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耐得住煩,才能成就大事業(yè)(1)

生活中讓人感到麻煩、令人厭煩的事情有很多,我們是否也有過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或者自己已經(jīng)很累,但也要去完成的事情?其實,當我們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我們應(yīng)當把它看成提升自我的契機,把它當成對自己的一種挑戰(zhàn)。我們只有經(jīng)得住煩惱的磨煉,在不斷地挑戰(zhàn)中完善自我,才能更快更好地進步。

精力有限,切忌涉足太多的領(lǐng)域

有些人即使長大成人,還是不太能集中注意力。明明有人在對自己講話,卻無法專心傾聽。這樣心神定不下來的人,一旦遇到危急情況,多半會慌了手腳,遭遇重大挫折甚至毀滅。記住:成就與其精力的集中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

生活中之所以有許多人最終無法實現(xiàn)少年時代的夢想,原因就是他們同時涉足了太多的領(lǐng)域,由此難免會分散精力,這就阻礙了他們的進步,使得他們最終一事無成。他們沒有采取一種更明智的做法,集中精力于某一個領(lǐng)域,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終成為該領(lǐng)域所向無敵的行家高手;相反,他們選擇了在很多領(lǐng)域成為“三腳貓”似的人物。他們四處出擊,什么東西都有所涉獵,卻又都是浮光掠影,淺嘗輒止,最終只懂得一點皮毛。

英國政治活動家、小說家愛德華·利頓說:“有許多人看到我整日里如此忙碌,事無巨細無不顧及,竟然還能有時間來從事學(xué)問研究,他們都免不了奇怪地問我:"你怎么會有那么多時間來完成這樣多的著述呢?你究竟有什么分身之術(shù),可以做完這么多工作呢?"或許我的回答會令你大吃一驚,答案就是--"我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從來不同時做幾件事情。"”

“一個能從容自若地安排好工作的人肯定不會讓自己過于勞累。換句話說,如果他在今天疲于奔命的話,那么隨之而來的必定是疲勞和困乏,這樣的話,他明天就不得不減慢工作節(jié)奏,所以結(jié)果就是得不償失。我認為,我真正專心致志地學(xué)習(xí)是從離開大學(xué)校園跨入社會之后開始的。”

“到現(xiàn)在為止,我覺得在生活閱歷和各種知識的積累方面,跟同時代的絕大多數(shù)人相比,自己毫不遜色。我游歷了許多地方,所見甚廣;在政界和各種各樣的社會事務(wù)中,我也收獲頗豐;除此之外,我在各地出版了大約六十卷著作,其中涉及的許多課題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你認為通常一天中我會有多少時間用來研究、閱讀和寫作呢?我可以告訴你,不到3個小時;在國會開會期間,可能連3個小時都沒有。然而,在這3個小時之內(nèi),我卻是全神貫注地投入我的工作的,心無旁騖,用心極專。”

柯爾律治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但是他意志薄弱,缺乏勤勉的習(xí)慣,厭惡長期的連續(xù)性工作;他只是一味地沉溺于精神的幻想,這種幻想消耗了他的精力,于是,他的生命過早地耗盡了,就如腳踏在半空中般不切實際地生活著。他空有萬般才華卻一事無成,到最后在生活的許多方面,面對的都是悲慘的失敗。活著時,他整日埋頭于自己臆想的荒謬絕倫的人生幻想之中;而當面對死神時,他仍然沉湎于幻想之中難以自拔。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下決心、定計劃,但直到他撒手西去的那一天,也仍然沒有行動的決心,有的只是紙面上的計劃而已。

盡管他時時有新主意、新目標,但他從未持續(xù)地完成過一件事。他的生活是漂泊不定的,就像秋風中的落葉一樣,隨風飄零、任意東西。

“柯爾律治死了”,英國散文家查爾斯·蘭姆寫信給一位朋友說,“據(jù)說他身后留下了四萬多篇有關(guān)形而上學(xué)和神學(xué)的論文--但是其中沒有一篇是寫完了的。”

境界談

一個人如果全身心地追求某一目標,鮮有不成功的。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成功者之所以能超越蕓蕓眾生,就在于他們能夠堅定不移地認準某個目標,并為之全力以赴、矢志不移,他們的成就與其精力的集中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

耐得住煩,才能成就大事業(yè)

凡值得著手去做的就值得做完,若不值得完成,為什么要開始做呢?聰明的獵人不僅僅跟蹤獵物,重要的是他們會最終抓獲獵物。

做事難,做人更難。難就難在:無論多么簡單的事,也會被人弄得復(fù)雜起來。

單純一件事,只要肯下工夫,要把它做好并不難,但一扯上人為因素,簡單的事也會變復(fù)雜。而人的智慧、經(jīng)驗、價值觀念以及利益的不同,這事的復(fù)雜度也會有所不同,就好比一條繩子打上了千百個結(jié)--世上的事多半是如此。

比如公司調(diào)整人事,好的位子人人想要,施壓的施壓,鉆營的鉆營,這就是打了千百個結(jié)的繩子;商人要爭取大生意,幾年前就開始打通人脈、收集情報、訓(xùn)練人員,每個步驟都是問題,也都需要解決,這也有如打了千百個結(jié)的繩子。而要解開這些繩子上的結(jié),要的便是“耐煩”。

事實上,要做好一件事,解決一個問題,最需要的是智慧、經(jīng)驗,那么為何在此特別提出“耐煩”二字呢?

這里有幾個原因。首先,有智慧、有經(jīng)驗的人固然能做好事,也能解決問題;但若無“耐煩”的本事,則無法做好磨人磨得發(fā)狂的事,也無法解決復(fù)雜多變、不知從何下手的問題。所以,不能“耐煩”,徒有智慧和經(jīng)驗還不能成就大事。

“耐煩”是和客觀環(huán)境比耐力,也在和競爭對手比耐力,你能“耐煩”,就不會輸。若因不耐煩而半途放棄,那么就先輸了,很多在人生競賽中落后的人都是因為不耐煩,而不是因為智慧不如人!

在工作中往往有一些瑣碎而無價值的事,通常是一些不重要的任務(wù)或工作,而且報酬低。它消磨你的精力和時間,因此讓你不能處理更為重要且是當務(wù)之急的工作。瑣碎無價值的工作可能是將文件歸檔、清理辦公桌抽屜、日常文書工作或者沒有緊迫任務(wù)時任何人都可以做的那種工作。

如果你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每天面對這些瑣碎而無價值的事,是不是會感到厭煩?尤其是在社會中的人,很有干一番事業(yè)的雄心,對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會不屑一顧。人生一世,誰都不甘平庸,都想成就一番大業(yè),不虛此生。可是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業(yè)的確實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觀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會背景,有千載難逢的機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養(yǎng)等等,但“耐不得煩”卻是一個常常被人忽略的重要因素。

“要能耐得住煩”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不為眼前的得失而影響大目標、大事業(yè)。“耐煩”就是耐住急功近利,不因小失大。能耐一次煩,便能耐兩次煩,這種本事一變成習(xí)慣,將是成就大事業(yè)的基礎(chǔ)。這種“耐煩”的本事,年輕人尤其要學(xué)到,不要說你年輕氣盛而“做不到”,那是托詞,這里能告訴你的只是:越早學(xué)到,越早獲益!

至于如何培養(yǎng)“耐煩”的本事,這并無捷徑,也沒有速成班,這是個人意志的問題。換句話說,你只要在碰到“很煩”的事時,便告訴自己--要耐煩!然后仔細地、耐心地、不動氣地分析該如何做這些事,解決這些問題,那么慢慢的,你便有了“耐煩”的本事。

境界談

不只是做工作要“耐煩”,做任何一件小事也都要“耐煩”--你如果連吃飯也不耐煩,是會噎著的啊!

寧可與人共醉,不可獨自清醒

有時,最好的知識就是全然不知或裝作全然不知,因為我們必須和他人共同生存,而大多數(shù)人都不希望你比他們更優(yōu)秀。很多時候,你真的應(yīng)該:寧可與人共醉,不可獨自清醒。

你也許遇到過下面的情況:

艱苦努力之后,你把精心擬就的工作方案呈報老板。他對你的工作成果大加贊賞,在大家的面前“拍你的肩膀”,表示重視你的才能,在會議中上上下下也都一致贊許你的真知灼見。再如,你剛好成功地完成了一項任務(wù),使公司大賺了一筆錢,各部門主管對你另眼相看。這時的你必然是春風得意,難禁喜悅之色,大有世界都屬于你的感覺,有點飄飄然了吧?但你興奮忘形之際,也許正是你自埋炸彈之時。

這實在太危險了!

叫別人嫉妒你,是十分失敗的事,它會使你不知不覺之間成為很多人的敵人。

同事之間嫉妒的產(chǎn)生都是因為以下的情況。例如:“他的條件又不見得比我好,可是卻爬到我上面去了。”“他和我是同班同學(xué),在校成績又不比我好,可是竟然比我發(fā)達,比我有錢!”……換句話說,如果你升官了、受到上司的肯定或獎賞、獲得某種榮譽時,那么你就有可能被同事中的某一位或多位嫉妒。女人的嫉妒會表現(xiàn)在行為上,說些“哼,有什么了不起”或是“還不是靠拍馬屁爬上去”之類的話,但男人的嫉妒通常放在心里,有的放在心里也就算了,有的則開始跟你作對,表現(xiàn)出不合作的態(tài)度。

當你一朝得意時,你應(yīng)該注意幾件事:

(1)同單位之中有無比我資深、條件比我好的人落在我后面?因為這些人最有可能對你產(chǎn)生嫉妒。

(2)觀察同事們對你的“得意”在情緒上產(chǎn)生的變化,以便得知誰有可能嫉妒。一般來說,心里有了嫉妒的人,在言行上都會有些異常,不可能掩飾得毫無痕跡,只要稍微用心,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種“異常”。

而在注意這兩件事的同時,你也要做這些事情:

(1)不要凸顯你的得意,以免刺激他人,或是激起本來不嫉妒的人的嫉妒。你若洋洋得意,那么你的驕傲必然換來苦果!

做出讓步的姿態(tài),對人更有禮、更客氣,千萬不可有驕傲的態(tài)度,這樣就可降低別人對你的嫉妒,因為你的低姿態(tài)使某些人在自尊方面獲得了滿足!

(2)在適當?shù)臅r候適當?shù)仫@露你無傷大雅的短處,例如不善于唱歌等等,好讓嫉妒的人的心中有“畢竟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幸災(zāi)樂禍的滿足。

與心有嫉妒的人溝通,誠懇地請求他的配合,當然,也要提示、贊揚對方有而你沒有的長處,這樣或多或少可消除他的嫉妒。

境界談

遭人嫉妒絕對不是好事,因此必須以高姿態(tài)來化解。而話說回來,嫉妒別人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有了嫉妒之心,又無法加以消除,那么千萬不要讓它轉(zhuǎn)變成破壞的力量,因為這種力量會傷人也會傷己,而且嫉妒也會阻礙你的進步。因此,與其嫉妒,不如想辦法追上對方,甚至超越對方。

清楚地認識自己是什么樣的人

發(fā)現(xiàn)自己,既是一種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種德行,一種高貴的人格境界,更是認識自我,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有人問古希臘犬儒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安提司泰尼:“你從哲學(xué)中獲得了什么呢?”

他回答說:“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

正是這種能力的獲得,使人的思想和情感有了往高尚和純粹境界提升的可能。

人缺乏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也就是缺乏對自己的審察、懷疑、反省、懺悔的能力,缺乏深究事物真相和本質(zhì)的能力。人便會被自己蒙蔽,糊里糊涂地虛耗和損害自己的生命,甚至給別人、給社會帶來傷害。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是很難有自知之明的。假如既沒有自知之明又狂妄自大,就如一個人衣冠楚楚、彬彬有禮,一派紳士風度,卻在屁股后面露出一根毛茸茸的尾巴,讓大家忍不住發(fā)笑。事實上,這類笑話是司空見慣的。

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發(fā)現(xiàn)另一個自己,發(fā)現(xiàn)假面具后面一個真實的自己,發(fā)現(xiàn)一個分裂的自己的各個部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局部、偏見、愚昧、丑陋、冷漠、恐懼,發(fā)現(xiàn)自己的熱情、靈感、勇氣、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獨特個性。

實際上,一個人多多少少是分裂的。在分裂的各個自我之間進行平等、理性的對話,正是一個人的內(nèi)省過程,正是一個人的悟性從晦暗到敞亮的過程。正如真理愈辯愈明,在各個自我之間的訴說、解釋、勸慰乃至激烈的辯論中,人心深處的仁愛、智慧和正義感就可能浮出海面。

安提司泰尼是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看到鐵是被銹腐蝕掉的,他評論說,嫉妒心強的人被自己的熱情消耗掉了--他是在同自己的嫉妒談話,對自己潛伏著的嫉妒作出嚴正警告。他常去規(guī)勸一些行為不軌的人,有人便責難他和惡人混在一起,他反駁道:醫(yī)生總是同病人在一起,而自己并不感冒發(fā)燒--他是在同自己的德行和自信談話。他認為:那些想不朽的人,必須忠實而公正地生活--他是在同自己的信念談話……

一生與孤獨為伴的哲學(xué)之父、后精神分析大師克爾愷郭爾,更是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

他在世時,整個世界都不理解他,甚至敵視和厭棄他。他一方面向整個世界的虛偽和庸俗宣戰(zhàn),另一方面回到自己內(nèi)心,不厭其煩地同自己談話。

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寫了一萬多頁日記,也就是說,他幾乎天天在同自己談話。然而,正是這個“真正的自修者”、這個與人類社會格格不入的“例外者”充滿絕望和激情的自我傾訴,許多年后成為震撼人類精神的偉大啟示。

偉大的詩人都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因為只有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這些詩才更具真實性,更有穿透事物的尖銳性。

請看里爾克的最輝煌作品:“不和任何人見面,除了對自己的內(nèi)心說話之外,絕對不開口--這的確是我立下的誓言。”

所謂“對自己的內(nèi)心說話”,就是寫詩,換一種說法,寫詩就是詩人同自己談話的一種方式。在同自己談話的過程中,詩人把自己在生命沖突中體驗到的種種圖像精確地呈現(xiàn)出來,從而讓我們看到了生存的陷阱、靈魂的鋸齒、信念的血痕以及萬物的疼痛。

詩人的聲音必然是可靠的、真實的,摒棄了所有虛偽、怯懦、狂妄和矯揉造作。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內(nèi)心獨白,比如里爾克的《杜伊諾哀歌》、卡夫卡的《城堡》和《變形記》、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西蒙娜·薇依的《書簡》……

境界談

發(fā)現(xiàn)自己,既是一種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種德行,一種高貴的人格境界,更是認識自我,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有本事的人從來不夸耀

越是喜歡受人夸獎的人,越是沒有本領(lǐng)的人。越是有本領(lǐng)的人,越是不需要別人的夸獎。

中國人常說,有本事要讓別人去說。一個真正成功的人是不喜歡自吹自擂的,因為別人的眼睛要比你的眼睛亮得多。就像1999年舉行的那場世紀拳王大賽一樣,雖然這場比賽被判為平局,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劉易斯獲勝,真正的拳王當是劉易斯,霍利菲爾德再怎樣吹噓也是沒用的。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北軍格蘭特將軍和南軍李將軍率部交鋒。經(jīng)過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戰(zhàn)后,南軍一敗涂地,潰不成軍,李將軍還被送到愛浦麥特城去受審,簽訂降約。

格蘭特將軍立了大功后,是否就驕奢放肆、目中無人起來了呢?沒有!他是一個胸襟開闊、頭腦清晰的大人物,他絕不會做出這種喪失理智的行為來!

他很謙恭地說:“李將軍是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他雖然戰(zhàn)敗被擒,但態(tài)度仍舊鎮(zhèn)定異常。像我這種矮個子,和他那六尺高的身材比較起來,真有些相形見絀。他仍是穿著全新的、完整的軍服,腰間佩著政府獎賜他的名貴寶劍;而我卻只穿了一套普通士兵穿的服裝,只是衣服上比士兵多了一條代表中將官銜的條紋罷了。”

這一番謙虛的話聽在人家耳里,遠比數(shù)次的自吹自擂好得多。唯有對自己的成就發(fā)生疑問的人,才愛在人家面前吹牛,以掩飾那些令人懷疑的地方。一個真正成功的人,是不必自我吹噓自我炫耀的,因為你的成績,你的成功,別人會比你看得更清楚,而且會記在心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南召县| 井冈山市| 邳州市| 吉首市| 循化| 会宁县| 黑河市| 铁岭县| 田阳县| 小金县| 克山县| 班玛县| 中卫市| 商水县| 昌吉市| 扶沟县| 清河县| 岳池县| 诸暨市| 西藏| 长治市| 阿坝| 图木舒克市| 巴彦县| 无极县| 常州市| 巨野县| 读书| 沙河市| 成安县| 屏南县| 阜康市| 商水县| 岳普湖县| 新余市| 吉木乃县| 新安县| 泰和县| 沧源|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