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子項目三 電商經營者的法定義務

情境導入3

李麗虛假“刷單”,收到淘寶平臺的罰單

李麗的“創意十字繡”在網上賣得還不錯,她賺了些錢,有些同學制作的“創意十字繡”也會在她的小店里出售。大家為了提高小店的級別,于是進行了虛假“刷單”,不久李麗便收到了淘寶平臺發送的虛假發貨處罰通知。

問題:(1)淘寶平臺不是國家權力機關,是否有權處罰李麗?(2)李麗更害怕收到稅務機構的罰單,她是否需要履行納稅義務?

任務一 知曉電商經營者的基本法定義務

電商經營者的基本法定義務是為了與電商平臺經營者的特別法定義務區分而言的,是指所有類型的電商經營者都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

一、依法納稅的義務

《電子商務法》第11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并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依照前條規定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納稅義務發生后,應當依照稅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并如實申報納稅。本條需要注意三個問題。

(1)電商經營者依照其所從事的行業或者企業的特殊性質依法享有一定的稅收優惠。例如,《企業所得稅法》第28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2)電商經營者為企業的,適用《企業所得稅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若為自然人、合伙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則適用《個人所得稅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

(3)市場主體登記的豁免并不一定意味著稅收的豁免。稅收以利潤作為標準,依法首次納稅義務發生后,市場主體應該及時申請辦理稅務登記,并如實申報納稅。

二、保障交易安全性和合法性的義務

《電子商務法》第13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和環境保護要求,不得銷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規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務。

由于電子商務交易的虛擬性和不確定性,更需要強調其安全性和合法性。電商經營者應該恪守保障交易合法性的義務,不得銷售藥物、毒品、槍支等法律法規禁止或者限制交易的商品。

同步案例

義烏檢察機關在《電子商務法》實施后啟動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

2019年1月2日,《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之后,義烏市人民檢察院獲取有人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網絡平臺違法銷售藥品的相關線索,該院民事行政檢察部檢察官根據線索迅速展開調查,發現被調查對象正是利用網絡服務銷售商品的,屬于《電子商務法》界定的電商經營者。

根據調查得知,此人利用微信違法銷售自制藥品,聲稱該藥品系采用中草藥秘方,主治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等十余種疑難雜癥,3天見效、8天痊愈,還承諾無效退款。藥品銷售信息通過其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傳播并且藥品以高價銷售。

檢察機關認為,作為電商經營者,不得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自制藥品、通過網絡違法發布藥品信息及銷售藥品,其行為利用了網絡的便捷、快速、覆蓋面廣等特性,違反了《電子商務法》和《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已直接威脅到社會公眾的用藥安全,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法律規定,義烏檢察機關將其立案為侵害藥品安全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并向行政主管部門發送檢察建議,督促對相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下一步,行政主管部門一旦鑒定當事人所售藥品為假藥、劣藥,還可對當事人追究刑事責任。

三、提供發票的義務

《電子商務法》第14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依法出具紙質發票或者電子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發票等購物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是經營者在履行合同義務后向消費者出具的證明合同履行的書面憑證。該類單據除了紙質發票與電子發票以外,表現形式還有收據、小票、門票等。在經濟活動中,發票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發揮著證據作用并作為稅務管理、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憑證。

四、向主管部門提供信息的義務

《電子商務法》第25條規定,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有關電子商務數據信息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提供。有關主管部門應當采取必要措施保護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的數據信息的安全,并對其中的個人信息、隱私和商業秘密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電子商務活動往往會伴隨著大量的信息交流。若國家有關部門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相應的數據信息,那不論該數據信息是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還是電子商務經營者的信息,電子商務經營者都應當提供。

任務二 知曉電商平臺經營者的特別法定義務

電商平臺經營者為平臺內經營者和消費者開展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虛擬網絡市場。這個市場不僅具有一般商場所具有的商品和服務,還集合了眾多第三方中間服務商,例如電子支付、快遞物流等。電商平臺集中反映了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經營規則和法律訴求,因此,需要對電商平臺經營者進行特別規制。

一、對平臺內經營者的形式審查義務

《電子商務法》第27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要求申請進入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聯系方式、行政許可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并定期核驗更新。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為進入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非經營用戶提供服務,應當遵守有關規定。

該條將形式審查義務明確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自身的義務,強調的是平臺履行信息審核、進行信息登記的行為。如果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履行,根據《電子商務法》第80條的規定,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并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4條的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

同步案例

青陽縣某外賣送餐服務有限公司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未履行審查義務案

(人民資訊網2022-01-24)2021年7月28日和8月9日,池州市青陽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先后對青陽縣某外賣送餐服務有限公司位于青山新城南區蓮花路的辦事點進行夏季餐飲配送平臺專項檢查。經查,當事人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未履行審查義務,平臺內的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中有1戶食品經營許可證已過期未上傳、3戶未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2021年10月11日,青陽縣市場監管局審查認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和《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依據《食品安全法》第131條第1款,沒收當事人違法所得1 043.4元,罰款5萬元。

二、協助監管的義務

《電子商務法》第28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按照規定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送平臺內經營者的身份信息,提示未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依法辦理登記,并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為應當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辦理登記提供便利。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依照稅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向稅務部門報送平臺內經營者的身份信息和與納稅有關的信息,并應當提示依照《電子商務法》第10條規定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依照《電子商務法》第11條第2款的規定辦理稅務登記。

三、對違法經營的處置和報告義務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作為交易場所的提供者,有義務維護其內部交易環境的安全和穩定。《電子商務法》第29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發現平臺內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存在違反本法第12條、第13條規定情形的,應當依法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本條款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本條款適用的前提是平臺內經營者違反《電子商務法》第12條、第13條的規定,即:①經營活動應當取得行政許可但并未取得;②平臺內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③平臺內經營者銷售或提供法律法規禁止交易的商品、服務。

(2)《電子商務法》第36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可以采取警示、暫停或者終止服務等措施,并應當及時公示。公示違法違規行為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避免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造成消費者利益的損失。

(3)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的目的在于幫助有關主管部門了解情況,調查取證。

同步案例

某網絡圖書館App放任侵權行為發生不適用“避風港原則”

2021年9月,因熱心網友上傳大量電子書到某網絡圖書館App,該網絡圖書館App的運營者陷入了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糾紛。那么,網友上傳電子書的行為違法嗎?該網絡圖書館App的運營者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什么是“避風港原則”?

網友將涉案小說上傳到該網絡圖書館App,使網絡用戶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涉案小說,該行為侵害了權利人對涉案小說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對于開放網友上傳功能的某網絡圖書館App的運營者來說,其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盡到與其提供服務的性質相對應的注意義務,方能依據“避風港原則”免責。一般情況下,該網絡圖書館App應要求上傳者提供姓名、聯系方式等個人基本信息;在網友上傳作品時以醒目方式提示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并要求其提交創作證明或授權證明;在前端顯示上傳者的名稱、上傳時間等信息;設置便捷程序接收侵權通知并及時針對侵權通知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合理措施;對于同一網絡用戶的重復侵權行為采取禁止上傳、注銷用戶賬號等合理措施。此案件中,該網絡圖書館App的一名用戶就上傳了1.8萬余本電子書,運營者放任侵權行為的發生,具有明顯的過錯,被法院判賠100萬元。

避風港原則,是指在發生著作權侵權案件時,網絡服務提供者為服務對象提供搜索或者鏈接服務時,在接到權利人的通知書后,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斷開與侵權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鏈接的,予以免責,不承擔賠償責任。

四、制定平臺經營規則的要求

《電子商務法》第32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制定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明確進入和退出平臺、商品和服務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本條款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平臺交易規則的內容。為了保障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平臺需制定包含用戶注冊、交易規范、信息公示、個人信息保護、商業秘密保護、消費者保護、廣告發布審核、交易安全保障、數據備份、爭端解決、違法信息舉報處理等內容在內的一系列制度。

同步案例

電商平臺“假一罰十規則”的效力認定

2017年,李某某訴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拼多多平臺)服務合同糾紛案開庭。原告作為商家入駐拼多多平臺時簽訂的平臺協議中約定“假一罰十規則”,平臺委托案外人購買原告商品后,鑒定該商品為假冒商品,據此認定原告銷售假貨,并依據平臺協議凍結了原告的賬戶資金。法院經審理認為,該交易規則有效。

法院認定“假一罰十規則”有效,有利于引導各地人民法院改善對于平臺協議與交易規則的態度,鼓勵平臺進行自我規制和自我管理。但同時,為保護平臺內經營者的利益,也需對平臺自治進行審慎必要的監管。

(2)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的法律性質。在實踐中,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為了重復使用而單方面制定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在訂立合同時,平臺內經營者和消費者也并沒有能力和條件與平臺進行協商,因此該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屬于格式合同。

知識拓展

格式合同無效的情形

《民法典》第496條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民法典》第497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①具有本法第1編第6章第3節和本法第506條規定的無效情形;②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③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3)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要進行公示。《電子商務法》第33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電子商務法》第34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修改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公開征求意見,采取合理措施確保有關各方能夠及時充分表達意見。修改內容應當至少在實施前七日予以公示。

五、區分自營業務與他營業務的要求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可因提供不同種類的經營活動,而擁有雙重身份:第一重是平臺經營者身份,第二重是平臺內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的經營者身份。為保護消費者權益,《電子商務法》第37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在其平臺上開展自營業務的,應當以顯著方式區分標記自營業務和平臺內經營者開展的業務,不得誤導消費者。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對其標記為自營的業務依法承擔商品銷售者或者服務提供者的民事責任。

情境導入3分析

問題(1):“刷單”涉嫌不正當競爭、發布虛假廣告等多種違法行為,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甚至會受到刑罰處罰。根據《電子商務法》的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發現平臺內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存在違法情形的,應當依法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因此,淘寶平臺有權處罰平臺內的“刷單”行為,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問題(2):根據《電子商務法》的規定,依法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納稅義務發生后,應當依照稅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并如實申報納稅。也就是說,是否需要納稅取決于李麗在網上出售“創意十字繡”所獲取的利潤或銷售額是否達到了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的起征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池县| 光山县| 新郑市| 北流市| 古田县| 泰宁县| 昌图县| 通海县| 牙克石市| 西昌市| 河间市| 宁远县| 黔南| 九台市| 阿克苏市| 通江县| 土默特右旗| 永善县| 剑阁县| 达州市| 蒙山县| 镇巴县| 吉木萨尔县| 集贤县| 镇平县| 凤山县| 米林县| 图木舒克市| 抚远县| 饶阳县| 宁河县| 右玉县| 区。| 锦屏县| 兴文县| 漠河县| 岫岩| 聂荣县| 封丘县| 土默特右旗|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