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不打不罵做個好父母(3)

一個周末,一家三口逛商店,男孩看中了一個玩具槍,非要買,爸爸不給買,男孩就開始哭鬧,爸爸給他講道理講不通,男孩就躺在地上哭鬧不起來。于是媽媽趕緊過來哄,爸爸氣得要打,媽媽心疼得馬上要給男孩買,爸爸不同意,于是夫妻二人吵了起來。結果男孩沒管好,夫妻倆倒弄了一肚子氣。

可見,父母對男孩的態度不一致,不僅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會影響到父母在男孩心目中的威信。

另外,有老人的家庭或是老人帶男孩的家庭,最容易出現老人袒護男孩的情況,老人常常阻撓男孩的父母管教男孩,這也許是“隔代親”的緣故,這就造成了兩輩人在男孩教育問題上的不一致。

實際上,老人慣男孩,父母也是有責任的,這是因為老人和男孩的父母之間缺乏溝通所致。如果從男孩小的時候父母與老人就都很關心男孩,經常探討教育方法,也不至于使老人一味地嬌寵男孩。等到男孩長大了,出現了一些毛病,才發現老人帶男孩的方法不當,這就說明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對老人的教育方式是不夠關心的。

如果真的出現老人太慣著男孩的情況,男孩的父母就要與老人溝通,講清道理,耐心開導,使老人心悅誠服,同心協力把男孩教育好。

一般來說,老人與男孩的父母發生分歧,有幾種情況:一是老人的舊思想太多,給男孩施加不好的影響,如教男孩撒謊、罵人等;二是老人的教育方式不當,如無止境地滿足男孩的一切要求;三是老人分擔的家務重,對男孩撒手不管。具體事情應具體分析,然后耐心幫助。幫助老人要講究方法,避免出現婆媳或丈母娘與女婿不和的局面。

和諧的家庭環境往往形成和諧的人格,而殘缺的家庭環境往往形成偏執的人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雙方的角色性格都應發揮其本來的教育影響力。一方的缺失或一方的疏忽都會破壞家庭教育環境的完整與和諧。單親家庭對男孩教育的困難之一就是這種和諧性喪失帶來的。父親或母親要發揮另一方的角色性格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雙方家庭中若有一方因為工作關系或認識問題不能使自己所擔負的角色性格發揮應有的影響,則亦有可能造成和諧性的缺失。

父母雙方都對男孩負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責任,這是一個常識。父母雙方也都對男孩施加各自特殊的教育影響,一味地把男孩趕到母親或父母身邊的做法隱藏著很大的教育危險性。父母都應該擔負起自己應有的教育責任。

夫妻之間一定要注意維護彼此的威信,絕不能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而故意貶低另一方。即使是一方對男孩的要求不合理,也不能自己單方面出面更正,而是應該與對方交換意見,由他自己出面更正。這樣,既有利于男孩改正錯誤,也有利于維護父母的威信。

如果父母教育男孩時,總是出現矛盾,母親這樣說,父親那樣說,男孩就無所適從。男孩分不清誰是對的,不知道應該聽誰的,干脆誰的也不聽,也就用無所謂的態度對待自己所做的錯事。

如果父母教育男孩態度不一致,就會影響男孩的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在有心理問題的兒童中,父母采用“態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明顯高于正常兒童父母所采取該教育方式的比例,所以父母要在子女教育中扮演好角色,并不是說兩者的角色不能一樣。相反,父母也好,祖父母也好,教育態度必須步調一致,互相合作,否則就是無效的。

所以,父母雙方教育男孩的態度要一致,要嚴都嚴,不該嚴,就都不嚴。需要嚴的時候嚴得起來,需要慈的時候能真正有慈。每位父母都應該是有嚴有慈,集嚴慈于一身。

別忽視家庭環境對男孩的影響

過去,中國人很講究門第,婚姻也求門當戶對,除了經濟和政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子女成長環境的考慮。古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币馑际钦f客觀環境對人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和作用。環境對男孩的成長至關重要。

在社會發生急劇變化的時候,男孩成長的環境與父母的環境是迥然不同的。然而,父母往往習慣于以自己的兒童時代作為榜樣,全然不知其中許多方面業已過時,老一套標準已經不再適用。男孩也認為,父母的舊傳統再也不能給他提供合適的行動指南了。因此,父母要適應時代的變化,跟上時代的潮流。

家庭教育是靠優良的環境條件對男孩進行熏陶,通過耳濡目染,使男孩擁有良好的性格和道德品質,因此家庭教育不同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也不拘泥于知識性和專業性的學習,更多的是對男孩情商和人格的塑造。這也是“家庭”和“學?!钡谋举|區別。

古今中外,優良的家庭環境造就出類拔萃的男孩的例子不勝枚舉?,F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父母也是不惜重金大力培養孩子全面發展,鋼琴、電腦、舞蹈,請家教、報輔導班,樣樣不落。這些只為了一個目的——給孩子學習和成長創造最好的條件。父母的這種愛子之心并沒有錯,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是教育孩子不能太過盲目,動輒幾萬、幾十萬地為孩子花費。比如,想讓孩子學鋼琴,目標是為了讓孩子熱愛音樂,成為一個出色的藝術人才,而不能光憑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去強求孩子學鋼琴。

目前,盲目地為孩子創造物質環境的傾向已成為一種潮流,以為那些“家”就是靠物質和財富催起來的。父母如果把成才看得像栽棵樹那么容易,只要肥足就能開花結果,是片面的,不科學的。

不忽視家庭環境對男孩的影響,就要給男孩以良好的家庭環境,當今的問題是,不少做父母的(包括爺爺奶奶們)誤以為環境就是物質條件,男孩有了物質條件就能成長得好。這也不能說不對,但卻是片面的。沒有物質保證,家庭教育無法進行,但太充裕的條件,也會使男孩走向極端,使家庭教育成了產生紈绔子弟的溫床,這種教訓也是不鮮見的。物質當然重要,但精神方面同樣重要,對于多數父母而言,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情商和好的性格。父母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和睦友愛的家庭氛圍。這是一個家庭成立的基礎,夫妻之間、親子之間如果沒有感受到親情和溫暖,那么孩子的心靈必受損害。曾經有一對夫妻,結婚40年,打了40年的架,結果男孩處處擔驚受怕,整日生活在恐懼和憂慮之中。所以,父母即使產生了家庭矛盾,也不要當著男孩的面吵嘴打架。

(2)父母要給男孩樹立道德上的榜樣。男孩時刻在模仿大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印在他心里。所以,男孩不要以為自己的言行對男孩不重要,應該以良好的道德品質以身作則,做男孩的榜樣和模范,才能讓男孩心生崇拜和尊敬。

(3)用自身良好的習慣去影響男孩。有一對夫妻,丈夫喜歡跳舞,妻子著迷麻將,總是將男孩留在家里自己做功課,還認為是給男孩創造安靜、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專心學習。可是,夫妻二人經常半夜三更才回來,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當然更沒有心情和精力學習。

(4)父母要給男孩傳導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即使生活壓力大,心情不好,父母也不要對著男孩發牢騷和不滿,在男孩面前更要少說泄氣的話。如“上什么大學呀,現在大學生還不如門口賣菜的?!甭?,男孩就會產生厭學念頭,變得不學無術。

所以,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忽視家庭教育環境對男孩的影響。據調查,少年兒童犯罪,十有八九和家庭的環境有關。家庭和社會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家庭是社會的一部分。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當然也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出污泥而不染”,但這只是個別的特例,絕不是普遍現象,如果我們把男孩任意放逐,而不重視建立家庭環境,這種試驗是危險的。當然,這也并不等同于對男孩進行挫折教育。

所以,父母要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必須先提高自身的素質,重視家庭文化氛圍,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身心健康發展的條件。

給男孩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成為天下父母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

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到好的教育,花了極大的心思。當時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說:“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

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了皺眉頭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于是,他們又搬家了。

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模仿祭祀、打躬作揖、進退朝堂的禮儀。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遷”的故事雖然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但是它揭示出的教育環境對教育結果有著密切關系這一道理,至今仍然適用!

天下的父母大多愛護自己的子女,這已經成為人人接受的不容置疑的真理了。然而,實際上許多父母無形中對子女進行了精神虐待,只是他們自己全然不知罷了。美國的一些精神病學者和兒科醫生認為,父母在無意中對子女進行的精神虐待可歸納為三種:

一是故作冷漠。有些父母為了嚴格要求男孩,故意喜怒不形于色,還有些父母為了讓男孩學會獨立自主,對他們的一切故意裝作不聞不問。

殊不知,父母這樣做不但沒有幫助男孩更好成長,反而使男孩失去安全感,覺得父母不愛自己而漸漸疏遠,甚至不再對他們敞開心扉。

二是夸大指責。當男孩犯了錯誤,有些父母習慣用“總是”“從來不”之類的字眼去批評男孩,甚至夸大男孩的錯誤,否定男孩的過去。比如指責男孩缺少責任感,不主動認錯等。還有些父母由于望子成龍心切,習慣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男孩。有時,一些男孩做的事情和取得的成績已經很了不起了,但他們的父母用成人的眼光一衡量,就變得無足輕重、微乎其微、不值一提了。這樣做給男孩帶來的精神刺激是可想而知的。其后果可能會挫傷男孩進取向上的積極性,促使他養成膽小怕事、自卑無能的性格。

三是愛的束縛:有些父母出自對男孩的愛,常用威脅恐嚇的辦法來束縛他,欲使他變得聽話。如果父母利用男孩對自己的信任,就讓他終日神經緊張、提心吊膽,這就是殘酷的精神虐待!

生活在精神虐待中的男孩,怎么可能快樂健康地成長呢?環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它給男孩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力量,環境是立體化的、從頭到尾的“三維教材”。就像青蛙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改變不同的體色,男孩在不同的環境中會形成不同的個性。

那么父母該如何給男孩建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呢?

(1)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男孩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員,父母既不要嬌寵溺愛,也不要冷落他。父母和孩子應做到互相關愛,互相支持和鼓勵,遇事和孩子溝通商量,共同享受生活的樂趣;父母要多贊美孩子良好的行為表現,運用禮貌語言和幽默,有助于提高男孩的自信心和品質的培養;可以經常開朗誦會、故事會、運動會,表演各種節目,還可請親戚、朋友、小伙伴來家里玩,盡情享受親情和友情,這些都對男孩的人際關系培養有益。

(2)良好智力開發環境。父母可以從孩子小的時候起就準備好小書桌、小書柜、玩具柜、地圖、地球儀等工具,多方面促進孩子的智商。生活環境要整潔優美,男孩的生活環境要有色彩鮮艷的圖案、美麗的風景畫、優美的書法作品,“好孩子表揚榜”對男孩有積極的鼓勵作用,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好的環境,以增強孩子的積極進取心。當然,男孩還需要有一個鍛煉身體的環境,如在房間的一角或陽臺上吊上一個小沙包讓男孩鍛煉。

(3)良好的意志培養環境。父母可以和男孩一起制定良好的作息時間,如起床時間、鍛煉時間、就餐時間、學習時間、游戲時間等,制定作息時間表有利于男孩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男孩養成按時吃飯、洗漱、排便、睡眠、勞動、看電視的習慣,父母就不用催促、提醒,既培養男孩的責任感和堅持力,也讓自己更省心。男孩看電視或者進行其他娛樂項目,父母可以陪著男孩一起看或玩,盡量選擇適合兒童的電視節目和娛樂項目,并且要把握好時間。這樣男孩就不會整天沉迷電視和游戲,學習也會更專心致志。3歲以前的男孩每天可以看電視10分鐘為宜,3歲以后每天可以看電視20~30分鐘。

總之,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不是書呆子,要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讓男孩擁有更多創造的自由,激發男孩的創造力和學習欲望,讓男孩自己渴望成龍,這樣男孩才能自覺求知,最終真正成長為一個出色的男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屏东县| 乌审旗| 竹北市| 张家界市| 全州县| 二手房| 诸暨市| 依安县| 沧源| 平泉县| 石阡县| 仁寿县| 东方市| 鹰潭市| 修水县| 静乐县| 大石桥市| 高碑店市| 龙胜| 凤城市| 邢台市| 新沂市| 禹州市| 郎溪县| 安平县| 陇南市| 大新县| 德惠市| 南木林县| 大宁县| 平谷区| 安福县| 扶绥县| 江山市| 肇庆市| 北碚区| 固始县| 大渡口区| 思南县|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