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戰國前(商周春秋):為什么說夏桀的奢侈是心態方面

禹死后,君位傳給了伯益。但是諸侯們都覺得禹的兒子啟更賢能,而伯益治理天下還不夠好。于是大家都不去伯益那里上班,而去朝拜啟,說:“這是我們國君禹的兒子啊!”

于是,啟就登上了天子位,是為夏后帝啟。

(司馬遷寫的啟繼位的這個過程,是來自《孟子》的。孟子說這個故事,體現的是孟子學說中重視民眾的傾向,誰當天子是民眾說了算。)

啟做了夏朝天子后,他們依舊是很多諸侯。在陜西戶縣地區,有個諸侯叫有扈氏,卻不服啟當天子。于是啟帶領軍隊去陜西討伐他。雙方大戰于甘地。

戰斗之前,啟做了戰前動員講話,說:“各位領導,有扈氏侮辱五行!”五行就是五常,也就是人類的倫理規范。啟接著說:“上天派我來剿滅他的族命。現在你們要跟我一起實施上天對他的懲罰,打起來,誰不用命,我就把他拉回社里殺了,用命的,我就在祖廟里獎賞他。”

于是,一戰就滅了有扈氏,天下諸侯都來朝拜夏啟了。

夏啟駕崩以后,兒子太康繼位了。太康喜歡打獵,長期外出導致都城空虛。于是東夷族一個有窮氏的君主,名叫羿(也就是傳說中射日的那個),帶著部族,斷了太康打獵歸來的后路,使得太康回不了洛水了。

然后,羿則跑去夏朝的國都,自去統治夏朝。

不過,過了些年,中康的后代少康,在一些忠于從前的夏王禹的諸侯如伯靡的幫助下,殺回了都城,殺掉了羿的黨羽,重新奪回了夏王的寶座。這就是少康中興。

少康死后,兒子杼接班。往后一直傳了八代夏王,到了夏王孔甲的時代。

夏王孔甲迷信鬼神,當時天上降下兩條龍,孔甲把它倆當寵物養了起來。當時沒有會養龍的專業人員,有個堯帝的后人叫劉累的,曾經跟豢龍氏學過養龍技術,于是跑來給孔甲養。結果,他不小心把雌龍養死了,死了就死了吧,他還把龍給煮了,做成羹給孔甲吃。后來,孔甲想起自己的龍寵物了,要來看,劉累沒辦法,嚇得只好逃亡了。

(這個故事也比較奇特,在嚴肅的夏朝大事記敘中,干嘛講這個養龍的故事呢?而且它的意味也很含糊。其實它的看點是:這個養龍的劉累姓劉,而且分明地寫著是堯的后人,這就可以使得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可以把自己也追蹤到五帝家族,因此把這小段文獻抄錄進來,就意義頗為重大了。)

孔甲的能力不算強,諸侯開始輕視他,都背叛了夏王朝。到了孔甲的曾孫桀的時候,諸侯多數已經背叛夏王了。

夏王朝的最后一個王是夏桀。這時候的夏王朝已經實力衰敗、興味索然、奄奄待死。

夏桀打算重振輝煌,他拿山東滕縣地區的有施國開刀,想殺一儆百,重建自己在諸侯中的威嚴。

有施國下城請罪,夏桀不許投降,一定要滅掉他的封國,給各家諸侯看看樣子。有施氏急了,只好選了一個美女妹喜進獻給夏桀。

妹喜被接到河南鞏義夏都,夏桀非常寵愛她,為她聚斂財寶,荒廢政事也在所不惜。

大臣關龍逄(念旁)看到這些現象,實在忍不住了,就手捧黃圖,上邊繪制著大禹治水的圖像,跑來給夏桀看。關龍逄說:“希望您看了以后,能像大禹一樣節儉,愛惜民力,效法先王,善待民眾,停止胡作非為,得到天下諸侯的擁戴,久享國運。若是繼續揮霍無度,任意殺人,亡國的日子就不遠了。”

夏桀聽不進去,說:“我是太陽,我居天下之上,永遠存在,誰敢反我?”

關龍逄還是喋喋不休,最后被處死。于是言路斷塞,賢臣絕跡。

夏桀的挑戰者,來自東邊地區的一個小諸侯之君,商湯,這時登場了。

筆者按:

關于夏桀的奢侈,戰國史料還說夏桀的酒池能供給三千人喝酒,在里邊可以行船,等等。

“庶民疲弊,但是宮室越發奢侈,路上餓人相望,而靠著女色富裕起來的家族卻日益滋榮。”(《左傳》)——這勢必也足以振動學者。所以,妹喜就扮演了被批判的靶子角色。古人有因女色而亡國的這一觀念,也并非性別偏見,而是從奢靡角度說的。

因此,戰國人相應主張恭、儉,比如老子說:“我有三寶,儉、慈,不敢為天下先”。這里的儉,不是儉樸奢侈的意思,而是和“不敢為天下先”意思一致的一種處世和做事心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龙井市| 噶尔县| 罗田县| 左云县| 安阳县| 会东县| 沭阳县| 偃师市| 大余县| 肇庆市| 云安县| 中方县| 全椒县| 嘉鱼县| 滨海县| 阿拉善右旗| 漳州市| 武穴市| 富阳市| 富川| 修文县| 东安县| 绍兴市| 阿合奇县| 安宁市| 贵南县| 惠东县| 镇江市| 荣昌县| 淅川县| 七台河市| 隆林| 凉城县| 堆龙德庆县| 乳山市| 井陉县| 桃源县| 高平市| 泗洪县| 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