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社會中的民主:一項比較研究
- (美)阿倫·利普哈特
- 775字
- 2024-07-18 14:29:22
一、對民主悲觀論者的挑戰
盡管協合民主在上述四個歐洲國家的發展進程中處在一個過渡時期,但這一現象絕不僅僅具有歷史意味。在嚴重分裂的社會中,這四個國家成功地建立起穩固的民主政體。這不僅在歐洲政治中,甚至在世界范圍都是背離常規的典型。羅伯特·A.達爾(Robert A.Dahl)在對114個政體的研究中發現,在亞文化多元程度偏低的政體中,有58%屬于多頭政體或近于多頭政體;亞文化多元程度適中的,僅有36%可歸于多頭政體或近于多頭政體;而亞文化多元程度極高的,則僅有15%可歸于此類。3許多非西方國家被兩個相關的問題困擾:各種類型的嚴重分裂與政治不穩定。奧地利、比利時、荷蘭和瑞士的協合民主經驗提供了具體實例,證明民主政體已成為多元社會中的一個穩定而有效的政府系統。本書第二部分(第五、六、七章)將把協合民主作為一種規范模型來探討,這對第三世界的多元社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將協合民主視作一種規范模型的論點,對我們這個時代中彌漫的悲觀情緒是一大挑戰,而且是突破成見的精心設計。這根植于如下的論斷:在經歷了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早期對民主前景的極度樂觀之后,到70年代,人們墨守陳規的智慧又顯得過于悲觀。當然,近年來,多元社會中出現了太多民主失敗和暴力泛濫的狀況,這已經無法保證人們對民主政治成功率的樂觀期許。然而,完全的絕望同樣也與事實不符。除非悲觀論者完全相信,在第三世界的多元社會中,協合民主不僅不太可能而且完全不可能,他們或許可以心安理得地對本書所論的觀點和建議加以排斥或置之不理。但是,如果審視了所有的證據,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觀點其實是不成立的。
我們還要對這些民主悲觀論者提一個醒,他們的論調將帶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即如果政治家和政治學家相信,民主無法在第三世界的多元社會中運轉,他們也就不會嘗試在這些社會引入民主或實行民主。這樣一種消極態度實際上增加了非民主政府獲得優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