這沒有什么價值,我們需要指揮他們的大腦,得知他們的一切秘密,然后制作一份周密的計劃,讓他們無條件地照做。”在FBI的審訊部門,存在著一套機密的“靈魂之匙”計劃,核心就是通過大腦催眠改變受審人的認知基礎,讓他們對特工產生天然的親切感:“合作才能獲得新生,而且這是必要的。”
當一個人的信仰改變時,他的身體就會停止反抗,進而服從于一種新的秩序,按照新的邏輯進行思考和生活。
身體統治著我們的呼吸和機體運作,滿足物質的汲取,實現某種行為的實現。但是,身體的價值也僅限于此。人們想實現生命真正的意義,必須依靠靈魂的意識。
靈魂存在于每一個細節,它的能量讓我們可以自覺地探尋自己為什么活著,以及如何活得更好。
軀體伴隨著死亡,靈魂卻可以永生。人們的平凡、渺小、懦弱、恐懼死亡、懷疑自我是否存在?它們均通過靈魂的活動表現出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地為意志力打分,為你的精神力量描上不同的色彩。
任何一種宗教的誕生都是出于恐懼和需求,這賦予了靈魂的顏色,也促進了信仰的產生。我們迫切地渴望實現某些東西,是因為我們害怕另一些東西。害怕某種東西,人們就希望能有神靈相助,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我們渴望得到一種東西,就希望有一種力量來鼎力相助。也許這種力量并不存在,但只要人們的心中堅信,懷疑就變得沒有意義。
這時,某種被設計好的秩序就產生了。信仰巧妙地掌握了靈魂的鑰匙。讓人們不但相信它,還義無反顧地維護它。如果有人膽敢懷疑你堅信的東西,你一定會跳出來反駁:
“閉嘴,你大錯特錯,我這樣做才是對的。”“你太庸俗了,一點追求沒有!”“如果你能了解我的夢想,你就會知道自己的論斷有多么膚淺和沖動了。”
信仰并不等同于宗教,靈魂的高度是我們觸手可及的。很多人在聽到“信仰”時,經常淺薄地將其與宗教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這只是與我們每一名普通人息息相關的力量。它關系到什么呢?這是把信仰可視化的課題--
你的做人原則是什么,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這是你行動的信仰;
你相信因果輪回,對于好事和壞事有自己的評判標準,這是你道德的信仰;
你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幫助他人,從而造福社會,這是你生活的信仰;
在你心中最重要的從來不是穩定的事業,而是和睦的家庭與健康的身體,即使沒有太多的名利你也不會在乎,這是你對于幸福和財富的信仰。
一個人靈魂的形態并非固定和不可改變的,它富有意識,也常被改變。因此人們才發現自己經常陷于左右為難的痛苦中,身體與之發生矛盾。比如,有的人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就本能地使靈魂做出讓步,于是信仰產生動搖。在FBI的常規審訊中,90%的人都在特工的口頭威脅下就全部招供,背叛可能是他們堅持了十幾年的承諾;余下10%的人會在第二次審訊時產生動搖,求生的本能總是可以輕易地戰勝靈魂。這是因為,他們的信仰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堅定,至少在身體感到安全或者沒有遇到重大危機時,人們很難判斷自己的“信仰力”是強還是弱。信仰力是什么?所謂的信仰力也就是信仰+意志力。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他的分水嶺就在于意志力的強弱和差異。這意味著,相關的訓練課程是必要的。就像有的人面對背叛和誘惑之間的選擇--每天都在經受這種考驗,比如某些重要部門的領導者,公司財務主管、市場部經理、銷售總監或者你的得力助手,他們掌握著巨大的秘密,而你希望這些人是值得信賴的,那么進行信仰課程的學習就成了難得的機會。
在華盛頓的一次論壇發言中,我就信仰與秩序的關系向臺下630位來自美國各家公司和政府部門的學員做了自己的闡釋:
“在你與這個世界發生沖突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你一定會想到自己不喜歡當前的秩序,這時你才能體會到自身信仰的獨特。然而,是什么讓絕大多數人總是在遵守世界的秩序呢?這才是我們應該研究的東西,是一項大課題。我們擁有信仰,我們遵守一種秩序;我們提供信仰,我們創造一種秩序。這兩者取決于你的選擇。”
生命需要信仰,沒錯,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而且,我們每天都活在對生命信仰的追求和實現中。但在更加具體化的領域,“信仰”也正發揮它越來越大的作用。在企業管理和我們的“機構洗腦工程”中,信仰就是那根威力十足的“魔法之杖”。所有偉大的組織都是源于信仰的召喚而不是利益的組合,也就是一種價值觀。為了實現某種價值觀,人們努力工作,他們可以付出12分;但如果只是為了拿到多少錢的薪水,他們雖然也十分努力,但卻最多只能付出10分,多數情況下或許只有7-8分。那么,在你向手下灌輸這種價值觀并構建秩序的過程中,如何保證他們不會逆反呢?有一位在國內的銷售公司工作的白領對我說:“領導每天對我們做一次思想工作和動員,我們都知道這是洗腦,但盡管如此,他是一個好人,我們聽他的。”
奇妙的想法--既然知道是洗腦,為什么員工仍然覺得應該體諒并且服從領導呢?這家公司每天進行思想學習的主要內容只有一句話:“人要有事業心。”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一個主題。領導告訴他們:“為了事業我們需要苦一點,累一點,想想以后的收獲,你們今天的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鑰匙”就在這里:洗腦的主題沒有漏洞,而且對年輕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從小就知道“事業心”是一個好東西,也是正確的追求。因此,當該公司使用這一個主題進行工作動員時,員工盡管覺得“他每天都講,簡直煩死了”,但也不會產生真正的厭惡,而是迅速地接受這一動員,被領導成功地組織起來,成為公司積極秩序中的一員生力軍。
這表明,建立信仰的關鍵,是你必須清楚地把握一個原則:人們的靈魂傾向于追求等級更高的東西。比如,事業心就是其中的一種。
所以,企業的管理者把“追求事業”打造成一種企業信仰,用這種方式對員工進行“洗腦”,讓員工慢慢地覺得事業才是最重要的,之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于此,而將家庭等領域暫時放到次要的位置,成為工作狂。這種洗腦的方式雖然簡單,也不特別高明,但卻十分普遍,成為現代企業管理中很有效的一種管理策略。
而且,每個人都希望從工作中找到更高層次的人生意義,而且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生來就要做一番事業--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作為公司的管理者,當然也就有義務幫助他們的組織成員找到并實現這樣的夢想。
最穩固的秩序:權力共同體
有位洛杉磯的公司老板談到這一話題時說:“我的經驗是,最高決策者必須高高在上,營造神秘,才能讓公司秩序穩固,否則就如同塌陷的‘兒童樂園’。”(次貸危機時,曾有位專欄作家形象地說道:“華爾街的權威如同建立在沙灘上的兒童樂園,一旦潮水襲來,它就像松軟的沙子一樣完全塌陷了。”)
沒錯,權威是管理者最好的權力來源,是秩序的重要保證。權威也是所有的上司最喜歡的禮物,只要他們擁有管理的野心和夢想,沒有人不喜歡被人敬畏和懼怕,并時刻表現出極強的說服力--沒有人或少有人敢于質疑。
但是,“高高在上”地把一切抓在自己的手中就是正確的嗎?如果你的底部仍然是沙子,當潮水再次涌來時,怎么能夠避免像“華爾街的倒下”一樣的悲劇呢?
讓他的底部堅固起來,才是一個強者永遠不倒的秘密。一種強大的秩序,或者說凡是強大的組織,它必然擁有一種共同的優勢:權力適當分散并且集體決策。就像一種拱橋,用基礎的強大來保證組織頂部無與倫比的“統治力”。
權力的集合=經驗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