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溝通:成功管理的基石(第5版)
- 魏江 王頌編著
- 1153字
- 2024-09-11 16:20:41
【案例1-1】 一個典型的早晨
我是典型的“夜貓子”,20年來養成這樣一個習慣:不到凌晨2:00多就是不睡覺。這帶來的最大“痛苦”就是如果第二天早上8:00左右就有事,那么睡眠時間將不到5個小時。今天就是這樣的日子,早上8:00我有課,于是,起床后那段時間就成為我當天效率最高的時間段:一邊吃點早餐,一邊打開日歷簿,查看當天的日程安排,發現中午12:30學校戰略院有午餐工作會,下午1:30與一個EMBA學員討論畢業論文,下午2:15與課題組討論課題,下午4:00在辦公室里與幾個同事討論一本書的寫作,隨后,還要在學校網站上登記趣味運動會的項目,晚上6:30還要給MBA學員上“管理溝通”課。看完日程,再看手機里的幾條未讀短信、100多條未讀微信,以及幾個未接電話。等到看完這些常規的信息,肚子里往往也就胡亂塞好了東西,我便拎起包往樓下趕。
在我剛要出門的時候,妻子告訴我昨天小區物業管理公司來過電話,說是要舉辦一個小區住戶討論會,內容是討論這次的汽車停車位分配問題,要各個家庭盡可能安排成員參加這次討論會,還要大家對車位的分配提出一個合理的方案,然后由業主委員會與物業管理公司交涉。
現在是早上7:30,離上課還有半個小時,而從我家到教室耗時大約22分鐘,看來,今天的時間還比較“寬裕”,我便不著急趕路。于是,在開車去上班的路上,我開始跟今天要見面或討論問題的各個人約時間。結果,我給5個人打電話,發現有3個人的手機處于忙碌狀態。我忍不住抱怨:什么事情那么忙?怎么電話也打不進去?正巧,當車子開到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我看到我讀博士期間的一位同學也在路口。仔細一想,我和他畢業后已經有10年沒有湊在一起聊天了,盡管兩家的路途不到10分鐘車程。我不禁有些感慨起來:當初一起打撲克的哥們兒,怎么一轉眼那么多年沒有在一起好好聊聊了?
當我上午上完課,回到辦公樓,還沒有進辦公室就遇到了行政秘書,她給我拿來了幾份材料:一份是某學校副教授晉升教授的評審材料,上面寫著×月×日交,也就是3天內要評審完;還有兩份是要評閱的博士生畢業論文,一看時間,還好,10天之內寄出評閱結果。可拿到這兩份畢業論文粗粗一翻,頭痛!又有大量的數據、公式、晦澀的文字要讀。唉,每年在讀這些晦澀的文字上,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
我到了辦公室門口,在門上的信箱里看到了一個學校會議通知——要我參加一個關于研究生培養的工作會議,以及一張來自教科書銷售商的廣告卡片。但我一對照日程,發現會議時間與我的一個上課時間沖突。我打算馬上向組織者打電話告知他我不能參加,可發現通知上竟然沒有對方的聯系電話——我還得去問別人。廣告卡片倒好處理,反正丟到垃圾桶里就可以了。
可直到現在,我還沒有打開辦公室的門。
● 生活中的溝通是怎么四處滲透的?
● 在開始新的一天之前,我已經做了多少溝通?
● 我今天有多少件溝通活動要安排?
● 在這些溝通中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