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親哥,我親親的政哥。
宗室都是些什么貨色,別人不知道,你自己還能不知道嗎?
讓宗室子弟騎馬上陣砍人,一點毛病都沒有。
絕對勇猛。
絕對不怕死。
讓他們參與朝政……還不如抓條狗來當官。
別人不知道。
羅成前兩天可是剛見識過正代替鄭國督建鄭國渠的嬴華的辦事風格。
人是好人,做事認真,雷厲風行。
可是,嬴華不懂水利技術啊!
這廝跟贏家老祖宗一樣是個殺才,根本不會計算水位落差,修出來的渠平平整整,看上去讓人賞心悅目。
卻屁用不頂。
真要是放水通渠,水流到一半就跑不動了。
到最后還是得請已經關進監獄的鄭國出來幫忙擦屁股。
好像原歷史軌跡也是這么走的。
鄭國被查出是韓國奸細后直接關了起來,贏姓宗室主持修建鄭國渠,千辛萬苦修好的水渠卻通不了水,只能把鄭國放出來重新主持整改。
前前后后折騰下來,四年時間一晃而過。
十萬役夫平白多干了四年活。
李斯出了個餿主意。
本來不想多事,不想再出風頭的羅成忍了又忍,最終還是沒忍住打開話匣子:“回大王,臣以為人有所長術有專攻,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才能發揮出最大的能力。”
“譬如嬴華將軍。”
“據臣前兩日的接觸來看,嬴華將軍更適合領兵打仗,而不是興建水利。”
“嬴華將軍主持修建的水渠很好看,也很用心,到最后卻未必能夠如大王所希望的那樣,為大秦提供灌溉萬畝良田。”
“修建水渠,還是得請鄭國先生主持。”
“同理。”
“宗室子弟各有所長,得先考校他們擅長的事物,然后才能安排相應的職位為大秦效力。”
“而非為了平衡策略隨意安排職位。”
“臣以為,大王欲舉兵東出蕩滅六國,提前準備充足的官員是應有之舉。”
“不如請朝堂重臣聯手設置考校題目,針對宗室和天下心向大秦的士子開科取士,以備后用。”
嬴華是繼承之名。
乃是惠文王時期的大秦戰神子孫,世代嫡系長子繼承嬴華之名,效仿先祖忠誠于秦王一支血脈。
李斯還沒趕來迎接羅成的時候,他身邊陪伴的就是嬴華,自然知道這家伙最大的夢想是率兵打仗,而不是修建水利。
正好。
幫這個家伙說說好話,順便把鄭國放出來,避免大秦浪費人力,浪費時間做無用功。
“開科取士?”
嬴政眉頭一挑,對這個新冒出來的名詞極為敏感:“羅卿之言頗為新奇,莫非貴界取士也是這般?”
完了。
又惹麻煩了。
看到政哥的反應羅成有點頭疼:這又給自己招惹了很大的麻煩,得解釋解釋開科取士是怎么回事了。
是好事。
倘若從大秦開始搞科舉,那么,后來的氏族、世家就沒什么混頭了。
不如玩把大的!
他端平雙手躬身行禮:“稟大王,臣所在的那方世界,執行的乃是九年義務教育。”
“所謂九年義務教育,乃是國庫出錢營建學校,讓所有權貴、黎庶、黔首子弟免費入學,學習一些基礎知識。”
“然后便是分流學生。”
“把那些擅長動手而不擅長動腦的學生分流到技術類學校學習各種技術,學習三五年畢業后可成為各行各業的工匠,為國效力。”
“而擅長動腦擅長學習的學子,可以繼續研學,進入更高階的學校學習高深學問。”
“取士階段,乃是完成十六年學業的學子才有資格參加考試。”
“大秦沒這個條件。”
“沒有廣設學館,也沒有成體系的配套學校,只能跳過學子培養階段,直接開科取士。”
“臣建議。”
“可設縣試、郡試、殿試三層科目取士。”
“通過縣試者曰秀才。”
“可擔任小吏或里長、鄉長之類的基層官員。”
“通過郡試者曰舉人。”
“可擔任縣丞、縣尉等中層官員。”
“通過殿試曰進士乃是天子門生,大王親自點才者,方可擔任縣守等重任。”
“中秀才者三年后可參加郡試,中舉人者三年后可參加殿試。”
“另,特設內試。”
“所謂內試,乃是專門為宗室子弟所設,由大王親自出題、點才。”
“通過內試者曰同進士,可外派擔任縣守重責。”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趕。
反正遲早要說。
不如一次性說個干凈,把科舉體系給政哥搭建完善。
“騰,速記,速記!”
嬴政驚得蹭一下蹦起來沖向角落里史官所在的位置:“把羅卿所諫科舉取士之策一字不漏,給寡人記下來。”
內史騰哪有空說話?
連連點頭示意“知道了”的同時奮筆疾書,不敢分心。
——這他娘是關系到大秦朝堂權利格局的大事,誰敢記漏一個字?
“先生大才!”
親眼看到內史騰記錄的內容后,嬴政才想起來感謝提出科舉取士辦法的人:“羅卿,你真是天賜寡人的輔國大才!”
“這開科取士之策甚妙。”
“不但可暫時安撫宗室眾人,還能幫寡人招攬山東六國飽學之士。”
“且,還可為我大秦培養源源不斷的能吏、干吏。”
所以,沒愛了,是嗎?
從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得舊人哭?
看到自家大王手舞足蹈地贊揚羅成,李斯心里酸澀得厲害,仿佛已經看到自己變成邊緣人的那一天了。
還不能表現出來。
只能裝作開心不已的樣子,端起雙手躬身行禮:“客卿大才,斯,佩服之至。”
“大王謬贊,廷尉謬贊。”
羅成急忙還禮,同時開口推脫:“臣提出開科取士的辦法,不過是借花獻佛而已,并非真才實學。”
開科取士不是目的。
咱的目的是開設自然學科項目啊!
只有獲得了政哥的信任,才能在設置考題的時候把數學、化學、物理等自然學科考題設置進去。
讓天下莘莘學子提前兩千多年開始研究這些難題。
至于能不能研究出來,他可管不著。
好像墨家、公輸家的人掌握了部分自然學科的本事,應該能占據不少優勢。
挺好。
總比儒家一家獨大的好。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