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向大眾化、平民化邁進的過程中,高職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即使全球經濟已處于逐漸復蘇的狀態,社會就業壓力仍在不斷增加,同時,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大學生就業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的挑戰。因此,新時期高職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被賦予了更加重大的責任和新的內涵。
隨著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環境、對象和實際要求均發生了較大變化,迫切要求根據新的形勢和客觀需要對該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新的思考和探索。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自2004年起,堅持從大一開設就業指導講座、研討,開設高職院校《高職生就業指導》課程等。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深感需要一本適應高職生所用的就業創業教材。籌劃編寫適合高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教材,既符合教育部關于《高職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育要求》的文件精神,也是廣大教師做好高職生就業創業教育的迫切要求。本書是在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指引下,為了貫徹《教育部關于當前形勢下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08]21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9]3號)等相關文件的精神編寫的。
正是基于適應時需的考慮,我們組織編寫了本書。本書的編寫以就業為導向,緊密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為高職生順利就業、適應社會、走向成功提供必要的指導。全書從高職生就業創業指導出發,通過當前就業政策與形勢分析,結合高職學生個體案例,向高職生介紹就業創業過程中的心理調適、角色轉換、求職技巧、求職面試、簡歷撰寫、就業簽約與權益維護、創業準備與實踐等。
本書的特點是: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征,貼近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職業崗位的需求。本書以“精理論,強實踐;精基礎,強應用”為編寫指導思想,堅持“必需和夠用”的原則,有效地把握教材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將案例教學環節引入就業指導的教學過程之中,體現了師生的雙向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基本理論部分貫徹少而精的原則,反映時代要求。在全書的不同章節中,我們分別設計出“案例分析”、“點評分析”、“課外閱讀”、“自我測試”等板塊。通過學習和使用本書,將有助于高職生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樹立科學的就業觀,了解當今的高職生就業市場和就業政策,學會求職擇業中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掌握求職材料準備、面試、收集和使用就業信息等求職技巧,明確當今高職生就業權益與法律保障知識;掌握職業生涯管理知識,完善自我,適應職場,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本書結合許多實際典型案例,每章配合具體的案例、相關知識鏈接等形象化的素材,增強本教材的可讀性。本書既可以作為高職院校高職生就業創業指導的教材,也可作為就業創業指導工作人員及其他擇業人員的培訓教材和自學參考用書。
參與本書編寫人員均為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一部分是從事就業創業教育教學的教師,另一部分則是長期從事高職生就業創業的指導教師。全書共分8章,由任一波副教授擔任主編,并負責全書的統稿工作,莊朝霞、張軍、包培紅與馬淑君為副主編,應金萍教授擔任主審。具體分工如下:第一章、第八章由莊朝霞、張軍、郭璇、戴艷等編寫,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由任一波、包培紅、鄭芳、毛可斌、趙進軍等編寫,第六章、第七章由馬淑君、吳海波、顧秩銘、熊慶云、張圓青等編寫。
編寫《高職生就業指導》的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但參加編寫的同志虛心鉆研,團結合作。有的同志因編章體系調整更改,第二稿修改時,幾乎全章重寫,毫無怨言,為了對讀者負責,精益求精,令人欽佩。同時,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方程、徐雋、韓包海、賈輝等老師對本書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謹此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在強調理論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借鑒、參考和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限于篇幅,只列出了主要參考文獻,對相關的論文和著作未能一一列出,謹此向有關作者和出版單位表示衷心感謝。但限于編寫時間和水平,所選案例不一定理想和恰當,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同行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臻完善。衷心地希望高職生能在本書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形成正確科學的就業觀,最終對求職就業和個人職業發展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我們將因此而感到無比欣慰,同時,這也是我們編寫本書的最大期望。
編者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