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角色管理(1)

管理者在企業中的作用就是上傳下達,明確自己在企業中的夾心角色地位后,實現自己接收、執行、管理的角色職能。

一、明確自己的夾心角色

1.對上層:下屬和執行人

【管理之道】

在一項針對100多家大中型公司的中層管理者的調查中,很多管理者都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怎樣描述/看待你的工作?

調查得到最多的回答是:“我負責本公司的財務工作。”或者:“我管理著100多個員工。”還有:“我負責管理公司的整個設計部門。”“我管理公司的客戶服務部門。”

你是否也是這樣回答?過多強調自己的職權,而不是關心自己的職責和貢獻,為成果負責。管理者既是決策層的下屬,也是企業內部的重要的決策執行人;管理者同時擁有職權,管理部門和員工。

但是需要謹記的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質是:卓有成效,并以企業的發展為己任。

何為角色:是圍繞地位而產生的權利義務和行為規范、行為模式,是人們對處在一定地位上的人的行為期待。

管理者在做正確的事情,同時也需要把事情做正確:你需要選擇,也需要判斷,并且在正確的方向上明確提高自己的角色認知能力。每個人都像生活在一個大舞臺上,都在充當著一定的角色,在這個舞臺上你是什么角色就唱什么調,絕不能反串。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出現反串,就屬于角色錯位。

角色認知具體包括:

1.對自己角色的規范、權利和義務的準確把握

管理者要代表三個立場:對下代表經營者的立場,對上代表生產者的立場,對待直接上司既代表員工的立場,同時又代表上級的輔助人員的立場。

如果管理者不清楚這一規范,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權利、義務、職責,應扮演何種角色,那么他雖然占據著管理者的位置,卻未能發揮管理者的作用,是沒有實際價值的管理者。當然,在對自己角色的把握上也不可過激,西方把這種現象稱為印象整式,說得通俗些就是“裝蒜”,以至不認識或不了解下級群眾。

2.了解領導的期望值

作為下級,必須準確地了解領導的指示,以及領導指示的背景、環境和領導的風格。有時候作為下級的你費了很大的力氣做某事,但并不是領導所希望的,結果費了力氣反而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當然也有可能你是正確的,但是領導不了解,怎么辦呢?這時要選擇適當的時機把自己的建議呈上,讓領導比較全面、準確地接受或者采納你的建議。現在西方有一種說法:駕馭好你的領導,即要了解領導的風格,才能更好地協調好關系,開展好工作。

3.了解下級對你的期望值

下級對上級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期望:

讓每個人清楚要干什么,標準是什么;

辦事公道。是指是非分明,獎罰公正;

關心員工對工作的感受,關心員工的生活;

員工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能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當員工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時,能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

一、輔助

管理者作為公司的中層員工,既是上層決策者的下屬,也是下層員工的領導。

管理者在面對上層的工作中,時常會出現將自己的角色弄錯位的情況,將自己的工作職責和權利范圍混淆。即“向上錯位”。

向上錯位表現在管理者替代上層決策/阻礙上層決策。

管理者面對上層決策者時,首要任務是輔助上層決策。

管理者向上錯位時,就會混淆了自己的中層身份和權利范圍,認為自己也是公司的管理者,對公司有權利和責任,從而替代領導進行決策,或者管理者對上層的決策有疑義,而阻礙上層決策者決策。

這是管理者對自己的定位錯誤。

作為下屬,第一無權替領導進行決策,第二無權干涉領導決策、評判領導的對錯。上司決策的正確與否應交予市場來判斷,如果中層管理人員對上層的決策有疑義,誤認為自己有權對公司負責,對上層的決策不加以執行或者不盡力執行,都是身份上的錯位,帶來的將是企業受到損失。

二、傳達、執行

1.脊梁:上傳下達

如果將企業的運轉比成一個人的行動,那么決定行動方向的上層決策者就是頭腦,決策層負責思考企業的行動方向和戰略;而中層就是協助大腦傳達思想決策、執行命令的脊梁,四肢則相當于企業的基層員工;脊梁需要將大腦的思想和決策傳達到四肢,領導、組織四肢去執行和實施。

2.左膀右臂:重在執行

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對下是領導者和管理者,對上是下屬和執行人,正是中層管理者銜接了企業的運轉,保證了企業的戰略能夠順利執行。美國原ABB董事長、著名管理人巴尼維克曾說:“企業想要獲得成功,5%在戰略,95%在執行。”

而中層管理者,在這5%的上層戰略和95%的下層執行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企業的組織結構越是完善,業務范圍越是廣泛,企業內部中層管理者的作用就越為重要。

【管理踐行】

1.準確定位下屬角色

有一對父子,父親用盡半生攢了一些積蓄,準備為兒子留下一份家業,于是問兒子:這筆錢我想為你買塊地,讓你的日子過得輕松些,買哪塊地種什么好呢?

兒子一時沒有好辦法,但兒子出去調查一圈回來說:東村張家有一塊地,張家兒子當差,家里無勞力耕作。我們可以買下,價錢已談好。今年高粱生蟲,來年一定漲價,我讓媳婦與鄰居家定好了種籽,地一買下,我倆開春就可耕種。平時兩個打理家里耕地,可得半日閑。現在多出一塊,無非每日忙礙,無妨大礙。

老父頻頻點頭,拿出積蓄買地種田。

故事中,父親是上司,兒子是下屬。上司有目標,有任務,待決策,待執行。兒子搜集信息,提供選擇方案,并做好可執行性的工作安排,只等老父拍板,任務即可按目標計劃完成。

這就是優秀的下屬。領會精神不走樣,執行方案不打折。能為上司提供有助做出決策的全面可靠的信息和可執行性方案。

2.準確實現“執行人”職能

管理者是公司的中層員工,同時也是決策層的下屬。中層員工的主要職責是輔助上層決策,向下傳達決策層的思想和決策,將決策層的經營戰略正確執行,并且領導下層員工執行上層的決策。

管理者的“執行人”職能可以歸結為:上傳下達。想要做好這個任務,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要執行好上層決策者的決策,需要:

(1)未雨綢繆

在上層決策者未下達命令前,管理者應當履行作為下屬的職責,提前準備好一切工作,便于隨時能夠開始執行。

(2)計劃安排

而決策者將決策傳達給中層管理者時,管理者需要對之進行計劃,從明確的目標開始,計劃整個最終目標。

最終目標的實現還依靠在計劃的過程中優化資源配置。而計劃最終將通過程序、政策、策略等實現。

(3)組織分配

組織是管理者的一項重要職能,它需要根據目標計劃,做出合適的安排:為了實現最終目標,需要組織起有效的項目團隊,將合適的工作分配給合適的人。組織分配是目標執行過程中的核心工作。只有將這一步做好,才能使目標執行過程有效運轉起來。

(4)領導執行

領導執行則是管理者“領導者”“執行人”雙重身份的體現,管理者此時領導下屬組織最終目標實現,同時執行自己的執行人職能。

(5)控制修正

在工作的過程中,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職能,它保證了目標和計劃的實現。控制的本質是在實際工作中控制工作方向,修正計劃,保證實際行動能夠符合計劃而實現。

2.對平級:同事和合作人

【管理之道】

做了多年管理工作的朋友感慨:

處理上級關系,至少服從是準則。

處理下級關系,至少命令是準則。

處理平級關系,究竟什么是準則呢?

這確實是一道難題。

在大大小小各行各業的企業中,平級之間的關系都被統稱為“競合”關系,即平級作為同事,共同接受上級任務,各自或互相協助完成,同時,完成的效果將直接影響未來發展前景。所以在這個組織結構中,平級無之間既是站在同一戰壕里的戰友,又是未來職場上的競爭者。這兩重角色的平衡關系到工作關系的和諧,更關系到個人工作成果的獲得與展現。

一、同事間的競爭

同事之間天生存在競爭關系。因為所有同事擁有一個目標就是職位升遷。而更高職位有限,追求者多,必然就存在篩選,有篩選就必然有競爭。但如果從管理者的層面過分放大這種競爭心態,會影響到部門之間的合作,影響到公司項目的推進,就沒有令任何一方可以滿意的結果。

有這樣一個故事:獅子和狼共同發現了一只獵物,于是他們決定合作獵捕。通過雙方默契的配合,終于獵物被狼捉到了,可是這時,狼卻不想與獅子共同分離獵物了。于是,狼和獅子之間又展開了廝殺,最后,獅子咬死了狼,而自己也身負重傷無法享用美味。

顯然這樣的結果就是沒有“贏”字可言,因為沒有任何一方獲益。企業管理者之間的競爭更切忌這種缺乏“共贏”意識的競爭。事實上,職場競爭,關鍵在于“競”字。比的是干勁兒,比的是能力,而不是爭“功名”爭“地位”,以自我為中心,崇尚個人英難主義。

二、合伙人之間的信任

要在互助合作的工作過程中贏得任務“合伙人”的信任,要具備一些個人素質和能力:

1.自信

正如,要想讓別尊重自己,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一樣。要想讓別人相信自己,首先自己要相信自己。你對目標的自信、對工作的自信將帶動你的“合伙人”的工作激情,使他愿意配合你的思維及行動,關鍵是你的自信會讓他感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價值有意義,是能最終獲得成功的。這樣的合作過程才愉悅。

2.專業

要給你的合作者一種專業的形象,形象端莊,禮儀規范,做事嚴謹,步驟明確,節奏明快。同時,專業還應該表現在精神的專注。專注是一種敬業的態度,同樣可以感染你身邊的人,使他們愿意與你配合。

3.智慧

工作中的智慧最多地體現在解決問題上。當工作中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如果你能運用自己的智慧以及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化危機為轉機,不僅讓問題迎刃而解,而且能贏得工作伙伴更多的信任與支持。相反,如果如果你半途而廢,或逃避不理,則會讓工作伙伴對你的看法大打折扣。不但不愿意支持你,嚴重者甚至在將來都不愿意與你共事。

4.條理

工作有沒有條理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一個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的人,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時間,避免意外發生,迅速達到任務目標。這樣的人,容易令人愿意跟從,因為他總是讓事情順暢地沒有意外地進行。

5.表現

取得他人信任最基本的法則,就是上佳的工作表現。就算你有再強的能力,再好的素質修煉,但你的工作結果差強人意,別人也是無法信任你的。別人信任你,肯支持你只有一個最強動機,就是與你共同分離事情成功的成就感,所以,如果你不能夠有一個出色的工作表現,你就無法給合作者一個交代。

【管理踐行】

在平級同事的這種“競合”關系中,辯證存在著競爭合作兩種關系,一旦兩者平衡不當,就會在工作中出現分歧,為工作上的合作事來諸多不利。所以,在處理同級關系時,管理者們要切忌以下幾點:

1.濫用職權

在企業組織中,分工明確,崗位職責清晰,平級同事之間的配合主要是以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為主。但不可避免地,會在個別項目中,個別管理者會承擔特殊職能的任務,這個時候,有很多人就不能正確遵循平級關系中通力合作的原則,手中握有一定權力時便喜歡濫用職權,動不動給平級同事出難題。如果恰巧遇上同樣擔負特殊使命的平級同事,甚至還會惡性對恃起來。不僅影響同事之間的感情,更會敗壞公司風氣。所以,奉勸企業管理者,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要考慮手中權力來自于何處,用之于何處,不要把權力當成滿足個人私欲和爭勝斗氣的工具。

2.轉移責任

不能擔當,不肯負責是任何工作層級中都不能被接受的事情。特別是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見名利就上,見風險就讓”的話,那么名和利永遠不會真正落在你的頭上,因為名利和風險永遠是相輔相依存的。轉移責任的緣起,一般都是由于處理事務能力差、缺乏應變能力所導致的,如果能力方面有欠缺,在態度上又推諉不肯負責,那么沒有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會需要這樣沒有責任感、不敢擔當的下屬。也沒是敢于對自己言行負責的員工。動則轉移責任的人是不能讓企業放心的人,也是讓同事不敢與其共事的人。

3.狐假虎威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喜歡向有權勢的人靠近,有時甚至是無原則地套近乎。有意讓平級同事認為自己與“上層”關系更為親密,暗示對方要讓自己三分。其實,這樣做不僅不能讓別人更加服從于你,只能讓同事更加反感、遠離你。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人接近,那么接近者也一定是同樣心懷鬼胎,或者想借他說好話,或者想利用他攻擊別人。總之,狐假虎威的人,只會成為他人利用的工具,不可能在自己的職場上真正獲得協助和支持。

4.搞小團體。

企業是一個組織,組織的任務目標執行要求的是團隊作戰。即使不同的團隊相對獨立,但目標也是一致,也同樣有團隊與團隊間的協作。作為企業的最高領導者,最忌諱看到的事情就是部門或團隊之間無法合作,形成對峙。在我們身邊,有些管理者為了突顯自己的領導才能,顯示下屬對自己的服從,往往只喜歡對自己巴結盲從的下屬,而冷淡那些直言有主見的下屬,并刻意形成小團體來給不服從者壓力。這種愚蠢作法不僅不能真正服從,而且直接導致的惡果是,身體可以合作的人往往是沒有能力只知討好的人,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卻對你并不服務,不愿配合。

以上四種情況,如果管理者有任何一點的觸及,都會招來平級同事的反感和排擠,所以,處理好平級關系,這四點是禁區,小心誤入。

3.對下層:上司和決策人

【管理之道】

在企業中,中層領導往往負責某一個部門或某一方面的工作,帶領一個團隊。而對于企業下層而言,中層領導既是他們的上司,也是決策人。

在下層面前,除了要傳達、執行上級的決定,并順勢做好下層員工的說服工作。還應扮演好“決策人”的角色。例如,當有員工對某項工作提出意見時,你就要考慮其意見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有必要將員工的意見上報給上級領導以完善決策,此時你若以堂而皇之的借口搪塞,就會打消員工積極性,甚至使其認為你是個沒有主見的上司。再比如,當員工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出現緊急問題向你匯報時,就需要你即時做出正確的決策,給予員工正確的指導,總不能等著先匯報給你的上級還等待上級給出決策。這就是中層在下層中存在的價值和作用。

那么,要想扮演好這一角色,應從哪些方面出發做好上司和決策人呢?

一、管理者的“上司職能”

1.上司的職能:安排、領導

中層領導者是下層員工的直接領導人,同時擔當著上司和決策人的角色身份。

中層管理者作為下層員工的上司,負責制定具體目標、分配任務、領導員工執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镇沅| 平凉市| 襄城县| 仙桃市| 梁平县| 金堂县| 航空| 甘洛县| 台东县| 盈江县| 盖州市| 丹阳市| 新昌县| 武川县| 景谷| 河北区| 渭源县| 安西县| 远安县| 手机| 清水县| 凤翔县| 山东省| 阜城县| 永德县| 随州市| 塔城市| 临邑县| 阳江市| 佛坪县| 宣恩县| 银川市| 阜新| 高尔夫| 枣强县| 台湾省| 绥滨县| 淅川县| 邵阳市|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