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我與女同桌的生活持續到了未來
大理石外觀的“宮殿”、紅磚鋪設的道路、上了年紀滿臉黃斑的鐵閘,這不是印度泰姬陵。她是傳授我知識、見識我成長的“母親”——夏識學院。
今天,預定要去體育館與老同學切磋羽毛球,當太陽仍猶抱琵琶半遮面地探出頭來時,我便和她一起準備前往體育館。
“喂喂,你還沒好嗎?你可太慢了吧?你看我,一眨眼就換好了衣服!”
我抬頭挺胸,像是要自夸似的對房間里仍在換衣服的她這么催促著。
“快了快了,我正在準備穿上運動用的衣服了。”
我不耐煩地對她抱怨了起來,但她卻掛著燦爛的微笑,溫柔地對我這樣說。但我卻嗤之以鼻,不以為然,認為她肯定是對我的抱怨隨口打發。
“行了,快點吧。我在門口等你,記得把隨身物品帶齊!”
這次她什么都沒說,但我也沒放在心上,徑直地向大門走去。
沒過多久,她就從房間里出來了,我們為了前往體育館而啟程。不過,我們沒有車,所以只能步行前往目的地。
天公不作美,一大早便像小孩一般不肯停止哭泣,真是不讓人省心的小家伙!我們踏著布滿水漬的地面,鞋子早已經受不住折騰而決堤,讓雨水滲入鞋內。
拖著泡著水的腳,走了一段時間后,我的右手被拉得越來越酸。我看向拉著我右手的她,她面上掛著充滿期待的笑容,似乎和往常的她一樣。但事實卻不是表面看起來那樣,我可太懂她了。她就是那種喜歡將事情埋在心里,從不將自己的內心想法暴露出來,一個人默默背負著不該由她背負的負擔,她從以前開始就是這樣。
我開始在四周張望,想找找看哪兒能讓我們休息會,這時一座熟悉的建筑映入我的眼簾。
“馬路對面就是夏識了,我們進去休息會吧。”
“......”
她別開了臉,轉頭不再看著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又生起了自己的氣,以她的性格,肯定又將矛頭指向了自己,讓自己背負著沉重的包袱。
她挽著我右手的左手越來越無力,我趕在她倒下前,將她的身體推向我。我抱起了因體力透支而無法撐起身體的她,往我們母校——夏識學院跑去。
由于現在正是上學時間,學校的大門敞開,只見學生正源源不斷進入校園。而我們兩個則顯得格格不入。
踏著頗有年代感的紅磚進入白色大理石“宮殿”后,我直奔位于一樓的校務處。希望能與校方簡單溝通后,借用學校的醫務室給我們休息。畢竟,應該不會有母親拒絕孩子的求助。
校務處只有三十平方米左右,作為校務處還是綽綽有余的。墻上掛著琳瑯滿目的錦旗與獎牌。不過,我們學校并不像其他學校一般,只將學校獲得的成就展示出來,以此大肆吹噓自己學校的種種優勢,以達至提升學校名譽的目的。眾多錦旗、獎牌中,不乏學校學生拼盡全力為學校斬獲的諸多獎項,學校都將這些獎項一一掛在校務處,維護了學生們名譽的同時,也作為肯定學生努力的證明。
“抱歉,我們是于五年前畢業于此的學生,我想借用貴校醫務室讓她休息會。我們為了前往體育館,而走在傾盆大雨的路上。她好像在路上崴到腳了,還一直不說話,弄得現在這幅模樣。”
回答我的不再是以前走路一瘸一拐,臉上常掛著和藹笑容的老爺爺,而是一位青澀的小姐。她文質彬彬地對我說道:“抱歉,現在是上學時間,我們不容許外人進來學校。”
聽到這樣的回答,我渾身乏力。是因為“母親”將孩子拒之門外?還是因為對她的回答不滿但又別無他法所誕生的無力感?我不清楚,現在我一心只想找個地方能讓她休息片刻。
正當我打算離開之際,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從二樓教員室抱著厚厚的書籍,從樓梯上小心翼翼地走下來。
從樓梯上走下來正是五年前擔任我們班主任的王老師。
陽光趁我們不注意從校務處兩旁的窗射進校務處柜臺,將原本只由兩盞暖色的橙光燈管照亮的大理石柜臺照得閃閃發光,仿佛沒有一處黑暗是無法被陽光射入一般。與剛才太陽被烏云遮擋時,僅有兩條燈管提供照明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見到王老師時,心情五味雜陳,在心里反復掙扎后,我還是決定叫住她。
“王老師!”
聽到我的聲音后,王老師似乎頓了一下,可能是我看錯了吧?
“噢!是你們?夏侯宇和歐陽傾雪?你們今天回學校有什么事嗎?”
看來王老師沒有注意到被我抱在身上的傾雪的狀態,難不成她以為我們在玩什么游戲嗎?
“王老師!傾雪她體力不支倒下了!我想借用學校的醫務室給她休息會!”
見到王老師后,我愈發激動地向王老師提出請求,甚至連要打招呼的意識都煙消云散。
而王老師見狀,放下了她抱在身前的一大堆書本,小跑到我面前后,看了看傾雪對校務處職員說道:“放他們進去吧,他們是以前我們學校的畢業生。以我們學校的校風,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肯定要給予幫助啊。”
聽到這席話后,校務處小姐終于肯放我們進去醫務室。當然,王老師沒跟進來,她將放在地上的書本抱起后,又向地下走去,去迎接自己班的學生們。
在醫務室里,我看著她那因扭傷而紅腫得像蘋果的腳踝,讓我懸在半空的心久久不能平復。同時,我也在想:“我記得她從以前開始就是這樣,我應該早早注意到她異常的走路姿勢以及走在路上時沉默不語的原因。”
這件事,令我非常內疚,也讓我因此開始考慮這樣的我們真的適合在一起嗎?遇到困難時,我們真的能攜手共度嗎?為什么在發生這種小事時,我們都不能坦誠相對,有困難就坦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