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舍離(經(jīng)典版)
- (日)山下英子
- 2073字
- 2024-07-23 15:06:11
推薦序 想幸福,先放下對幸福的執(zhí)念
——張德芬
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作家
想要幸福,我們需要先放下對幸福的執(zhí)念。具體有三步:斷,停止負面的思考模式;舍,順從自己的心,割舍既有利益;離,放下“多就是好”的念頭。
談到幸福,我和一般人有些不同的觀點。很多人覺得我們需要不斷地“累積”一些東西,等累積到了一定程度后,也許就可以從此快樂幸福了。
走過人生半百的歲月,我真的認為不是如此。
首先,我覺得幸福取決于我們和自己的思想相處的能力。很多人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無法聽到自己的腦袋里有一個聲音在說話。那個聲音無處不在,每時每刻都在你耳邊叮嚀,它影響你看待事情的態(tài)度、左右你響應(yīng)事物的方式,甚至?xí)髟啄愕纳睢?/p>
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試著“觀照”過這個喋喋不休的聲音呢?這個說話的聲音,只不過是由你的一些念頭衍生出來的。但是這些念頭可厲害了,它讓你不由自主地去做一些事情,自己都無法控制自己。
那些殺人的人、跳樓的人和其他沖動做事的人,都是沒有提防自己腦袋里的聲音,一時不察,就按照它的話去做了,事后才反應(yīng)過來,剛才自己怎么了,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不但如此,腦袋里的聲音還不斷地讓你去跟別人比較,告訴你,你有多差勁、別人有多好、沒有人瞧得起你、沒有人真正欣賞你,讓你的情緒低落到谷底。
這些聲音都是在我們小的時候,不知不覺被父母和周圍的環(huán)境“編”進我們的大腦中的,就像計算機被程序化了一樣。有些人比較幸運,他們的計算機程序比較健康,可能沒有自虐傾向,這樣的人幸福指數(shù)會比較高。然而,那些比較不幸的人,他們仿佛天生就是悲觀主義者,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比較負面。所以,想要提高幸福指數(shù),一定要和他們腦袋中的聲音建立一種比較健康的關(guān)系。
當你每次注意到自己在負面地思考的時候,要能夠“斷”。斷的能力在于“觀”,如果你可以觀察到自己在負面思考,你就已經(jīng)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會自己的負面思考模式,還是樂觀、正面地去處理事情,就能成功地斷去讓你不幸福的思考模式。
我學(xué)習(xí)個人成長多年,覺得斷掉那些不幸福的念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觀察,不斷地觀察。觀察到自己在思想所編織的牢籠之中,知道自己是念頭的囚犯,這就是很大的進步了。我們可以進一步剪斷囚禁我們的枷鎖,感受到自由的滋味。
此外,很多人沒有勇氣去割舍眼前既有的幸福,進而投資出更多幸福。
關(guān)于這一點,我可以分享我的個人經(jīng)驗。我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就進入臺灣電視公司擔任新聞記者和主播,也就是臺灣現(xiàn)在說的老三臺主播。當時這是一份非常難得的工作,可是我后來申請到美國的大學(xué),就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出國進修了。對于主播臺,我一點都不留戀。很多人佩服我的決心和毅力,然而對我而言,我只是順從我的心(follow my heart),我沒有考慮那份工作得來不易,辭去了非常可惜。
現(xiàn)在回頭看,第一,我很高興自己沒有一直待在臺灣報新聞,否則我就沒有后來那么多生活經(jīng)歷和見聞了;第二,后來媒體開放,電視臺多得不得了,我可以隨時回電視臺工作。所以,當初的問題現(xiàn)在完全不存在了。
后來,我在新加坡加入了一家國際大公司,負責一個重要軟件的亞太地區(qū)營銷工作。我進去的時候是合約制的員工(on contract),因為我一點相關(guān)工作經(jīng)驗都沒有,從主管的特別助理干起,但3年就升到一個不錯的職位,非常不容易。可是我后來非常不適應(yīng)那份工作,也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辭掉了工作。后來舉家搬到北京,我可以輕易地回到那個大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工作,但是我沒有回到職場。我為我的人生留了白。
那幾年里,我是個單純的家庭主婦,每天就是忙著看個人成長書籍、上個人成長課程、研究“到底什么可以讓人幸福”。就這樣,沉潛了四五年,我寫了第一本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在大陸賣了100多萬本,到現(xiàn)在還在熱銷中。
我要說的是,有時候,如果你不放棄眼前的一些既得利益,順從自己的心的話,可能會錯過更多更美的風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總是勇敢地跟隨自己的心,也活得越來越快樂。
最后我們要談的是“離”,也就是出離心,驅(qū)離要求更多的幸福欲求。我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對這一點的體會特別深。當年,我就是想不通自己為什么擁有那么多卻不快樂,所以不斷地在外面的世界努力收集更多東西。最后,我知道外在的世界再也滿足不了我內(nèi)在的空虛和欲求,所以我走上了個人成長的道路。
然而,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我還是一如既往地用“多就是好”的態(tài)度在拜訪上師,收集書籍、法門。學(xué)到最后,自己都累了。我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上師可以真正幫到我,沒有一本書可以拯救我,沒有一種法門可以帶給我想要的那種自在和快樂。于是,我放下了。不再追尋,不再盼望,而是愿意在當下和自己的諸多不完美、內(nèi)在的各種陰影、各種負面情結(jié)和念頭好好相處。
放下一切期盼之后,我開始享受生活的簡單和單純,和大自然相處,和寵物相處。有時候,我會不知不覺地開始傻樂,沒有任何緣由地,感受到當下無事的那種自在和幸福。
我知道很多人的欲望很難控制,我也不贊成用壓抑的方式去對待欲望。欲望是需要被穿越的,而穿越的方法有時候就是去追逐、滿足它。到了一定時候,你會像我一樣精疲力竭,坐回自己的位子上,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經(jīng)在我出發(fā)的地方等著我了。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