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可以縮小成核桃大小。
收起飛船后,江清便帶著眾人前往河罔城。
“江清!你敢就這樣帶著我進城里?!”
白狐權余還被關在籠子里,它自覺丟不起這個臉,因此有些惱怒,呲牙怒吼。
江清淡淡瞥他一眼,對身后女婢說道:“你帶著它。”
女婢打開籠子,為權余戴上項圈,然后抱住這只白狐貍。
“哼,還算你識相。”
危機解除,那些妖修們神情放松,商量著進城后要去哪里喝幾杯。
還有妖來問祝獻,“南道友,要不要與我們同去?”
“這河罔城小妖我來過好幾次,城里好幾家酒樓飯食美味,令妖回味。”
這原型是只羊的妖修留有白色長須,看著像個小老頭,他咳咳兩聲,壓低聲音,“美妖相伴的也有。”
祝獻心中好笑,委婉拒絕,“諸位道友去就好,我想早些休息。”
羊妖遺憾,“好吧,下次南道友可要一起。”
祝獻笑而不語。
“楊六。”江清平淡嗓音響起,“入城后,你去城主府告知煞氣之事。”
羊妖心道糟糕,面上恭敬應了,“謹遵護法令。”
其余妖修偷偷笑,“不帶你了。”
五里路,對修士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烏鴉用鳥喙叼著夏信飛行,這次它學乖了,小心翼翼叼著她的衣物,不敢觸碰到皮肉。
馬上,那河罔城的一處城門就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一靠近,能明顯感覺到,空氣中的水汽多了起來。
城門開著,有守衛矗立。
此時,也有不少人正要進入河罔城,他們排著隊,由守衛檢查進城要用的證明物件。
祝獻等人剛靠近,就有守衛迎了過來,“修士大人們,請往這處。”
說著,直接帶他們進了城門。
那些排隊的人瞧瞧他們,又收回視線。
夏信有點好奇,小聲詢問祝獻,“南先生,他們都沒有修為嗎?”
她原以為在這神奇的靈界當中,人人,還有妖妖都會是修士,沒想到也有些像普通人界凡人一樣。
守衛聽見了,“這位小公子,他們并不像您一樣有能將天地間靈氣化為自身法力的天資。
“城主有令,修士可自由來往河罔城,所以您無需在外浪費時間。”
夏信現在穿的是原先的衣服,被認作了男孩,她也不意外。
聽到守衛言語,她不知如何作答,索性閉上了嘴。
祝獻摸摸她腦袋。
那被江清指派了的楊六,靠近守衛,說了兩句,便讓守衛帶他去城主府。
守衛不敢怠慢,忙又喊了同僚來,讓同僚帶這些大人物去城中最好的酒樓入住。
剛走了沒幾步,看見一塊石碑,上篆刻有銘文。
夏信不曾去過學堂,但她的娘親會教她識文斷字,這靈界文字與人界并無差異。
她瞧了瞧,“河罔旱災頻發,植株不生,水源稀缺,子民困苦……幸得汪禮、云水二位修士……銘感五內,特立此碑,己卯春月。”
新換來的守衛見這穿著落魄的小公子好奇,不敢怠慢,解釋道:
“二十幾年前,河罔城遭遇了大旱,有兩位修士路過此地,發現這旱災原是有魔修背后作祟,他們鏟除了魔修,挽救了河罔城。
“當時的城主為了感謝汪禮大人與云水大人,就在這進城之處立下碑文,宣揚兩位大人美德。”
“原是如此。”夏信道謝,隨后心中將這兩位修士的名字記下。
“汪禮,云水。”
她小聲念念。
祝獻笑了笑,“怎么?”
“南先生。”夏信有點不好意思,“我覺得這兩個名字很相稱,不知道這兩位修士大人有什么樣的故事,想來應當是很美麗,很動人的。”
“嗯,也許。”
走了沒多久,便到了城內最好的酒家,華越樓。
守衛走進去,和守店的掌柜的交代了幾聲,“要給最好的上房,明白了嗎,錢款城主府上今日就會有人來給。”
掌柜的自然應好,招呼了幾個小二,又親迎,將貴客們送至后處宅院。
江清帶著她的女婢住一個,那些妖修們住一個,祝獻自然和夏信在一塊。
夏信是偏遠小城出來的孩子,家境不能說很差,但也不富裕,沒住過這等宅院。
只覺比白霈家還要氣派。
想到這,她不自覺想,不知道兩個小伙伴如今怎么樣了。
張志還好,家庭和睦。白霈不知道還有沒有被欺負。
當日離開之時,白霈找到她,說,“信哥兒,你且安心走,我定會好好看守你爹娘的墓。
“祖父這幾日對我很是和藹,給了我不少獎賞,這些你拿著,路上有盤纏才好。”
說罷,白霈就塞了一袋銀子給她,夏信是第一次見這么多錢,忙推回去,“這是做什么,你自己留著用。”
白霈還想再遞,她最后還是推辭了,“二郎,我此去,也許是到用不上銀錢的地方,你自收著。”
這一暗示,白霈驚異之下,也替她高興,“信哥兒,你定會成為了不起的人物。”
夏信當時笑笑,也勉勵了白霈一番。
成不成為了不起的人物對她來說都沒什么,她只想成為能對南先生有幫助的人。
他們人少,因此就沒有選很大的宅院。
祝獻給夏信安排好房間,“小夏,你好好休息,等到用飯時間,會有小二送飯來。”
“南先生,要出去?”
“嗯。”祝獻又叮囑,“不用等到我回來再吃飯,我可能要晚些再歸。”
夏信乖巧應了。
“你幫我看著。”祝獻又對烏鴉說道。
“小烏遵命!”
如此,祝獻這才出了這華越樓,準備去河罔城的市集里看看。
二十幾年前來的時候,他確實有發現一條賺靈石的路子,不過這么久不踏入了,還是得看看是否有什么變化。
出發之前,祝獻還找店小二確認了一番,河罔城現在最大的市集仍舊在二十幾年前那塊。
這算個好消息,希望別的也別變太快。
祝獻慢慢往市集那塊走去,順便觀察觀察周圍情形,見城內居民雖不至于人人服飾華貴,但起碼幾乎個個面色紅潤,衣裳齊整。
也有乞丐,躺在角落,碗里有人給了吃食。
他見此,心情不錯。
與二十幾年前,大不同了。
當然,這是好的變化,祝獻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