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父親要經常帶女孩一起玩。女孩的運動能力與男孩同樣重要。有一半運動能力較強的女孩是經常和父親一起游戲的。她們的父親像對待男孩一樣和女兒一起游戲和運動。相對于媽媽,父親所選擇的游戲和運動通常更具有競爭性,女孩從中獲得的不僅是身體的健康,更有競爭意識和開朗的性格。在與父親游戲玩耍的過程中,不僅增強了親子關系,還可以讓女孩更健康。
培養完美女孩,先做優秀父親
關于父親和女兒,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在佛前守候的精靈,因為喜歡一個男子,幾百年來三次投胎人間都不能得到男子的愛。
流著淚的精靈向佛祈求,佛說:“你已經無法脫離紅塵,佛只能給你最后一樣東西了。你要什么?”
精靈閃動著淚光,對佛說:“我什么也不要,我只要他愛我,永遠地愛我。”
佛不語,揮了揮衣袖。
這一次,佛將精靈化做了一個女嬰。那個心愛的男人把她抱入懷里,溫柔地吻了吻她帶淚的眼睛。她變成了那個男人的女兒,被他疼愛一生一世……女兒就是父親前世的情人,是父親在玫瑰花園結識的美麗女子。所以每個父親在迎接女兒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柔情涌動的感覺,每次看到女兒的樣子都會覺得似曾相識。
可是,當一個父親如此滿心柔情地愛著自己的女兒、恨不得將所有的愛都給女兒時,卻越來越困惑,不知道該如何來疼愛他那日漸長大的寶貝。在日常生活中,“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女兒大了自然就會跟爸爸疏遠”之類人們默認的家庭法則也讓做父親的變得無所適從?!芭畠褐粣垧に龐寢尅N胰ケ?,她會不樂意,甚至還會哇哇大哭,這讓我很難受。我多想親近親近她,可她好像跟我很疏遠。”
“我想跟她進行深入溝通,可不知從何時開始。我不知道該對她說什么,怎么說。我突然變得心虛起來,怕我說的話,不合時宜,進不了女兒的心里去?!?
“我希望女兒能像小時候那樣坐在我的懷里撒嬌。我用胡子扎她粉嫩的臉,把她扛在肩膀上,逗得她咯咯地笑??膳畠翰恢獜暮螘r起,好像并不喜歡跟我在一起了,而是天天跟她媽媽嘀嘀咕咕?!?
的確如此,因為同性的關系,女兒跟母親往往在行為和舉動上顯得更為親密。這也是很多傳統家庭普遍認為女兒應該由母親帶的原因,很多父親也由此被“剝奪”了對女兒教育的權利。
其實,這種傳統的觀念是不合理的。家庭應該是一個整體,孩子只有受到父母共同的關注和引導,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才有利于她健全心理的發展。母親對女兒的影響固然重要,但父親在女兒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是這種影響是內里的表現、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作用,深遠且絕對不容忽視。
有位教育專家說:“我一直堅持認為,一個孩子的成才,主要功勞不是學校而是家庭。道理很簡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家庭氛圍如何,家庭教養如何,父母的素質如何,都將決定孩子的人生!”無數實例證明,父母是決定女孩命運最重要的人。而父親,作為家中的頂梁柱,更是女孩人生最有力的導師。
今天的家庭教育絕非易事,不是誰都能教育出好女孩的;要想當個好爸爸,希望女孩從自己的懷抱中走向成功,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己的教育資質。只有做爸爸的掌握和接受新的、既符合時代要求又切合女孩實際的教育思想,才可能提高教育成功率。
下面是給爸爸的建議。
(1)關注教育動態。好爸爸要從百忙中抽出時間關注、關心當今的教育動態。電臺、電視臺有很多關于青少年教育的專題節目;報紙、雜志對青少年教育的動態報道有很多都觀點新穎,極具前瞻性;也可以向教育專家們學習,他們的著作、講座都是不錯的學習材料。
(2)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中國很多傳統的教育理念已經不符合今天社會發展的實際了,更新教育觀念是好爸爸的當務之急?,F代教育理念特別強調“平等”和“欣賞”,爸爸居高臨下地管教女孩的方式應該擯棄,好爸爸應該尊重女孩的人格,平等地跟她對話。而“欣賞”就是用心去發現女孩的閃光點,根據女孩的個性來引導和教育女孩,要激勵和肯定,不要毫無原則地批評和指責。
(3)學一點兒心理學。女孩的心理變化是很大的,而粗心大意的爸爸常常跟不上這些變化。好爸爸應該明白,女孩不僅有生理斷奶期,也有精神斷奶期。一成不變的教育方式,效果自然不盡理想。經常有爸爸抱怨“女孩逆反心理強”,卻很少從自身找原因。好爸爸極有必要學習一點兒心理學,特別是青少年心理學。
(4)學一點兒新知識。輔導女孩,不能僅限于輔導女孩的課業,也應該有激勵女孩上進的好方法,這些方法在書上、電視里、報紙雜志中隨處可見。好爸爸要學著做個有心人,把看到的、聽到的、收集來的積極健康、輕松活潑的好東西在恰當的時候傳給女孩。教育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時間長了,自然見效。
(5)學一點兒時尚的東西。網絡時代的女孩接觸面廣,獲得的信息量極大,多數古板的爸爸在她們眼里是“老土”。試想,一個“老土”爸爸,在一個時尚少女面前,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所以說,好爸爸還應當為了女孩學習一點兒時尚的東西,如網絡、娛樂;了解一點兒明星、體育,甚至當一回粉絲。只有了解女孩的興趣愛好,才能更好地接近她,進而引導她。
說實話,女孩的父親確實有點兒難當,但當我們抱著“女孩教育是我的責任,我改變了,女孩一定會改變”的態度去思考,就會發現問題好解決了,局面也可以掌控了。
和女孩一起學習,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賞識你的女孩
賞識就是欣賞和贊美,根據心理學原理,賞識是人類所有年齡段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女孩來說,賞識對于她們的健康成長尤其重要??墒窃诂F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卻不會認真地賞識自己的女孩,而是不斷地抱怨她多么無能,多么不聽話,多么違背父母意愿。
著名的“知心姐姐”盧勤在演講中反復強調,要多夸孩子,有孩子的父母要反復跟孩子說:“你真棒!”多夸獎,可以讓天性敏感的女孩更有自信。
一個平凡的父親,用賞識的心態培養先天殘缺的女兒,把聽力完全喪失的女兒培養成了教育心理學碩士。
這個幸福的女孩叫婷婷,一生下來就聾,一歲多時因病雪上加霜,導致雙耳全聾。
這位父親曾經對最要好的朋友說:“哪怕一把火把我家燒得精光,只要女兒能喊我一聲‘爸爸’,我就心滿意足了?!?
本來對命運已經屈服,可在婷婷3歲的時候,一部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疑》喚醒了他沸騰的父愛,找到了一個做合格父親的感覺。幸子雖患不治之癥但卻含笑離開了人世!她的父親大島茂堅強而勇敢地面對現實,對女兒付出了無盡的父愛。
這位父親想女兒雖失去了聽力,但生命是最可貴、最美好的,世上還有比生命和愛更寶貴的嗎?他發誓要用自己沸騰的父愛和百分之百的努力,為婷婷打開有聲世界的大門!為婷婷探索一條快樂成長之路!即使不能成功,女兒長大后也不會抱怨他——這個為她歷經磨難的老爸。
女兒7歲時,這位父親在上海買了一本極其普通的書《幼兒才能開發》。這本書介紹了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的教育思想。鈴木發現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方法是人世間最好的教育方法,他嘗試用這種教育方法,一年培養出700名達到莫扎特同齡水平的小提琴神童,全世界為之轟動。
這位父親就是看到這本書再次覺醒的。鈴木能把所有正常的孩子,而不是超常的孩子培養成小提琴神童,自己為什么不能把雙耳全聾的女兒婷婷培養成神童呢?
這位父親把女兒作為第一塊試驗田,從此,女兒做任何事他都以教她學說話、學走路的心態對待她。讓她找感覺、嘗甜頭——找到“神童”的感覺,嘗到成功的喜悅。
就這樣堅持數年,結果奇跡產生了,婷婷用3年時間學完了小學6年的課程,而且品學兼優,成為全國十佳少年。
賞識的心態會創造奇跡。
對你的女孩夸得越多,女孩就越自信,她們對這世界的畏懼也就越少,她們的成長天空也就越廣闊。女孩的喜悅和自信來自于父母的夸獎。女孩會在父母的賞識中學會欣賞別人,學會和小朋友合作與分享。愛因斯坦小時候曾被老師和同學視為弱智兒,而他的父母,尤其是母親,不僅不認為兒子愚笨,還堅持時時鼓勵他、夸獎他、啟發他、教育他,終于使他成為曠世奇才——這個事例同樣可以套用在女孩身上。
日本一位兒童教育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受到父母夸獎的女孩和很少受到父母夸獎的女孩相比,成才率前者比后者高5倍。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教育女孩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女孩和解放女孩。而相信女孩、解放女孩,首先就要學會夸獎女孩。
作為父母,要時刻關注女孩的每一點細微的進步。女孩每一個小小的閃光點,父母都要及時給予夸獎和鼓勵,讓女孩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女孩不斷進步。
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維護女孩的尊嚴。人沒有尊嚴,生命便會萎縮。一次,一個女孩上課遲到了,站在教室門口顯得十分尷尬。這時,老師和藹地說:“這位同學雖然遲到了,但卻是十分喜愛學習的好學生。你們看,她跑得頭上都冒汗了。這說明她心里很著急,想把因遲到造成的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边@個女孩原以為必受批評,卻得到了老師的賞識,曾經羞澀的她決心成為課堂上最踴躍的發言者。因此,在女孩做了錯事而又知錯的情況下,老師和父母不妨對其錯處忽略不計,而對其表現出的積極一面加以肯定和賞識。
其次,要尊重個性差異。我們必須承認女孩有個性間的差異,對一些能力差的女孩,老師和父母應從她的自身條件和興趣出發,注重給她快樂和自信。
歡歡的爸爸想把她培養成畫家,在歡歡很小的時候就帶她參加各種繪畫補習班,參觀各種畫展,每天都督促她寫生。但是每次歡歡都嘟起小嘴,滿臉不開心的樣子。爸爸也沒在意,但是幾年下來,歡歡的繪畫水平沒有多大進步,總是掌握不好人物的比例,爸爸感覺很失落,慢慢地,也不對歡歡進行要求了。偶然有一天,爸爸回家,在樓下聽到樓里傳來悅耳的兒童歌聲,抑揚頓挫很是分明,仔細一聽發現是從自己家里傳出來的。爸爸又驚又喜,從沒注意女兒有這個天賦,從來都只帶她看畫展,不知她從哪兒學來了唱歌。爸爸興奮地打開門,歡歡卻嚇了一跳,馬上回房間抓起畫筆開始埋頭畫畫,爸爸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一廂情愿差點兒毀掉了孩子的一大天賦。于是,爸爸讓歡歡放下畫筆,帶她去看當天的歌舞演出,并答應以后帶她上音樂補習班,歡歡高興得合不攏嘴。
最后,要有賞識女孩的意識??洫勁⒉⒉浑y,關鍵是你有沒有這種意識,能不能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夸獎是一種激勵。激勵比批評和強迫的效果要見效得多。但夸獎女孩也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得準。如果夸得不準,女孩就會感到受了欺騙,認為大人別有用意,也就起不到激勵作用了。特別要注意不能夸錯了,否則女孩會把錯的當對的,以后再想改過來就很難了,因為她心目中的是非標準已經因你的錯夸而混淆了。
賞識教育是回歸,是父母、教師對教女孩學說話、學走路那樣一種心態的回歸,是對教育本質的回歸。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我們要學會賞識女孩,不斷尋找女孩的閃光點,給予足夠的肯定和應有的贊揚。它能喚醒千千萬萬的父母,促進家庭教育的和諧,讓更多女孩走上快樂成長的道路。
表揚女孩的藝術
不少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對孩子的長處不關注,而對孩子的短處卻很在意。
6歲的女孩小露,長得并不漂亮,小臉黑瘦,頭發黃黃,個子也不高。而且,她的學習成績也很一般,總在班上20名左右徘徊,在任何一門功課上都沒有表現出過人的天賦。
在父母的眼里,女兒太平凡了,平凡得讓他們沒有夸獎女兒的機會。爸爸媽媽對這個女兒幾乎失去了信心。每當小露不小心做錯了什么,爸爸媽媽總會不約而同生氣地對她說:“我真懷疑你是不是我的女兒,怎么這么笨啊,長大了肯定沒出息!”
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有出息才是怪事。
對于小露來說,也許她的長相的確一般,但她卻極有可能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善良心靈;也許她的成績一般,但誰都不能否認她是個努力的孩子;也許她經常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但也許錯誤之中恰恰蘊涵著創造的火花……
這也就是說,只要父母用心去觀察和體味,不用苛刻、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女兒的一言一行,父母們就會發現:每個女孩身上都會蘊藏著無數的優點,以及許許多多值得表揚的地方。
而如果父母對于女孩的這些優點,及時給予表揚,那么,小女孩也必然會順著父母的期望,茁壯而快樂地成長。
5歲的女孩小小,在媽媽外出的時候,把房間整理了一下。媽媽一回來,立刻看到了房間的變化,她驚喜地對小小說:“真令人想不到。我的乖女兒越來越能干了?!睆拇?,小小就愛上了收拾房間,因為她想不斷帶給媽媽驚喜。
母親只是發出了一聲贊嘆,卻讓女兒在自己的贊美聲中不斷發揚著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表揚和贊美的作用,可見一斑。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這本無可非議。可父母也應看到,每一個孩子都有她的長處和優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卻不能只取決于一個方面。
要知道,“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聰明女孩都是夸出來的”。尤其對于內心敏感的女孩,表揚女孩、贊賞女孩、鼓勵女孩,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藝術。
有一些父母也知道表揚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但與此同時,他們卻也很困惑——自己的女兒身上似乎沒有優點,我又怎么去表揚呢?
(1)表揚要具體?!白屌⒅溃阏姘簟笔且痪涓改钢g的流行語。很多父母在表揚女孩的過程中,往往就這樣一句帶過,并沒有對女孩所做的某一件事進行具體化表揚。女孩只會對自己的行為有個籠統的認識,而不明白究竟哪些行為會得到父母的贊揚。
小麗給家里剛來的客人端了一杯水,這個時候媽媽立刻說:“小麗真是個好女孩?!卑职謪s說:“小麗,你為客人端水,不僅照顧了客人,還懂得什么是待客之道,讓客人感受到我們家的關心,你做得真不錯?!?
相比之下,哪種表揚更有效就很明顯了,爸爸的贊賞既鼓勵了女孩,又肯定了女孩好客的品質。
(2)表揚要發自內心。很多父母容易陷入為表揚而表揚的誤區中。因為很多的父母認識到了賞識教育的重要性,但她們卻無一例外地在女孩身上碰了釘子,甚至還使表揚成了一種廉價的物品。讓我們看看她們是怎么表揚的。
不管女兒做了什么,都夸她做得太好了;
把“你真棒”“你真行”當成一句口頭語;
突如其來地對女兒說,你某某事做得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