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我行我述
  • 孤竹墨
  • 3669字
  • 2024-06-04 16:00:55

新疆并不新

新疆是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最大的省區,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的地形地貌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從北到南依次為阿爾泰山、準葛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侖山。因為南北兩端的阿爾泰山和昆侖山是新疆的邊界,新疆的腹地主要是天山山脈及其南北的塔里木盆地和準葛爾盆地,所以有時也把新疆概括為“天山南北”。新疆是我國九個邊疆省區之一,簡稱“新”。

新疆與中央政權的分分合合

站在吐魯番的高昌故城極目四望,兩千多年的新疆歷史煙塵,仿佛奔騰著向眼前涌來。

其實,新疆并不新。

新疆地區在我國古代稱西域,正式被納入我國中央政權版圖是在公元前60年的漢朝,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早于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西藏、青海,也早于海南島、臺灣。漢朝之前的秦朝以及更早的時期,新疆地區只是散居著一些城邦和游牧部落,沒有統一的政權。所謂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的只是當時中原及南部毗鄰地區,只相當于現在中國版圖的三分之一左右。秦朝時西部和北部分布著許多游牧民族,其中匈奴的勢力最強大,控制了新疆地區,是中央政權的最大威脅。

漢武帝派遣張騫聯絡西域部落的目的,就是為了聯手抵抗北方的匈奴。西漢中央政權于公元前60年在現在新疆的輪臺設置了西域都護府,西域36個游牧部落和城邦全部歸屬漢朝中央政權管轄。這個局面持續了近三個世紀。

自三國爭雄到兩晉,再到南北朝分治時期,由于戰火頻仍、政權更迭,導致漢族中央政權失去了對新疆地區的統治。即便是隋朝統一南北,其疆域也僅僅恢復到秦朝時期的版圖。而此時,新疆被另一個游牧民族突厥所統治,新疆各行國與漢族中央政權的聯系失去了嚴肅性和持續性。直到公元七世紀的唐朝,中央政府驅逐突厥,在新疆設立安西都護府,下設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比漢朝的統治更加穩固,并持續了三個世紀。

唐朝末期,中原地區又出現藩鎮割據、朝代頻更的局面,直到宋朝統一中原。但在與西夏和契丹的三足鼎立局面之下,宋朝也無力西顧,新疆又脫離中央政權統治300多年。到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統治歐亞大陸時,元朝中央政府通過察合臺汗國統治了新疆一個世紀。

朱元璋推翻元朝,在明朝的300多年中,西域并沒有歸入中央政府管轄。直到清朝1636年在新疆設省,新疆才又回歸中國大家庭,延續到今天已近四個世紀。清朝為了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把因地方割據而重新收歸的地區,一律稱為“新疆”,重新收回的西域被稱為“西域新疆”,后來“新疆”就逐漸成為西域新疆的專稱。

縱觀新疆的歷史演進,其大致脈絡為原始部落、匈奴控制、漢朝統治、突厥占領、臣服大唐、吐蕃與回鶻分占、三國鼎立(西州回鶻、于闐、喀喇汗國)、西遼統治、蒙古帝國、葉爾羌汗國、清朝大一統、沙俄侵蝕、阿古柏匪幫、左公收復伊犁、王震兵團屯邊。自漢朝開始統治新疆之后,新疆與中央政府分分合合,累計起來,分合時間幾乎各半。在分的時期,新疆統治者先后有匈奴、突厥、回鶻、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也叫行國??梢?,即使在分的時期,新疆也從來沒有屬于過另外某個固定的政治中心,從來沒有其他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對于新疆有著持續、長久的向心力。對于中央政權來說,新疆并不新。

新疆并不新。美國西部只有近200年的歷史,中國的西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維吾爾族與漢族的關系

新疆并不新。維吾爾族與漢族中央政權有著長期的友好關系。

維吾爾族的先民是游牧于匈奴更北方的丁零人,到了唐朝始稱回紇或回鶻。唐朝時他們的南面已經不是匈奴人,而是另一個游牧民族突厥,回紇人長期受突厥人的剝削。公元七世紀,在唐朝趕跑突厥后,回紇人主動朝見唐太宗,請求唐朝管轄并派遣唐朝官吏,唐朝中央政權冊封了回紇首領。由于唐朝中央政權的支持,回紇人逐漸壯大起來,并在北方建立了回紇汗國,與唐朝中央政權保持隸屬關系。八世紀唐朝發生安史之亂時,著名回紇將領仆固懷恩幫助唐朝元帥郭子儀收復了長安。

回紇人是公元九世紀末才進入西域的。北方強大的回紇汗國在內訌和其他游牧部落的攻擊之下瓦解,從而開始西遷。第一支遷往河西走廊,成為現在生活在河西走廊的裕固族,信仰佛教。第二支越過蔥嶺(帕米爾高原)遷入中亞草原,史稱蔥嶺西回鶻,之后聯合突厥等其他部落,成為后來的喀喇汗王朝,他們最先接受了伊斯蘭教,并擴張到新疆西南部。第三支回鶻翻過阿爾泰山進入新疆東北部,他們打敗吐蕃,占領北庭(今吉木薩爾),后來建立了以今天的吐魯番為都城的西州回鶻政權。在西州回鶻與吐蕃王朝、黠嘎斯人的沖突中,唐朝中央政權繼續站在西州回鶻一邊。西州回鶻和蔥嶺西回鶻,這兩支西遷的回鶻,就是當代維吾爾民族的前身,他們逐漸成為天山南北的主體民族,開始了維吾爾族在新疆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

維吾爾族坎坷的發展史,顯示出他們與漢族中央政權的聯系未曾中斷過,在與突厥、黠嘎斯、吐蕃的沖突中,漢族中央政權都給予維吾爾族堅定的支持。即使是“出口轉內銷”的蔥嶺西回鶻建立的喀喇汗王朝,也將王朝統治的地方稱為“下秦”,自認是中國領土,可見維吾爾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是漢族的親密兄弟。維吾爾人在天山南北逐漸定居后,產生了文字,并涌現出以著名的《阿凡提的故事》《艾里甫與賽乃姆》為代表的民間文學。

宗教與文化

新疆并不新。新疆是世界四大文化體系唯一匯流的地方,中華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歐美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新疆更是多種宗教傳播與征占的焦點。

在漢朝與匈奴爭奪新疆土地和游牧部落控制權的過程中,漢朝文武兼備,匈奴單憑武力;漢朝施教化,匈奴重掠奪。在新疆的歷史上,漢朝是西域各游牧部落的第一個共主,可惜漢朝中央政權統治者沒有像秦始皇一樣,在西域統一文字和語言,漢文化沒有在西域扎根,這為后來各種文化和宗教的侵蝕埋下了隱患。

在伊斯蘭教傳入并最終占據主導地位之前,祅教、景教、薩滿教、摩尼教、佛教都曾在新疆地區盛極一時,其中佛教在伊斯蘭教傳入之前,率先占據了主導地位。漢初從西域再向西遷移的大月氏,后來在中亞立足,建立起強大的貴霜王朝。貴霜王朝南到恒河,西接蔥嶺,發端于印度恒河流域的佛教,就這樣自然地被貴霜王朝接納并傳播到新疆地區的。佛教進入新疆早于進入中原,應該在公元一世紀。

到了公元十世紀,蔥嶺西回鶻建立的喀喇汗王國皈依伊斯蘭教,隨后在新疆地區開始了伊斯蘭教與佛教之間的圣戰。信奉佛教的于闐國在十一世紀被喀喇汗國征服,從而改信伊斯蘭教。西州回鶻建立的高昌國抵擋住了同宗喀喇汗國的進攻,堅守住了佛教圣地,直到十四世紀,西州回鶻在被蒙古人統治后,才最終皈依了伊斯蘭教。兩支西遷的回鶻人先后皈依伊斯蘭教,對新疆歷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深刻影響了當今維吾爾民族的精神生活。

絲綢之路與新疆

漢武帝鑿空西域,派張騫出使的目的是聯合大月氏共同對付匈奴,雖未達成目的卻開創了中西方交流的絲綢之路。張騫曾兩次出使西域,1500年后鄭和七下西洋,他們分別開創了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經過新疆分為三道。最初有“南北二道”,都是由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出玉門關,然后分南北二道,繞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到達蔥嶺。新疆境內的北道,是經哈密、吐魯番、庫車、喀什,到達蔥嶺。南道則是經由若羌、且末、和田,到達蔥嶺。經南北二道出了新疆,由蔥嶺再出發,經過波斯到君士坦丁堡,然后抵達羅馬等歐洲城市,這是出新疆后的主線;經蔥嶺后偏南行,到達印度;經蔥嶺偏北行再向西,可到達里海沿岸。后來新疆境內又開辟了第三條道路——新北道,在新疆境內由哈密、吉木薩爾到伊犁,沿天山北側出境,然后到達中亞各國。

帕米爾高原,古代習慣叫蔥嶺,是昆侖山和天山兩條山脈的連接處,是絲綢之路北線和南線的必經之路。

談起絲綢之路與宗教,不能不提到偉大的玄奘法師。為了求取當時還不是顯學的大乘佛法教義,玄奘不避險惡,去印度取經,用了19個寒暑,往返新疆時分別走的北道和南道。他不朽的成就,除了在印度鉆研佛法并將其帶回中國之外,還完成了一部千古奇書《大唐西域記》,書中對古代印度和我國新疆各地的政治、經濟、語言、地理、民俗,做了大量獨到周詳的描述,是研究古代印度和古代新疆的珍貴典籍。

璀璨星辰

新疆并不新。新疆的歷史天空中閃爍著無數璀璨的星辰。那些曾經馳騁在新疆大地的彪悍部落——大月氏、烏孫(哈薩克)、匈奴、突厥、鮮卑、柔然、回鶻(維吾爾)、黠嘎斯(柯爾克孜)、契丹、蒙古、女真等,如今有些還能找到當年散落后的分支,而有些卻只能在歷史教科書中去凝視。但無論它們中的哪一個,都曾留下叱咤風云的英雄氣概。

那些曾經輝煌過的城邦或城堡——龜茲(庫車)、于闐(和田)、高昌(吐魯番)、疏勒(喀什)、尼雅(民豐)、鄯善、樓蘭、伊吾(哈密)、北庭(吉木薩爾)等,如今有些還有人類繁衍生息,而有些卻只能通過考古學的發現去懷想。但無論它們中的哪一個,都有過車水馬龍的喧囂。

那些曾經足跡遍布天山南北的仁人志士——張謇、鄭吉、陳湯、班超、鳩摩羅什、唐三藏、耶律大石、成吉思汗、林則徐、左宗棠、王震,他們波瀾壯闊的人生,至今仍然滌蕩著后來者的胸懷,開疆辟土、執著堅毅。

新疆會更新?!耙粠б宦贰钡碾?,將使新疆這片曾經的熱土再次吸引世界的眼球,新疆各族人民必將創造新的輝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平县| 连山| 崇礼县| 长宁区| 开封市| 繁峙县| 新野县| 定日县| 微山县| 红河县| 高阳县| 枞阳县| 北安市| 集贤县| 芜湖市| 河间市| 惠水县| 德阳市| 峡江县| 丰城市| 隆化县| 遵义市| 松溪县| 新蔡县| 阿拉善盟| 遂昌县| 册亨县| 洮南市| 徐闻县| 松江区| 溆浦县| 灵丘县| 绥棱县| 安乡县| 台中县| 邹城市| 东乡县| 荣昌县| 襄樊市| 新郑市| 崇阳县|